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平 作品数:37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军事 更多>>
VTOA交换节点体系结构的分析 2001年 VTOA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被看作是未来话音的主流技术。为解决 VTOA交换节点体系结构存在的模块划分以及支撑技术问题 ,从 VTOA技术入手 ,通过对 VTOA业务需求以及 AAL 2基本概念的讨论 ,分别对 VTOA交换节点体系结构组成、基于 STM和 ATM的 VTOA交换节点体系结构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得出了两种不同的体系结构适用领域的简单结论。 黄勇 邢智 徐子平 寇化栋关键词:异步转移模式 ATM电路仿真设备中自适应时钟恢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2002年 ATM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数据的透明传送问题,但定时信息在ATM网中的传递透明性由于统计复用而受到损害,而时钟同步是电路仿真业务的关键问题。文中介绍了自适应时钟恢复算法的背景,原理及其具体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机的算法,对时钟捕捉的精确度作了理论分析,并给出来部分实验结果。 陈庆华 刘熹 徐子平关键词:状态机 ATM网 基于链路状态感知的跨层协议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3 2009年 无线Ad Hoc网络中,TCP拥塞窗口增长速度过快是导致链路冲突和路由失效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此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根据链路冲突状态自适应调整TCP窗口增长机制和路由失效判决策略的跨层协议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跨层协议能显著的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并减小网络时延,而且能适用于不同拓扑和不同负载的网络。 陈庆华 徐子平 沈越泓关键词:AD HOC网络 跨层设计 MAC TCP DSR 基于SIP的集群跨交换机无通告组呼越区切换方法 一种基于SIP的集群跨交换机无通告组呼越区切换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对SIP协议进行修改以满足集群跨交换机无通告组呼越区切换的需要;其次对处于组呼通话中断的移动台,通过小区重选进入新基站,使用空中接口信令,向新基站发起无... 姚旭罡 徐子平 戎骏数字集群自组网技术研究 2012年 在战场环境下以及其它通信基础设施可能遭受破坏的抢险救灾等场合,都要求数字集群系统移动基站能够不依赖基础网络设施进行快速和灵活配置组网,因此考虑在数字集群系统中引入能够满足要求的机动基站自组网技术。数字集群系统能够提供安全、可靠以及高效率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目前在军事、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港口和民航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缪剑军 徐子平 田园关键词:数字集群 多信道IEEE 802.11无线Mesh网络中路由度量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分析了常用路由度量算法在应用于WMN中存在的不足,并着重介绍了两类针对多信道WMN的路由度量算法,提出了能够综合考虑路由带宽和时延的加权期望剩余传输率(WERTR)算法,讨论了其作为路由选择判据上的优势,最后使用NS-2对网络性能进行了仿真。 何萍实 徐子平 杨峡关键词:无线MESH网络 多信道 TETRA系统DMO模式转发器方式下的呼叫过程 被引量:1 2008年 数字集群TETRA系统中的直通模式(DMO)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移动台之间直接通信,不经过经过基站和网络转发[1]。DMO模式的通信范围既可以是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也可以是网络覆盖无法达到的区域,因而DMO模式是对原有系统通信的有效扩充。除基本直通模式以外,DMO模式包含转发器方式。该方式下移动台之间通过直通转发器进行通信,所以转发器方式相对于基本直通模式,提供了在更远距离上进行直接通信的能力。本文介绍了DMO模式下的转发器工作方式,并对其呼叫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王海超 谭星 徐子平关键词:TETRA 转发器 呼叫过程 基于ARM的局域网IP电话设计 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从应用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局域网IP电话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即以AT75C220开发板作为硬件平台,在mClinux操作系统下采用H.323协议栈开发局域网IP电话终端,并对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列举了一些高效的处理方法。 王前 黄勇 史宏逵 徐子平关键词:IP电话 局域网 ARM H.323协议栈 网络电话 INTERNET 一种ATM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01年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际有关ATM网络管理标准,然后详细介绍在NICE-975军用ATM交换机开发中设计和实现的ATM网络管理系统,阐述了网络管理的协议栈模型和软硬件结构,并对交换机代理的设计和系统实现的功能作了讨论和介绍,最后给出了ATM网络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刘千里 倪桂强 徐子平 戴浩关键词:ATM 网络管理 SNMP CMIP TMN UTRAN网络架构及接口协议研究 2013年 全面介绍了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的相关内容,包括了UTRAN体系结构、功能描述、移动性管理以及UTRAN接口协议的描述。其中,在UTRAN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接口协议,包括协议模型中层和平面的划分,各平面内部协议栈中主要协议的功能和互联机制以及各个协议的特点,同时对每个接口中协议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此外,功能和移动性管理中对用户数据的和信令在核心网(CN)与用户设备(UE)之间的传输也做了说明。 樊兆龙 徐子平 陈姜晶子关键词:接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