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丽萍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培哚普利
  • 2篇动脉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脏
  • 2篇血清
  • 2篇血压
  • 2篇沙坦
  • 2篇衰竭
  • 2篇他汀
  • 2篇皮素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 2篇坎地沙坦
  • 2篇伐他汀
  • 2篇氟伐他汀
  • 2篇充血性
  • 2篇充血性心力衰...
  • 1篇蛋白
  • 1篇动脉压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彭丽萍
  • 5篇蒋卫红
  • 3篇王建刚
  • 3篇李静乐
  • 3篇杨侃
  • 2篇严文广
  • 2篇梁中书
  • 1篇李淑翠
  • 1篇欧阳茂
  • 1篇匡建华
  • 1篇唐秋萍
  • 1篇张志辉
  • 1篇杨琼
  • 1篇杨艳
  • 1篇龚丽
  • 1篇王天龙
  • 1篇肖丽
  • 1篇郭运忠
  • 1篇易斌
  • 1篇刘晶晶

传媒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坎地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内皮素和心钠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以及对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5)用利尿剂和洋地黄治疗,坎地沙坦治疗组(n=25)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胶囊(4~8mg/d)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NYHA分级、血浆ET和ANP浓度的变化。结果经8周治疗后,坎地沙坦治疗组NYHA分级明显下降(P<0.01),并使血浆ET和ANP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可以更好地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坎地沙坦能明显降低血浆ET和ANP的水平,这可能是ARB治疗CHF的机制之一。
王建刚严文广彭丽萍
关键词:坎地沙坦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浆内皮素心钠素
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被引量:6
2021年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67岁,主诉"发现右下腹包块7 d,伴疼痛3 d"入院。患者7 d前发现右下腹部包块,平躺可回纳,3 d前自觉包块部位胀痛。发病以来精神、体力、食欲、睡眠一般,无头痛头晕、无胸闷心悸,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拟行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
龚丽李云丽欧阳文尹欣林彭丽萍唐秋萍张林忠林献忠李治松李非张爱华薛张纲王天龙
关键词:阵发性呼吸困难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头痛头晕
培哚普利及美托洛尔对中心动脉压的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比较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分别同步测量145例高血压病或(和)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其中单药降压治疗二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培哚普利组(4mg/d,62例)、美托洛尔组(25mg/d,39例)。结果升主动脉收缩压高于袖带加压法测量的肱动脉收缩压9.6mmHg(P<0.01),升主动脉舒张压低于袖带加压法肱动脉舒张压2.0mmHg(P<0.01),升主动脉脉压较肱动脉脉压大11.6mmHg(P<0.01)。虽然培哚普利组和美托洛尔组袖带加压法测得的肱动脉压相同,但是培哚普利组的升主动脉收缩压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升主动脉压与袖带加压法测得的肱动脉压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虽然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降低肱动脉压效果相似,但培哚普利降低升主动脉收缩压较美托洛尔更显著。
欧阳茂杨侃蒋卫红匡建华曹宇张志辉李静乐彭丽萍张梦玺
关键词:血压测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Β阻滞剂
多个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本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angiography,CAG)400例的临床病例,设计调查表并研究相关指标,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将400例临床病例分为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组、冠心病单支血管病变组以及非冠心病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冠心病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炎性细胞、颈动脉斑块、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年龄、BMI、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颈动脉斑块、TG、TC、LDL-C、FBG、WBC、单核细胞绝对值(M)、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baPWV、Hs-CRP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而血HDL—C、淋巴细胞绝对值(L)低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为冠心病最显著独立相关危险因、素(b=1.264,P〈0.01),其次依次为吸烟(b=1.204,P〈0.01)、HDL—C(b=1.104,P〈0.01)、TC(b:1.082,P〈0.01)、糖尿病病史(b=0.956,P〈0.01)、baPWV增高(b=0.741,P〈0.01)、WBC(b=0.721,P〈0.01)、高血压病(b=0.602,P〈0.01)、年龄(b=0.538,P〈0.01)、Hs—CRP(b=0.421,P〈0.01)。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年龄、baPWV、炎性细胞、Hs—CRP、颈动脉斑块为冠心病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
龚丽英彭丽萍江凤林蒋卫红
关键词:冠心病LOGISTIC模型
