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丽兰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疫苗
  • 2篇细胞
  • 2篇流感
  • 2篇流感病毒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VERO细胞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毒株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培养
  • 1篇一步法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疫苗

机构

  • 9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自贡市疾病预...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徐丽兰
  • 4篇廖国阳
  • 3篇张名
  • 3篇周健
  • 2篇孙明波
  • 2篇沈霏
  • 2篇赵蕊蕊
  • 2篇马绍辉
  • 2篇冯昌增
  • 2篇吴雅楠
  • 2篇代小虎
  • 2篇宋绍辉
  • 2篇刘婧
  • 2篇李卫东
  • 2篇戴永娟
  • 1篇杨净思
  • 1篇陈瑜
  • 1篇马磊
  • 1篇朱文勇
  • 1篇郑惠文

传媒

  • 4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Vero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筛选及其培养流感病毒H5N1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筛选适宜Vero细胞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并优化其培养流感病毒H5N1的条件。方法取VP-SFM培养的Vero细胞(SFM-Vero),以增殖速率为指标,筛选无血清培养基[VP-SFM、EX-CELL^(TM) VERO、Virus Pro ^(TM) VERO、自制无血清培养基1(SFM-1)和2(SFM-2)];采用中心组合实验(Box-Behnken)优化SFM-Vero培养流感病毒H5N1的pH、TPCK-Trypsin浓度和病毒接种MOI。结果 Vero细胞在VP-SFM和自制SFM-1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好于其他无血清培养基;H5N1病毒株能够感染无血清适应的Vero细胞;SFM-Vero培养流感病毒H5N1较优条件为:p H 7.64,TPCK-Trypsin浓度0.68μg/ml,MOI 0.01。在该条件下培养的流感病毒HA滴度可达768 HAU/50μl,为正常培养基培养的Vero细胞的2.33倍。结论筛选出适宜Vero细胞生长的无血清培养基,优化了流感病毒H5N1 Vero细胞适应株无血清培养的条件。
李在晗苏杨起常亚军杨家方王婷婷杨耀云刘圆圆杨建波唐聪徐丽兰张恒廖国阳李卫东
关键词:无血清培养基H5N1
SARS-CoV-2S蛋白mRNA疫苗对不同毒株交叉中和活性的研究
2024年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在感染和持续性进化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导致现有疫苗的有效性降低,因此人类迫切需要能够建立广谱免疫保护的有效疫苗.作者采用mRNA疫苗技术,设计了原型(Prototype)株刺突(Spike,S)蛋白mRNA疫苗(P0).在S蛋白基因序列中引入氨基酸突变位点,制备了Prototype-mut mRNA疫苗P1~P7,并对小鼠进行了免疫.结果表明,引入Q498R-Y505H-H655Y和Q498R-N501Y突变位点的S蛋白mRNA疫苗可以显著提升对Delta株的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滴度(P<0.05).引入Q493R-Q498R-H655Y和Q498R-N501Y突变疫苗对Prototype、Alpha、Beta、Delta、Omicron BA.1等多个毒株的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分别为1∶194.0、1∶73.5、1∶32.0、1∶194.0、1∶16.0和1∶294.1、1∶294.1、1∶64.0、1∶256.0、1∶8.0.同时,引入Q493R-Q498R-H655Y、Q498R-Y505H和Q498R-Y505H-H655Y等突变疫苗对Prototype、Alpha、Beta、Delta 4种毒株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可达到100%.通过在S蛋白mRNA疫苗中引入点突变的策略,验证了可能具有免疫逃逸或改变受体结合亲和力潜力的氨基酸突变位点的引入对mRNA疫苗交叉中和活性的影响,这为提升mRNA疫苗广谱性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童菲赵蕊蕊张润芳张凤莲刘懿萱乔秋榕刘婧钏鸿云徐丽兰沈霏代小虎马雪峰宋绍辉解云洪超吴雅楠周健廖国阳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B组5型TaqMan一步法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024年
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B组5型(coxsackievirusB5,CV-B5)特异的TaqMan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CV-B5的VP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将目的基因插入pMD18^(TM)载体,在DH5α感受态细胞中扩增,大肠杆菌体外转录后获得RNA标准品并建立标准曲线,最后对检测方法的重复性、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该方法在10^(3)~10^(11)拷贝/微升的模板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扩增效率E=100.9%,敏感度达1×10^(3)拷贝/微升,只对CV-B5有特异性扩增曲线,且重复性较好。结论本实验建立的TaqMan一步法RT-qPCR检测方法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重复性,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可用于CV-B5的临床样本检测和绝对定量分析。
刘煜菡张名郭伟许丹菡冯昌增徐丽兰马绍辉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抗体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22年
由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已导致上亿人次感染和数百万人死亡,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为了建立一种能快速对新冠病毒疫苗中S蛋白抗原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免疫山羊制备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了S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并验证其线性范围、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及符合率。结果显示,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1U~64U,相关系数R^(2)大于0.99;特异性良好,敏感性为92.1%;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5%~11.7%和1.3%~14.8%,检测已知背景样本符合率为96.7%。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且稳定性和准确性高,可用于新冠疫苗中S蛋白抗原含量测定。
李妮钏鸿云吴晓燕徐丽兰欧阳圣洁沈霏廖国阳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多克隆抗体
