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炼
-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诠释在《大地》中的反映
- 2012年
-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深受中国小说影响。赛珍珠在《中国早期小说源流》、《东方、西方及其小说》和诺贝尔领奖词《中国小说》中对中国小说进行了详细分析,她创作的小说《大地》一书具体体现了作家对中国小说的诠释和理解。《大地》具有很多中国小说的特点:对中国农民生活全景式的描写、情节众多而无高潮、兼具浪漫与现实主义,无单一视角,通过行动和语言塑造生动人物形象,写作既娱乐大众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温和的批判等。这些特征正显示了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 张炼
- 关键词:中国小说情节
- 台湾地区的乔叟接受状况
- 2020年
- 本文分析台湾地区的乔叟接受和翻译史。台湾地区的乔叟接受状况始终与其政治文化生态相关,是文学场与社会场相互影响的结果,也是接受者习性的选择。台湾地区的乔叟接受状况是中西文化竞争的结果。早期乔叟接受者主要来自内地,他们学贯中西,其习性生成使他们的研究融合中西两种阐释方式。但随着西方文化在台湾地区社会和政治场的影响的加深,西方阐释方式逐渐在乔叟研究中占据支配位置。即使如此,这些向西方传统靠拢的书写始终隐含着和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对话。
- 张炼
- 关键词:接受史翻译中世纪文学
- 燕卜荪与C.S.刘易斯:寻求共同点
- 2020年
- 文学评论家,尤其是弥尔顿学者,常根据C.S.刘易斯与燕卜荪各自所持的对立的基督教观点,将他们归为截然相反的两类人。尽管刘易斯到30多岁时还是一位无神论者,但他在1930年前后皈依了基督教。相较之下,燕卜荪可以说在成年后经历了信仰转变,从青年时期的无神论者变为日益尖锐的反基督教思想者。这种转变似乎是由他在文学上的反抗所触发的,他反对早期现代文本解读中那些他称作"新基督教主义"的东西。他的批评著作反复地将相信地狱、相信通过基督之死实现赎罪这样的信仰描写得像施虐狂。而对刘易斯来说,正是因为他为基督教神学作理性辩护的作品极受欢迎,他才享有盛誉。了解燕卜荪作品的大众读者寥寥无几,但他在学术界的声望很高,而刘易斯作品的价值在学术界常常不受重视或只被勉强认可。本文论证的是,尽管两人确实差异显著,但作为文学评论家,两人有着比人们通常意识到的更多共同点,这点甚至在基督教神学,尤其是赎罪论上亦如此。
- 约翰·拉姆里奇伍小玲(译)张炼
- 关键词:燕卜荪传记基督教神学无神论
- 评《古英语和中古英语诗歌的韵文结构演变--从最早的头韵诗到抑扬格五音步》被引量:1
- 2019年
- 在该书评中,作者突出强调了杰弗里·拉瑟姆的专著对中古英语文学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该书特别阐明了中古时期语言变化和韵文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中古英语文学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 伦纳德·奈道夫徐娜张炼
- 关键词:古英语中古英语语言变化
- 从文学史角度看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创作被引量:2
- 2012年
-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与长篇一脉相承,拥有相近的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作者在其中表达了对人性的剖析、探索,对社会的针贬,对人类寄予的期望。通过从文学史角度分析福克纳三篇重要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夕阳》、《干旱的九月》,可以看出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同样深受南方传统影响,表现了旧南方的腐朽、种族歧视、妇女地位等问题;作品中塑造了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采用了创新的叙述视角和写作技巧。
- 张炼
- 关键词:福克纳短篇小说写作技巧
- 从巴斯妇人看乔叟的妇女观
- 女性及男女关系是乔叟最常探讨的话题,因此论者们对他的妇女观一直颇感兴趣且对此争论不休。从本论文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许多论者认为乔叟对于女性抱有同情,而另一部分论者则坚称诗人塑造的女性人物受到了男权主义的厌女传统影响。本论...
- 张炼
- 关键词:女性主义妇女观男权主义女性特征英国诗人
- 文献传递
- 《坎特伯雷故事》女性形象言语行为初探
- 2019年
- 在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里,女性形象通过逻辑话语、沉默、闲谈和诅咒的言语行为来表达自我、追寻身份。这表明乔叟虽处于十四世纪厌女情节严重的英国社会,他对于女性和女性的命运仍有深刻的同情和反思。
- 张炼
- 关键词:女性形象言语行为《坎特伯雷故事》
- 乔叟在中国:接受与场域竞争
- 本论文运用布迪厄的场域、习性、资本等社会学理论来研究乔叟在中国的百年接受史,阐述乔叟的接受状况如何为现代中国的文学场和社会场所影响和制约,分析中国接受者的习性如何决定他们在各种场域中的位置,进而探讨各种场域之间和内部的竞...
- 张炼
- 关键词:民国时期英国文学
- 比较与17、18世纪东西方的相遇被引量:1
- 2022年
- 作为文化和传统的东方和西方这两个概念,只有通过比较,通过商贸、旅行及其他各种交往形式的相遇才可能产生。如果说13世纪的马可·波罗代表了欧洲在商贸和地理知识拓展方面的东西方交往的早期阶段,那么,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介入,以及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和社会的内部发展,17、18世纪成了东西方交往中智性接触的重要时期。不仅“中国风”的流行改变了欧洲人物质生活的趣味和美学,而且莱布尼茨和伏尔泰等哲学家通过中国找到了他们正在寻求建构的国家和社会。这一国家和社会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而非基于宗教信仰。再次探讨当时的东西方相遇,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比较和差异,而这一议题对于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显得尤为相关和重要。
- 张隆溪张炼郝田虎(校)
-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莱布尼茨伏尔泰耶稣会士
- 论乔叟的妇女观
- 2012年
- 西方学者对乔叟的妇女观一直颇感兴趣且对此争论不休。许多论者认为乔叟对女性抱有同情,而另外一些论者坚称诗人的女性人物受到了男权主义的厌女传统影响。中国学者对乔叟的女性人物或女性主义研究解读仍有待深入。乔叟的妇女观是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首先他受到所承继的文学传统、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影响,对女性人物带有歧视。另外,诗人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境遇的关注使他塑造出巴斯妇人这样表现出新特征的形象。巴斯妇人是诗人和周围世界、诗人和自身理想的"沟通"。
- 张炼
- 关键词:妇女观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