培哚普利联合氟伐他汀对血清脂蛋白(a)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氟伐他汀对血清脂蛋白(a)[Lp(a)]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分别检测52例单独服用氟伐他汀(40 mg/d)及67例联合服用培哚普利(4 mg/d)和氟伐他汀(40 mg/d)患者前后血清(Lp(a)浓度的变化。结果单独服用氟伐他汀患者的Lp(a)浓度较前下降,而联合服用培哚普利及氟伐他汀患者的Lp(a)浓度较前下降更明显。结论联合服用培哚普利和氟伐他汀能更明显降低血清Lp(a)的浓度。
彭丽萍刘晶晶刘淑雨李淑翠
关键词:培哚普利氟伐他汀
氟伐他汀对TNF-α诱导的组织因子活性与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对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产生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含量、活性及TF mRNA表达、TF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抗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同一簇HUVECs进行培养传代,分设空白组、TNF-α组、Flu组及干预组(TNF-α+Flu组),其中TNF-α+Flu组中分别以不同浓度Flu干预,采用ELISA方法测定TF含量,用发色底物法测定TF活性,用RT-PCR方法测定TF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TF蛋白表达。结果 TNF-α组TF含量、TF活性、TF RNA表达和TF蛋白水平均较空白组增高(P<0.05);与TNF-α组比较,不同浓度Flu干预组TF含量与活性以及TF mRNA表达和TF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Flu的抑制作用在1μmol/L以内时呈浓度依赖性,可显著抑制由TNF-α诱导的TF水平及活性(P<0.05),当Flu浓度>1μmol/L,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Flu可有效抑制由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TF含量、活性,TF mRNA、蛋白表达水平,提示Flu具有潜在的降脂之外的抗动脉血栓作用。
蒋卫红郭运忠彭丽萍杨琼杨艳陈方平
关键词:氟伐他汀肿瘤坏死因子-Α
充血性心力衰竭sFas/APO-1与心肌重塑的相关性及培哚普利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sFas/APO-1与心肌重塑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的影响,探讨培哚普利改善CHF患者心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CHF患者56例,随机分组,A组(26例)为常规治疗组,B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mg,Qd)治疗共3个月,分别于0、3个月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清sFas/APO-1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测定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清sFas/APO-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培哚普利组治疗3个月后,较常规治疗组血清sFas/APO-1水平明显下降,LVESD、LVEDD明显减低,SV与LVE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Fas/APO-1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培哚普利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肌重塑与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sFas/APO-1水平有关。
蒋卫红杨侃李静乐彭丽萍梁中书肖丽
关键词:培哚普利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重塑
国产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评价国产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坎地沙坦酯胶囊4mg或缬沙坦胶囊80mg治疗,每日一次。4周后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剂量加倍。总疗程8周。结果坎地沙坦酯组治疗前的SBP/DBP为(158.1±12.1)/(98.0±5.9)mmHg,治疗后的SBP/DBP为(141.2±10.9)/(86.6±6.2)mmHg,血压下降幅度为(16.9±9.2)/(11.4±6.5)mmHg,缬沙坦组治疗前的SBP/DBP为(159.8±13.4)/(100.1±5.0)mmHg,治疗后的SBP/DBP为(144.1±11.6)/(86.7±5.5)mmHg,血压下降幅度为(15.7±10.8)/(13.4±7.0)mmHg。两组治疗后血压降低幅度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无差异。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坎地沙坦酯和缬沙坦降压显效率分别为60.0%和64.1%,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87.2%,组间无差别。不良事件少。结论国产坎地沙坦酯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王建刚李静乐彭丽萍梁中书
关键词:坎地沙坦酯高血压
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对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在体外对内皮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50,100及200ng/mL)的PAPP-A刺激,于0,12,24和48h收集上清液和细胞,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的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内皮素-1(ET-1)的表达。结果:在不同的时间点,随着PAPP-A浓度的增加,上清液NO的浓度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APP-A浓度的增加,ET-1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PP-A可能通过减少内皮细胞NO的分泌,上调ET-1的表达来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
彭丽萍王建刚杨侃蒋卫红严文广易斌
关键词: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内皮素-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