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明利

作品数:69 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8篇肝炎
  • 25篇乙型
  • 25篇细胞
  • 24篇乙型肝炎
  • 19篇病毒
  • 15篇乙型肝炎病毒
  • 15篇肝炎病毒
  • 13篇基因
  • 10篇慢性
  • 10篇免疫
  • 10篇姜黄素
  • 9篇蛋白
  • 9篇树突
  • 9篇纤维化
  • 8篇脂肪
  • 8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6篇体外
  • 6篇热休克
  • 6篇热休克蛋白

机构

  • 4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篇教育部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重庆市肿瘤医...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68篇彭明利
  • 49篇任红
  • 20篇许红梅
  • 19篇胡鹏
  • 16篇凌宁
  • 14篇陈敏
  • 13篇卿玉玲
  • 5篇胡怀东
  • 5篇刘杞
  • 5篇沈能
  • 3篇唐俐
  • 3篇赵瑞秋
  • 3篇刘倩
  • 3篇高建
  • 3篇孙航
  • 3篇殷文伟
  • 3篇黄琴
  • 3篇石庆凤
  • 3篇张琼方
  • 3篇孙永

传媒

  • 17篇中华肝脏病杂...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2篇2003
  • 3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微泡促进肿瘤细胞报告基因转染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 探讨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后对β-半乳糖苷酶报告基因在人肝癌细胞(QGY)中转染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QGY细胞转于2 4孔培养板后,分为5组,分别为单纯加入质粒组(D) ;质粒+微泡组(D +M) ;质粒+超声组(D +U) ;质粒+超声+微泡组(D +U +M) ;脂质体+质粒组(L +D) ;进行β-半乳糖苷酶质粒DNA的转染。2d后,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测定各组细胞转染率。结果 单纯质粒组细胞转染率为4.92 % ;质粒+微泡组转染率为6 742 % ;质粒+超声组转染率为2 9.73 % ;质粒+超声+微泡组转染率为5 0 .88% ;脂质体+质粒组转染率为12 .15 % ;结论 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可促进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质粒在QGY细胞的转染,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型基因转移系统。
张群霞王志刚冉海涛彭晓琼李晓东彭明利刘宪华景香香杨春江
关键词: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微泡造影剂基因转移系统肿瘤基因治疗QGY
姜黄素类药物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近年来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目前临床上尚没有治疗MAFLD的有效药被批准使用。多项体内外研究证实姜黄素可通过影响脂肪酸代谢、胰岛素抵抗、肝脏炎症及肠道菌群进程来改善MAFLD。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姜黄素类药物治疗MAFLD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以期为姜黄素类药物治疗代谢类相关疾病提供更多可能。
孙子林肖爽彭明利
关键词:姜黄素脂肪酸代谢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作为表位肽载体体外诱导HBV特异性免疫应答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在体外研究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TB.HSP70)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原(HBcA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肽载体,诱导HBV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应用毕赤酵母分泌表达HSP70(P1)、HSP70-HBcAg(18-27)(P2)、HSP70-PreS2B(18-24)-PreS2Th(37-53)-HBcAg(18-27)(P3),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各重组蛋白的表达。体外考察重组蛋白(P1、P2、P3)对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的作用,流式细胞术评估树突状细胞的成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2p7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分泌情况,TdR-3H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经典51 Cr法检测重组蛋白诱导HBV特异性细胞毒活性。结果重组蛋白P1、P2、P3构建成功,P1、P2、P3能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上调CD1a、CD40、CD86表达,释放Th1型细胞因子IL-12p70、IL-1β和TNF-α,P3最能有效激活自体淋巴细胞成为细胞毒活性细胞,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的释放,而单独的HSP70无杀伤活性。结论 TB.HSP70可作为HBV HBcA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肽载体,提高T淋巴细胞表位肽的免疫原性,且含有B、Th表位的P3能更好地激活HBV特异性免疫应答。
罗莉何松罗娜彭明利
关键词:T淋巴细胞树突细胞
经母婴传播获得HBV感染儿童及其母亲体内HBV PreS/S基因准种序列以及变异特点研究
HBV感染有明显慢性化现象,一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母婴传播致使特异性免疫耐受或免疫低下.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感染慢性化可能与HBV准种有关,因为机体清除准种较清除单一的、无变异的病毒困难得多.PreS/S编码的五种外膜蛋白在病...
许红梅任红彭明利凌宁卿玉玲
关键词:HBV母婴传播准种
