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岩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替曲塞在晚期消化系统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消化系统肿瘤是临床的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因其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发展至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全身化疗则成为救治晚期肿瘤患者的重要手段。主要方案是以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进行全身化疗。但效率较低,且有较高的毒性,尤其是较高的心脏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雷替曲塞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毒性药物,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在治疗胸膜间皮瘤、头颈部肿瘤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获得了良好的疗效,而关于雷替曲塞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综述类报道则较为少见。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雷替曲塞的研究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对其在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用药方案、疗效方面进行综述进行系统阐述。
- 王云峰赵洪伟孙建民张松岩王凯张玉宝
- 关键词:雷替曲塞消化系统肿瘤化疗
- 花姜酮纳米颗粒通过p53通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发挥对肝细胞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花姜酮纳米颗粒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检测花姜酮纳米颗粒对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的细胞增殖、集落形成、侵袭、p16、p21、p53、CyclinD1及CDK4蛋白在Western-Blot上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花姜酮纳米颗粒可以上调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p16、p21及p53蛋白的表达,下调CyclinD1和CDK4蛋白的表达,引起细胞周期G1-S期阻滞,使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及侵袭能力下降。结论:花姜酮纳米颗粒通过p53通路引起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周期G1-S期阻滞,抑制其恶性生物学行为。
- 刘海石张文林王鹏郭佐铭张玉宝张松岩
- 关键词:细胞周期P53蛋白
- 谷氨酰胺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应用谷氨酰胺(glutamine)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条件下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行肠切除吻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组(5一Fu组),术后连续3天腹腔内注射氟尿嘧啶(5-Fu)(20mg/kg·d);glutamine组,术后给予谷氨酰胺(1g/kg·d)7天及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术后8天处死各组大鼠,剖腹切取吻合口测量吻合口评分(评分越高提示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的黏连越重)和测量吻合口破裂压力及进行吻合口组织学评分。结果谷氨酰胺组的吻合口评分2.00,低于对照组(2.60),显著低于5-Fu组的2.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谷氨酰胺组的吻合口破裂压力229.95mmHg,高于对照组(199.75mmHg),P〈0.05;显著高于5-Fu组(171.79mm—Hg),P〈0.01。谷氨酰胺组的吻合口组织学评分(2.9),高于对照组(2.1)及5-Fu组(1.7),P〈0.05。结论应用谷氨酰胺能提高吻合口愈合强度,促进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条件下结肠吻合口愈合。
- 张松岩徐海涛肖敏黄孙卉
- 关键词:腹腔化疗生长激素肠吻合
- 术后早期腹腔化疗下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生物蛋白胶对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H)和生物蛋白胶(FS)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条件下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行肠切除吻合;腹腔化疗组(5-FU组),术后连续3 d腹腔内注射氟尿嘧啶(5-FU)(20 mg·kg^(-1)·d^(-1));FS组,术中应用FS、术后给予早期腹腔化疗;GH联合FS组,术中应用FS、术后给予GH(1 mg·kg^(-1)·d^(-1))及早期腹腔化疗。术后8 d处死各组大鼠,剖腹切取吻合口进行评分(评分越高提示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越重)和测量吻合口破裂压力及进行吻合口组织学评分。结果GH联合FS组的吻合口评分2.00,低于FS组(2.13)和对照组(2.38),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H联合FS组显著低于5-FU组的2.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H联合FS组的吻合口破裂压力229.9475,高于对照组(199.7525)和FS组(199.4338),P<0.05;显著高于5-FU组(171.7938),P<0.01。GH联合FS组的吻合口组织学评分2.9,高于FS组(2.3)和对照组(2.1)及5-FU组(1.7),P<0.05。结论联合应用GH和FS能提高吻合口愈合强度,促进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条件下结肠吻合口的愈合。
- 张松岩石磊迟强
- 关键词:腹腔化疗生长激素纤维蛋白组织黏着剂吻合口
- 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探讨原代肝细胞提取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大鼠肝细胞生存情况。方法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肝细胞,用D一氨基半乳糖(D—Galae—tosamineN,D—GAIN)制作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行大鼠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实验。结果分离的肝脏实质细胞(Hepatocyte)的存活率在87%-95%。平均每只大鼠肝脏可分离出7.8×10^7个肝脏实质细胞。肝细胞移植组大鼠7天的存活率为54.2%(13/24),对照组8.3%(2/24),移植组大鼠存活率与非移植组大鼠存活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经腹腔移植同种异体肝细胞可明显改善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腹腔肝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肝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 孙大为张松岩郝军李海洋
- 关键词:肝细胞移植急性肝衰竭D-氨基半乳糖
- 生物蛋白胶和谷氨酰胺对腹腔化疗后结肠吻合口愈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大鼠在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情况下,应用生物蛋白胶(FS)和谷氨酰胺(G ln)对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于结肠吻合术后第1~3天,每天腹腔内注射0.9%NaC l 4mL;腹腔化疗组(5-FU组):于结肠吻合术后第1~3天,腹腔内注射5-氟尿嘧啶20 mL/kg(20 mg/mL);生物蛋白胶组(FS组):于结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覆盖生物蛋白胶约1 mL,腹腔化疗同5-FU组;谷氨酰胺组(G ln组):手术和化疗同FS组,术后当天灌服G ln颗粒1 g/(kg.d)。观察吻合口评分、吻合口破裂压力和组织学情况。结果:G ln组和FS组吻合口破裂压力、吻合口愈合情况和生存率,明显高于5-FU组。结论:吻合口覆盖生物蛋白胶,应用G ln能明显促进腹腔化疗后结肠吻合口的愈合。
- 石磊张松岩迟强
- 关键词:腹腔化疗生物蛋白胶肠吻合
- 生长激素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下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应用生长激素(GH)对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条件下结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行肠切除吻合;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组(5-Fu组),术后连续3天腹腔内注射氟尿嘧啶(5-Fu)20 mg/(kg.d);GH组,术后给予生长激素1 mg/(kg.d)7天及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术后8天处死各组大鼠,剖腹切取吻合口测量吻合口评分(评分越高提示吻合口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越重)和测量吻合口破裂压力及进行吻合口组织学评分。结果GH组的吻合口评分2.00,低于对照组(2.38),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H组显著低于5-Fu组的2.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H组的吻合口破裂压力229.95,高于对照组(199.75),P<0.05;显著高于5-Fu组(171.79),P<0.01。GH组的吻合口组织学评分2.9,高于对照组(2.1)及5-Fu组(1.7),P<0.05。结论应用生长激素能提高吻合口愈合强度,促进术后早期腹腔化疗条件下结肠吻合口愈合。
- 张松岩曲宏岩
- 关键词:腹腔化疗生长激素肠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