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军
- 作品数:57 被引量:2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交利物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和谐教育之道:西交利物浦大学办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22年
- 在瞬息万变的数智时代,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和得到什么样的支持?教师应该怎么教和设计什么样的课程?大学应该如何通过转型更多地支持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回顾和总结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和谐教育与管理双重实验,提出未来教育应是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兴趣驱动的终身学习,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心智营造,学习将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为人全过程,涵盖继承性学习、反思性认知、探索性整合、兴趣驱动性积累和心智升级性进步五阶学习,并藉由教育者和机构设计优化的正式教育与学生自我导向的非正式教育的互动融合,在国际化、混合式的校园学习环境支撑的教育生态中,以融合式教育和研究导向型学习实现复杂(和谐)心智的有效孕育。为支持上述和谐教育,释放师生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学须构建网络化组织的支撑体系和持续创新的生态管理。以上理论总结和实践经验可为各类大学和知识型组织提供借鉴或启示。
- 席酉民张晓军李娜
- 关键词:未来教育学习超市教育生态网络组织
-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形成机制及策略被引量:7
- 2013年
- 针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社会矛盾普遍、群体性事件频发、深化改革呼声四起等现象,从社会治理三种机制的互动及政治体制环境出发,分析指出国家治理和政府管理中的软法治、市场机制不完善、网络治理机制的弱化以及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是这些不和谐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概括和谐社会基本形式和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通过网络、层级和市场三种社会治理机制的良性互动构造社会稳定秩序的机制.以及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为三种机制的互动和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借鉴和谐管理理论探讨了建没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策略.
- 席酉民张晓军
- 关键词:社会治理机制和谐社会政治体制层级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大学素质教育--西交利物浦大学探索与实践的启示
- 大学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十几年来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深入推进遇到困难.本文基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实施'五星'育人模式的实践,对高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五点启示:确立明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思和改变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坚持'以...
- 席酉民张晓军
-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本主义
- 文献传递
- 领导者如何获取资源:基于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和领导理论的分析框架被引量:4
- 2015年
- 基于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和领导理论解释领导者如何为组织获取资源。从"领导者在怎样的制度情境下获取资源、领导者为组织获取的资源是什么、领导者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这些资源的"3个开放问题出发,联接制度、组织、个人3个层面构建了研究领导者资源获取的分析框架。提出的理论框架为分析领导者获取资源过程提供了依据,同时可为领导者在实践中获取资源提供启示。
- 张琳张晓军席酉民
- 关键词:资源基础观资源获取
- 社会化经历与本土文化对领导特质形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在研究范式上过于依赖基于问卷测量的统计分析验证,在研究内容上忽视个人社会化经历和文化因素对于领导的影响,是造成现有领导特质理论"片段化"特征明显、特质形成过程不明的主要原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组织关键事件中领导与客体互动行为的分析来呈现领导者的特质,并从个体社会化经历和本土文化2个视角阐释了领导特质的形成过程;发现个体社会化经历和本土文化是领导特质来源的2个主要路径,弥补了领导特质理论在此方面的不足,为中国本土化领导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曹春辉席酉民张晓军韩巍
- 关键词:领导特质个人社会化本土文化中国式领导
- “双减”背景下基于“钻石模型”的学校教学创新被引量:1
- 2024年
- 如何在“双减”政策下进行教学创新、实现课程教学改革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问题。研究基于未来教学创新的“钻石模型”,首先分析了现有教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W中学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通过设定以能力和素养为导向的目标、开展“四疑”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学习内容及拓展学习场景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调和育人与应试间的矛盾,最后明确教学创新的核心在于回归学校的主体责任,使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阐述了系列实践对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其他学校的借鉴价值。研究旨在使学校教学创新改革成果成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的有效支点。
- 廖莹莹但武刚张晓军
- 关键词:教学创新
- 通过大学结构调整促进高等教育公平被引量:2
- 2010年
- 在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教育公平的负面因素,认为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是其中的关键要素。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要提升教育公平,就要改革现有高等教育结构,在保留少数研究型大学和适量教学型大学的前提下,其余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转型为社区大学;并提出保证这一结构调整实现的两点建议:(1)大学功能定位要多元化;(2)资源配置方面,国家支持少量研究型大学,地方政府支持社区大学,介于研究型大学和社区大学之间的高校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其发展。阐述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动大学结构调整的思路。
- 席酉民张晓军李怀祖
-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金融危机
- 制度融合创新应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追求
- 2020年
-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提出要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作为我国扩大教育开放的重要举措,中外合作办学应该改什么、怎么改?这和国家批准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目的相关——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以其溢出效应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那么,过去十几年,中外合作办学是否真正发挥了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作用?如何通过改革进一步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辐射和溢出效应?
- 张晓军
-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意见》
- 社会矛盾化解与更高阶社会秩序:软法制、和谐机理及其策略分析
- 针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社会矛盾普遍、不稳定事件频发、深化改革呼声四起等现象,本文从社会治理三种机制的互动及政治体制环境出发,分析指出国家治理和政府管理中的软法制、市场机制不完善、网络治理机制的弱化以及政治体...
- 席酉民张晓军
- 关键词:政治体制网络治理
- 文献传递
- 西交利物浦大学依法治校的探索与启示被引量:1
- 2014年
-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可见依法治国是今后我国各个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在教育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依法治校;教育部制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阐述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需要,基于依法治校关键层面的系统分析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依法治校的实践,为国家和高等学校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提出如下经验和建议:高等学校可从章程、治理结构、管理机制、师生权利保障、依法治校文化等方面的完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国家制定大学组织法明确大学的法律地位,并通过法律保障各类高校平等获取资源的权利;引导全社会增强法律意识和建设遵纪守法的文化。
- 席酉民张晓军
- 关键词:依法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