文献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新尝试——脂蛋白脂酶激动剂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寻找NASH发生的关键通路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从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下载GSE61260芯片,包含24例NASH和38例健康对照者肝组织穿刺样本芯片数据。利用R语言中的limma软件包以差异倍数>1.5且adj.P<0.05为条件筛选DEGs,clusterProfiler软件包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L1000和DrugBank数据库进行药物预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ASH组共筛选出857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167个,下调基因690个。GO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参与炎症、胆固醇代谢等过程,KEGG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氧化磷酸化等信号通路。其中,ACSL4、CYP7A1、FABP4、FABP5、脂蛋白酯酶(LPL)、ME1、OLR1、PLIN18个基因富集在PPAR信号通路上,与47个DEGs编码的蛋白共形成165个相互作用节点。LPL与21个DEGs存在相互作用,其表达上调具有改善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及抗炎的作用。通过L1000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出吉非罗齐、苯扎贝特、ω-3羧酸、甘草酸4种药物具有激活脂蛋白脂酶的作用。目前这4种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或改善炎症。推测这4种药物在原有药理作用的基础上,可通过激活脂蛋白酯酶来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改善NASH的目的。结论PPAR信号通路与NASH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脂蛋白脂酶激动剂治疗NASH是一种新的尝试。
陈裕荷詹柱胡鹏任红彭明利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脂蛋白脂酶生物信息学
整体重组酵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初步研究
2003年
目的 借助酵母的免疫特性,设计一种新型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性疫苗,探索一种全新的可有效活化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方式。方法 以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内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热休克蛋白(HSP)70(1~370)-HBsAg的重组毕赤酵母,皮下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对HBsAg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结果 重组酵母成功诱导了小鼠体内表面抗体的产生,显示其抗原性并未受到影响。细胞免疫检测未能获得预期的结果。结论 整体重组酵母活菌具有疫苗特性,整体重组酵母用于抗HBV治疗是一个新的思路,未能检测到细胞免疫反应可能与重组酵母的用量、注射方式等有关。
曾彦蔡大川彭明利任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应答基因工程技术热休克蛋白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体外构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复合物(HSP70-HBsAg)诱导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能力,为该复合物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 考察体外构建HSP70-HBsAg复合物是否能引起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将复合物负载树突状细咆(D C),D C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检测其杀伤HepG2-S细胞的能力。 结果 HSP70-HBsAg复合物能引起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HSP70-HBsAg和HBsAg均可诱导CD 81 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CTL,而前者的诱导效果更强。 结论 体外构建的HSP70-HBsAg蛋白复合物具有免疫原性,HSP70可以增强抗原蛋白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能力,HSP70~HBsAg有望作为蛋白疫苗用于临床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
彭明利任红许红梅陈敏凌宁卿玉玲
关键词: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
磺胺吡啶在制备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磺胺吡啶在制备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通过探讨磺胺吡啶对CCl<Sub>4</Sub>引起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发现其能明显改善由CCl<Sub>4</Sub>导致的肝纤维化。实验结果显示,大鼠经100...
孙子林彭明利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从3年到5年提高联合应答率是有限的:real life队列研究
王巧合李虎彭明利张大志任红胡鹏
人MxA基因重组真核载体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室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重组真核载体PcDNA3.1-MxA体外抗HBV的作用,为研究MxA基因(myxovirus-resistant A)治疗慢性HBV感染奠定基础。方法:将构建成功的重组真核载体PcDNA3.1-MxA转染入HepG2.2.15。将HepG2.2.15分为实验组(转染PcDNA3.1-MxA的HepG2.2.15)和对照组(转染PcDNA3.1的HepG2.2.15),应用RT-PCR方法检测两组HepG2.2.15内MxA mRNA(P<0.01),并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HepG2.2.15内HBsAg、HBeAg的水平。结果:RT-PCR扩增结果显示实验组的MxA 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实验组HBsAg、HBeA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转染重组真核载体PcDNA3.1-Mx AHepG2.2.15内MxA蛋白明显抑制了HBV DNA的复制及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xA蛋白体内抗病毒作用提供理论。
黄琴彭明利赵瑞秋刘爱平任红许红梅
关键词:HEPG2.2.15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