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友俭

作品数:124 被引量:385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正畸
  • 23篇口腔
  • 22篇矫治
  • 13篇上颌
  • 13篇细胞
  • 11篇牙周
  • 10篇托槽
  • 10篇种植体
  • 10篇矫治器
  • 9篇正畸治疗
  • 9篇支抗
  • 9篇前牙
  • 9篇口腔正畸
  • 8篇畸形
  • 7篇阻生
  • 6篇牙合
  • 6篇牙髓
  • 6篇疗效
  • 6篇磨牙
  • 5篇骨发育

机构

  • 98篇武汉大学
  • 15篇武汉大学附属...
  • 5篇湖北医科大学
  • 2篇哈佛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阜新市公安医...
  • 1篇葫芦岛市中心...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武警湖北省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南京同仁医院
  • 1篇邯郸市口腔医...

作者

  • 119篇彭友俭
  • 13篇程祥荣
  • 11篇毛甜甜
  • 10篇刘志明
  • 10篇黄丽
  • 8篇孙传孔
  • 7篇张周文
  • 6篇李俊
  • 5篇付东杰
  • 5篇王娟
  • 5篇陈巧云
  • 4篇敖妮娜
  • 4篇李雪
  • 4篇贺红
  • 4篇黄丽
  • 3篇张杰华
  • 2篇毛靖
  • 2篇王娟
  • 2篇朱燕
  • 2篇李雪

传媒

  • 30篇临床口腔医学...
  • 6篇口腔医学研究
  • 5篇中华口腔正畸...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口腔医学
  • 3篇口腔医学纵横
  • 3篇湖北民族学院...
  • 3篇口腔疾病防治
  • 3篇2013年全...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口腔正畸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医药与保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下颌前牙慢性根尖周炎致面部皮瘘的手术治疗病例分析
牙源性皮瘘是因相应牙位的慢性根尖周炎发生脓肿,脓液从皮肤排出,形成瘘孔的疾病,多见于青年人.根据统计颌面部窦道来源于感染的占60%,其中感染来源于牙齿的占80%.因牙位不同,所形成皮瘘的位置也不同.下颌骨是牙源性感染的好...
毛甜甜彭友俭王宪临樊明文
炎性因子刺激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的表达
2019年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刺激下免疫调控因子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牙周致病菌。分别用0,5,10,20 ng/mL的浓度梯度的TNF-α和IFN-γ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在0,24,48,72,96 h5个时间点,收集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析PD-L1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面表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培养上清和活化后的单核细胞培养上清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PD-L1的表达。炎性因子IL-1、IL-6、TNF-α、IFN-γ、LPS及上述炎性因子的混合物(combination)和牙周致病菌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具核梭杆菌来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面,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和qPCR检测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和IFN-γ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1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面的表达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技术和qPCR也验证了炎性因素刺激可以上调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结论:炎性刺激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TNF-α和IFN-γ刺激下PD-L1的表达具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PD-L1的表达可能与牙周炎有相关关系。
张杰华张平李伟李俊彭友俭
关键词: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炎性因子
一种舌侧托槽粘结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舌侧托槽粘结法,包括步骤1:制作间接定位器;其具体实现过程是取高清晰度印模,灌注两副石膏模型,在其中一副模型上牙齿舌侧面标记牙长轴、中心点,再定位托槽牙合向底板到切缘或者牙尖的距离、近中底板边缘到牙齿近中...
彭友俭李雪
文献传递
Bolton指数的测定、影响因素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10年
杨再波段仁燕高桂林彭友俭
关键词:BOLTON指数
三七粉与氢氧化钙糊剂联合封药治疗渗出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背景:慢性根尖周炎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常常合并根管渗出,难以彻底消除的根尖炎性渗出液可造成根管治疗封药后疼痛或根充后再感染.三七又名田七,主要药性温和、味甘微苦,其主要的药用价值为化瘀止血,消肿定痛,可用于炎症治疗.目的:评...
黄丽彭若冰彭友俭
关键词:根尖周炎渗出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皮肤组织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在皮肤创面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中含有蛋白质和RNA等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促血管新生等生理功能。不同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皮肤创面作用的机制不同,笔者从皮肤损伤传统治疗方法、外泌体的生物学性能、MSCs来源的外泌体对皮肤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其他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将不同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皮肤组织修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高该领域创面修复水平提供参考。
骆瑜王娟彭友俭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皮肤创面修复
成人与青少年正畸治疗的对比性研究被引量:18
1999年
目的 :分析成人与青少年正畸治疗的差异。方法 :成人组及青少年组病例各 33例 ,比较其疗程长短、托槽脱落情况及满意率。结果 :两组的疗程、病人的满意率无显著的差异性 ,但青少年托槽脱落次数明显多于成人。结论 :治疗条件相同的成人与青少年疗效基本相同。
胡志运彭友俭潘少群赵英莉
关键词:成人青少年口腔正畸
不良修复体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不良修复体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因素。方法选择199例佩戴不良修复体并导致TMD的患者,根据不良修复体引起的症状分为3组:咬合垂直距离改变组、咬合紊乱组、基牙损伤组。治疗后随访12个月,通过分析TMD治疗的有效性,探讨不良修复体引起TMD的因素。结果咬合垂直距离改变、咬合紊乱、基牙损伤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55%、89.06%、32.35%,基牙损伤组治疗有效率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咬合垂直距离改变和咬合紊乱更容易导致TMD。结论不良修复体所导致的上下颌垂直距离改变、咬合关系紊乱与基牙损伤与颞下颌关节滑膜炎、关节盘移位及骨关节病存在相关性。
刘志明付东杰张周文彭友俭
关键词:不良修复体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紊乱
中国武汉地区青少年腭中缝成熟度CBCT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采用CBCT扫描和Invivo 5软件评估个体腭中缝的成熟阶段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CBCT扫描图像和Invivo 5软件对中国武汉地区315名受试者(167名女性和148名男性,年龄范围从11~18岁)的CBCT扫描图像进行评估。使用Angelieri推荐验证的表示腭中缝(A,B,C,D和E)成熟阶段的方法在上腭1 mm的中央横截面轴向切片评估腭中缝成熟阶段。用SPSS 2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阶段C在所有评估年龄段分布(33%)是最普遍的。腭中缝成熟度与年龄,性别相关,但11~18岁腭中缝成熟阶段有很大个体差异性。结论:使用CBCT图像和Invivo软件个体化对腭中缝成熟阶段的评估有可能避免快速上颌扩张失败或对晚期青少年不必要的手术辅助快速上颌扩张的副作用。
卢怡彭友俭
关键词:腭中缝CBCT成熟度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CCD)患者RUNX2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确诊为颅骨锁骨发育不全(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的先证者RUNX2基因测序,了解其序列特征,认识CCD分子生物学水平成因,扩充RUNX2基因序列大数据。方法:通过临床症状和X线检查,确诊了1例CCD先证者,抽取该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外周血进行基因分析。发现该先证者RUNX2基因转录过程中新的突变点,并针对该突变点,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扩增后,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从这例先证者的基因中发现了1个新的突变点——7号外显子上有1种在正常家庭成员中的基因序列中并不存在的新的错义突变(c 895T> C,Y299H)。此突变将导致密码子895 (p Tyr 299 His)相对应的氨基酸发生变化,即从1个翻译成色氨酸的密码子(TAT)变成了1个翻译成组氨酸的密码子(CAT)。结论:首次在1例中国CCD患者中发现7号外显子新的错义突变位点(c 895T> C),补充了CCD疾病相关基因RUNX2变异库。
付东杰佘文婷李俊卢怡彭友俭
关键词:突变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