RD、KMB-17及Vero细胞对肠道病毒分离培养敏感性的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D、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对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分离培养的敏感性,以期为后续EV各基因型毒株的分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昆明市某医院确诊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患者粪便样本60份,分别采用RD、KMB-17和Vero细胞分离培养EV,并对阳性样本进行RT-PCR检测、测序及NCBI BLAST比对,鉴定EV基因型。结果共分离获得112株EV,分别属于11种基因型。其中RD细胞分离出26株Echo-11,6株Echo-6和Echo-30,2株CV-A4和CV-A10,1株CV-A6、CV-A16和Echo-18;KMB-17细胞分离出42株Echo-11,3株Echo-6和2株Echo-30;Vero细胞分离出6株CV-B1,5株CV-B3,4株Echo-11,3株CV-A16和1株CV-B2。结论RD细胞对大部分EV均敏感,KMB-17和Vero细胞分别对Echo和CV-B最敏感。
刘煜菡张名许丹菡郭伟冯昌增徐丽兰马绍辉
关键词:肠道病毒细胞敏感性VERO细胞RD细胞
4种甲醛对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动力学的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4种甲醛对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Sabin株的灭活效果。方法用4种甲醛(终浓度为92.5μg/mL)对3批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Sabin株进行灭活,微量滴定法测定病毒感染性滴度进行病毒灭活验证实验,绘制灭活动力曲线;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灭活病毒液D抗原含量。结果 4种甲醛对3批脊髓灰质炎病毒Ⅰ、Ⅱ、Ⅲ型Sabin株灭活后,病毒感染性滴度均成下降趋势。在37°C灭活1 d滴度直线下降1 000 CCID50/mL以上,灭活到第4天均检测不到病毒;灭活后的病毒液D抗原含量回收率均大于80%,且4种甲醛对3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后抗原影响无差异(P>0.05)。结论 4种甲醛对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样品灭活彻底,对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的D抗原破坏小,能较好地保持疫苗的有效成分,为甲醛质量控制及供应商筛选提供依据。
赵远徐丽兰周健张名戴永娟沈武玲杨卉娟孙明波
关键词:甲醛病毒灭活
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慢病毒质粒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构建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human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h FGF21)重组慢病毒质粒,并进行包装和鉴定。方法 PCR扩增人FGF21 ORF序列,经Eco RⅠ和Bam HⅠ双酶切后,连接至慢病毒载体PLV-EF1a-EGFP[2A]Puro,构建重组慢病毒质粒PLV-EF1a-EGFP[2A]Puro-h FGF21,经293T细胞包装为重组慢病毒颗粒,并感染KMB17靶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293T细胞中报告基因EGFP的绿色荧光,判断重组慢病毒的感染效率;RT-PCR法检测KMB17靶细胞中h FGF21基因m RNA的转录;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MB17靶细胞中h FGF21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质粒PLV-EF1a-EGFP[2A]Puro-h FGF21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在包装细胞中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重组慢病毒感染KMB17靶细胞72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EGFP绿色荧光。感染组KMB17靶细胞中存在h FGF21基因m RNA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质粒PLV-EF1aEGFP[2A]Puro-h FGF21,并于KMB17靶细胞中表达,为FGF21功能与特性的相关研究及基因工程药物的探索和研发奠定了基础。
陈瑜徐丽兰杨建波马开利和占龙马进李鸿钧吴正存鲁帅尧
一种Vero细胞培养流感病毒的纯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Vero细胞培养流感病毒的纯化方法,属于病毒液纯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病毒收获液澄清后超滤浓缩;对所获浓缩液采用含Capto Core 700填料的层析柱进行一级纯化,然后再采用含Capto Q填料的层析柱进...
廖国阳周健李卫东马磊寸怡娜高菁霞朱文勇刘泽吴雅楠徐丽兰赵蕊蕊刘婧宋绍辉钏鸿云欧阳圣洁代小虎戴永娟
文献传递
两种方法制备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原位共沉淀法(以下简称原位法)和直接吸附法制备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原位法和直接吸附法制备乙型肝炎疫苗。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原位法疫苗组、直接吸附法(本所佐剂)疫苗组、直接吸附法(进口佐剂)疫苗组、佐剂对照组(铝佐剂+PBS)和空白对照组(PBS),分别于0、4、8周经小鼠腓肠肌免疫,0.1 ml/只,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进行疫苗吸附完全性试验及疫苗体外相对效力检测。于初免后第1、2、4、8、12、16周,经小鼠尾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Anti-HBs水平;于初免后第4、8、12周,各组分别取5只小鼠,经尾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于初免后第12周,各组分别取5只小鼠,无菌取脾,分离得到脾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法检测血清中HBsAg特异性IFNγ分泌水平。结果原位法疫苗组、直接吸附法(本所佐剂)疫苗组、直接吸附法(进口佐剂)疫苗组HBsAg吸附效率分别为95%、95%和96%,疫苗体外相对效力分别为2.2、2.1和2.3,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各疫苗组Anti-HBs阳转率均达到100%,随接种剂次的增加,Anti-HBs水平逐渐升高,于初免后第12周达到高峰,第16周出现下降;初免后第8周,原位法疫苗组Anti-HBs GMT高于直接吸附法(本所佐剂)和直接吸附法(进口佐剂)疫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免后第4、12、1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免后第4、8、12周,各组小鼠血清中CD3+CD4+T细胞水平均未见明显改变,第12周,各疫苗组CD3+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免疫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疫苗组分泌IFNγ的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FC)数明显高于铝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原位法疫苗组与直接吸附法(本所佐剂)和直接吸附法(进口佐剂)�
郑惠文杨晓蕾刘龙丁顾琴陈梦娇许秀雯曹洁徐丽兰孙明波杨净思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