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厚明

作品数:75 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5篇药品
  • 27篇药品不良反应
  • 22篇药物
  • 13篇用药
  • 12篇药物不良
  • 11篇病例
  • 10篇药物不良反应
  • 9篇不良反应监测
  • 8篇药品不良反应...
  • 7篇信号
  • 7篇中药
  • 7篇病例分析
  • 6篇安全用药
  • 5篇信号检测
  • 5篇药品不良事件
  • 4篇药品安全
  • 4篇药品不良反应...
  • 4篇中药注射
  • 4篇中药注射剂
  • 4篇注射剂

机构

  • 68篇江苏省药品不...
  • 24篇中国药科大学
  • 7篇东南大学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6篇徐州医学院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人口管理...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江苏省计划生...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科技部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金坛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市红十字...

作者

  • 71篇徐厚明
  • 28篇孙骏
  • 26篇王越
  • 12篇李明
  • 8篇郭艳
  • 8篇张苏琳
  • 7篇刘乃丰
  • 6篇龚声瑾
  • 4篇魏建香
  • 3篇朱文婷
  • 3篇马丹华
  • 3篇曹波
  • 3篇陆叶
  • 2篇余江毅
  • 2篇卞蓉蓉
  • 2篇朱云霞
  • 2篇甘戈
  • 2篇孙晓如
  • 2篇赵珩
  • 2篇邵蓉

传媒

  • 20篇中国药物警戒
  • 16篇药物流行病学...
  • 5篇中国药事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3篇江苏药学与临...
  • 3篇药学与临床研...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第一届中国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上海医药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2010年第...
  • 1篇第二届中国药...
  • 1篇第六次全国流...
  • 1篇2012年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2002~2003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对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2年收集的1111份和2003年收集的205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质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示在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同时应注意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质量。
张苏琳王越孙骏徐厚明龚声瑾李明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从COX-2抑制剂事件看上市药品风险管理被引量:4
2005年
王越孙骏徐厚明车艳张国良
关键词:风险管理上市药品COX-2抑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对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设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问题的探讨被引量:6
2006年
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以及《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临床试验机构必须建立伦理委员会以充分保障受试者的个人权益,确保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伦理委员会的根本作用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受试者的权利和尊严,避免其遭受不必要的损害。
郭艳徐厚明王越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CLINICALPRACTICE赫尔辛基宣言临床试验机构受试者
从报告时间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时间,为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收集到的新的、严重的ADR发生时间、上报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在当天的占60.03%;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上报时间符合规定的仅占26.09%;死亡病例上报时间符合规定的比例仅占21.9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培训力度,强化报告意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及时性。
徐厚明张清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安全应急预警系统中信号处理问题的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为了探讨药品安全应急预警系统中信号的处理问题,试从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来源、发现及信号的处理等方面综合分析,尝试为建立药品安全应急预警系统提供依据,以利快速及时地对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作出反应,有效地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王越孙骏徐厚明
关键词:药品安全应急预警信号处理
数字化医院中的安全用药
安全用药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已有较多的医院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软件对医嘱、药品不良反应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监测和管理。在数字化医院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采用交叉学科的理论对信息进行挖掘分析评价和...
徐厚明
关键词:安全用药药物警戒信息挖掘
文献传递
医院集中监测中的伦理学问题被引量:2
2008年
近年来,国内外对涉及以人体为对象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人类遗传基因研究和药物获准使用前的临床试验项目上。随着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从药品上市前严格审批转移到上市前严格把关与上市后监测两者并重,医院集中监测作为药品不良反应(ADR)自愿报告体系的有益补充,在全面考察上市药品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曹波王越徐厚明邵蓉
关键词:医院集中监测知情同意私人信息
新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比较与启示被引量:1
2004年
李明王越孙骏徐厚明龚声瑾
关键词:ADR
药源性心律失常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药源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表库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1∶1配对,然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8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中6个因素易导致药源性心律失常,其OR(95%CI)分别为:治疗精神障碍药[24.504(7.079~84.827)]、维生素类药及微量元素与营养药[5.317(1.269~22.274)]、呼吸系统用药[4.040(1.682~9.702)]、合并用药[2.364(1.241~4.503)]、心血管系统药[2.360(1.041~5.350)]、原患疾病为心血管疾病[1.974(1.027~3.797)]。结论:用药前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原患疾病是否为心血管疾病,用治疗精神障碍药、维生素类药及微量元素与营养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等药物时,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必要时进行电解质监测、心电图监测,减少或避免药源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卞蓉蓉袁晶晶徐厚明
关键词:药源性心律失常病例对照研究影响因素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调查及干预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调查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促进其合理使用。方法查阅特定时间内某医院神经科所有住院患者病历和医嘱,详细记录患者诊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出院时疗效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制定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及对病情的影响。结果干预前81.1%的患者接受了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干预后降为73.8%(P<0.01);干预前使用9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干预后品种数减少到5种,干预前后分别有72.5%和14.2%患者先后使用2种以上(包括2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P<0.01);分别有64.9%和5.5%联用2种以上(包括2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P<0.01)。干预前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诊断脑梗死患者干预后平均住院日数减少2 d,费用节省近2 000元;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干预后平均住院日数减少1.2 d,费用节省400元,但是干预前后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无论脑梗死患者还是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均100%治愈或好转。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使用。
邵华刘乃丰徐厚明厉伟兰蔡琳玲谢菡
关键词:活血祛瘀剂中草药脑血管障碍药物不良反应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