徐微
-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岩溶成因类型被引量:9
- 2012年
-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的阿克库勒凸起上。该凸起自加里东中晚期到海西早期的多次构造抬升运动使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长期出露于地表,受到强烈的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该地区还经历了加里东中期海侵和石炭纪海侵以及二叠纪火山作用。以塔河油田主体区内11口井的33份砂泥质充填物为基础样本,作了硼、矾、镓、铷等微量元素和包裹体分析等地球化学的研究,证实研究区内以大气淡水岩溶作用为主,存在后期的淡水-海水混合岩溶作用和热水岩溶(溶蚀)作用。大气淡水岩溶纵向上主要分为三个带,溶洞充填物的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揭示其呈上老下新的时序性。海水入侵所改造的为浅层第一、二个岩溶带,热水岩溶(溶蚀)改造的为深部第三个岩溶带。
- 徐微蔡忠贤林忠民贾振远
- 关键词:塔河油田岩溶作用微量元素同位素年龄测定
-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溶洞充填物特征被引量:24
- 2010年
-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储层是该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层段,古岩溶作用产生的大量溶洞作为油气的存储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对11口井充填溶洞的岩心观察,划分出化学沉(淀)积岩相、搬运型岩相、垮塌型岩相、渗流充填相4大类溶洞充填相。搬运型岩相为溶洞的早期充填产物,当地表岩溶的溶蚀作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岩石会发生崩落,崩落的结果就产生了垮塌型岩相,后期的渗流充填相以填隙物的形式充填在垮塌型岩相里。据区内Ta井的典型溶洞充填特征,归纳出其充填序列为上部的溶洞破裂相、中部的塌陷相及下部的海水侵入充填相。溶洞充填物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的地球化学特征,证实区内存在海水-淡水混合岩溶,对油田的开发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徐微蔡忠贤贾振远林忠民
- 关键词:塔河油田奥陶系地球化学
-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溶洞发育规律被引量:18
- 2011年
-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为该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层段。依据地质岩心(屑)、录井、钻井、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运用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方法,探讨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的溶洞发育规律。由区内溶洞充填砂泥岩的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得出其形成时间在369.33~451.90Ma,古溶洞的形成时间应该早于该时段或与该时段同时,即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溶洞的发育受控于古地貌,存在三个纵向溶洞带。岩溶水输入方式的不同,使得塔河地区溶洞的平面分布分区性较强。北部区奥陶系鹰山组和一间房组中的岩溶水为面状输入方式,南部有上奥陶统隔水层覆盖的区,鹰山组和一间房组中岩溶水为侧向输入方式,岩溶水的出口位置位于断裂带附近,尤其是断裂带与断裂带相交的部位。塔河油田北部和南部的岩溶水系统基本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建立了该区大气淡水岩溶模式。
- 徐微陈冬梅赵文光蔡忠贤林忠民
- 关键词: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储层特征
- 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层溶洞特征研究——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被引量:12
- 2005年
- 以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层的岩心、钻井、录井及测井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当今的伏流型 溶洞的形成和演化的理论,以及现代溶洞特点,划分出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储层溶洞的类型,得出了溶洞 的综合识别模式,验证了溶洞在混合带最发育的理论,认为研究区古风化壳溶洞的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为古地貌、古水文、海平面的升降、古气候和古构造运动,而5500~5750m深度范围或混合带是最有利 的溶洞型储层勘探层段。
- 徐微贾振远蔡忠贤
- 关键词:古风化壳碳酸盐岩溶洞奥陶系塔河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