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强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风险评估、遗传分析及杀虫剂敏感性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进行了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风险评估、抗性遗传分析和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于2005年采自无锡麦田的灰飞虱种群在室内饲养43代期间用氟虫腈筛选了41代,结果此灰飞虱种群的抗性从8.4倍上升到230.5倍。根据Tabashnik介绍的方法计算,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0388(1~31代)、0.2636(32~43代)和0.1113(1~43代),表明灰飞虱对氟虫腈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07-2008年江苏无锡和浙江长兴两地灰飞虱种群对1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和乙虫腈的毒力最高(LC50=0.2~1.7 mg/L),其次为烯啶虫胺、噻虫嗪、毒死蜱、吡蚜酮(LC50=1.7~9.7 mg/L),其余杀虫剂的毒力较低;按照年度间敏感性变化,发现2008年无锡灰飞虱种群对氟虫腈和乙虫腈的敏感性比2007年降低了1.1倍。近年来氟虫腈已广泛用于防治这种害虫,但乙虫腈几乎没有使用。因此,对氟虫腈敏感性降低的大田灰飞虱种群似乎对乙虫腈存在交互抗性。通过抗(R)、感(S)亲本、正反交(F1、F1′)、自交(F2)及回交(BC)后代对氟虫腈的剂量反应研究了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其抗性为常染色体的不完全显性遗传[D(F1)=0.20,D(F1′)=0.38],抗性由2个或2个以上等位基因控制。还对灰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 彭永强高聪芬马崇勇毛玉霞沈晋良
- 关键词:灰飞虱杀虫剂抗性遗传抗性治理
- 灰飞虱室内大量繁殖及越冬饲养方法被引量:3
- 2008年
-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n)作为多种植物病毒病的传毒介体,近年来发生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杀虫剂室内毒力测定和抗性选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长期饲养大量的标准试虫。文章介绍采用稻苗饲养室内大量繁殖灰飞虱的方法,饲养盒的使用使该方法更加方便,而越冬用麦苗饲养更接近田间的实际情况。
- 马崇勇高聪芬彭永强沈晋良王猛
- 关键词:灰飞虱大量繁殖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