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潇潇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酶活性
  • 4篇玉米
  • 4篇甜糯玉米
  • 4篇土壤酶
  • 4篇糯玉米
  • 3篇施肥
  • 3篇土壤酶活
  • 3篇土壤酶活性
  • 2篇沟灌
  • 1篇稻田
  • 1篇性状
  • 1篇养分
  • 1篇有机碳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物量碳
  • 1篇施肥方法
  • 1篇施肥水平
  • 1篇土地生产潜力

机构

  • 6篇广西大学

作者

  • 6篇张潇潇
  • 5篇李伏生
  • 2篇吴祥颖
  • 1篇王少静
  • 1篇梁燕菲
  • 1篇农梦玲
  • 1篇钱慧慧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
  • 1篇节水灌溉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沟灌方式和有机无机氮比例对甜糯玉米种植土壤酶活性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沟灌方式与有机无机氮(N)比例对甜糯玉米产量,不同时期土壤酶活性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探讨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土壤质量的水肥供应模式。结果表明:60%无机N+40%有机N处理(F3)时,固定隔沟灌甜糯玉米鲜穗产量比常规沟灌提高12.0%;与单施无机氮处理相比,常规沟灌时70%无机N+30%有机N处理(F2)和固定隔沟灌时F3处理提高玉米鲜穗产量。相同水肥条件下,抽雄期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成熟期。与单施无机氮处理相比,有机无机氮肥配施有利于增加土壤易氧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其中F3处理最高。与常规沟灌相比,交替隔沟灌和固定隔沟灌对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易氧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固定隔沟灌与F3组合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转化酶活性、易氧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以及抽雄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因此,固定隔沟灌与F3组合有利于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以及易氧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从而提高玉米鲜穗产量。
吴祥颖张潇潇李伏生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有机碳甜糯玉米
“薄浅湿晒”灌溉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薄、浅、湿、晒"灌溉对水稻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该灌溉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规律。试验设2种灌水方式,即常规灌溉(CIR)和"薄、浅、湿、晒"灌溉(TIR);3种氮肥水平,即低氮(N0.10 g/kg)、中氮(N 0.15 g/kg)和高氮(N 0.2 g/kg)。结果表明,与CIR处理相比,TIR处理土壤MBC增加13%240%,而土壤MBN减少6.5%47.3%;高氮水平时3个时期TIR处理土壤硝化细菌有所增加,反硝化细菌拔节期和孕穗期降低12.1%61.2%,而乳熟期增加0.7 3.0倍;中、低氮水平时孕穗期TIR处理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降低63.8%和43.3%。与低氮水平相比,中氮水平可以增加土壤MBC、MBN、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而高氮水平则降低土壤MBN,以及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可见,中等氮肥水平下"薄、浅、湿、晒"灌溉方式能有效提高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
梁燕菲张潇潇李伏生
关键词:灌溉方式微生物量碳
沟灌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甜糯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沟灌方式和肥料运筹对甜糯玉米鲜穗产量、品质以及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获得提高甜糯玉米产量、品质和保持土壤质量的节水节肥模式。试验设2种沟灌方式,即常规沟灌和隔沟灌溉,2种施肥水平,即低肥(N 120 kg/hm2,P2O560 kg/hm2)和高肥(N 180 kg/hm2,P2O590 kg/hm2),以及3种施肥方式,即B1:30%N、K肥作基肥,70%N、K肥作追肥施入,B2:50%N、K肥作基肥,50%N、K肥作追肥施入,B3:70%N、K肥作基肥,30%N、K肥作追肥施入。结果表明,高肥下,相同施肥方式时,与常规灌溉相比,隔沟灌溉提高籽粒中可溶性糖和淀粉量,3个时期土壤脲酶活性,拔节期和抽雄期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抽雄期和成熟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同沟灌方式时,与B3施肥方式相比,B1施肥方式增加玉米鲜穗产量,提高3个时期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拔节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抽雄期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B2施肥方式不显著增加玉米鲜穗产量。隔沟灌溉下,与低肥相比,高肥增加了玉米鲜穗产量,籽粒中可溶性糖量、还原糖量和淀粉量,3个时期土壤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因此,在甜糯玉米生长季节需要补充灌溉时,在隔沟灌溉下,高肥水平结合30%的N、K肥作基肥和70%的N、K肥作追肥方式不降低玉米产量,而提高甜糯玉米品质及土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是较理想的水肥供应模式。
农梦玲张潇潇李伏生
关键词:施肥土壤酶活性甜糯玉米
百色市主要农作物土地生产潜力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估算方法,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提供参考。【方法】用农业生态区域法估算主要农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在光温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用水分订正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在气候生产潜力基础上用土地质量系数进行修订,估算出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结果】百色市主要农作物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均以水稻最高,其余依次为玉米、大豆和红薯。4种作物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为:5466.0、5074.4、2414.3和1190.5 kg/ha。【结论】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较低,为提高百色市主要农作物的土地生产潜力,应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引进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壤肥力,加强水肥管理和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王少静张潇潇李伏生
关键词:农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
沟灌方式和施肥对甜糯玉米生理及产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沟灌方式和施肥对甜糯玉米鲜穗产量、生理生长、土壤速效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以获得提高甜糯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保持土壤质量的节水节肥模式。试验1、2和3设3种沟灌方式,即常规沟灌(CFI)、交替沟灌...
张潇潇
关键词:甜糯玉米生理特性产量性状土壤酶活性施肥方法
文献传递
沟灌方式和施肥水平对甜糯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在补充灌溉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沟灌方式和施肥水平对甜糯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广西地区甜糯玉米节水节肥模式,从而提高其水肥利用效率和保持土壤质量。试验设3种沟灌方式,即常规灌溉(CF),交替沟灌(AF)和固定沟灌(FF),和3种施肥水平,即低肥(F1,N 150kg/hm2和P2O575kg/hm2),中肥(F2,N 180kg/hm2和P2O590kg/hm2)和高肥(F3,N 210kg/hm2和P2O5105kg/hm2)。结果表明:与CF相比,AF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玉米鲜产量、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但是明显增加两个时期土壤脲酶活性,开花期转化酶活性以及F2时开花期和F3时成熟期过氧化氢酶活性;FF处理增加开花期土壤转化酶活性和F3时成熟期过氧化氢酶活性。与F1相比,AF时,F2和F3时玉米鲜产量略有增加,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以及2个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FF时,F2和F3比F1显著增加成熟期土壤转化酶和开花期脲酶活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交替沟灌和中肥水平处理是较理想的水肥组合模式。
张潇潇钱慧慧吴祥颖李伏生
关键词:甜糯玉米交替沟灌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