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罡 作品数:332 被引量:3,442 H指数:34 供职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天祝高寒草地植被、土壤及土壤微生物时间动态的比较 被引量:34 2006年 对天祝高寒草地21a前(1982年)、后(2003年)植被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和各生理群微生物(硝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及不同退化程度(围栏内、围栏外和鼠丘地)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特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与1982年相比,目前该区天然草地植被总盖度、主要优良牧草种类、产草量等显著下降,草地植被退化明显;(2)草地土壤pH升高,土壤含水量、有机质、氮、磷含量均下降,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劣于1982年;(3)目前该区天然草地土壤三大类微生物数量及各生理群微生物数量变化十分明显,1982年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分别是2003年的153.6、5.5、4.1倍和151.2倍;土壤硝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分别是2003年的5.7、43.3倍和94.4倍;(4)轻度退化草地(围栏内)土壤各类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严重退化草地(围栏外、鼠丘地),其数量前者一般为后者的1.5—4.5倍。 姚拓 王刚 张德罡 龙瑞军关键词:高寒草地 植被 土壤 微生物数量 高寒地区联合固氮菌肥对青稞的促生效应研究 被引量:28 2010年 在高寒地区,通过裂区试验研究联合固氮菌菌肥对青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研制的联合固氮菌肥符合《农用微生物菌剂》质量标准(GB 20287-2006)。联合固氮菌肥对青稞主根长度(乳熟期)、地下生物量(完熟期)、粗蛋白含量(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子粒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固氮菌肥+半量氮肥(1/2CN)处理,对于株高(苗期)、地上生物量(灌浆期、乳熟期和完熟期)、主根长度(乳熟期)、根体积(灌浆期)、地下生物量(乳熟期和完熟期)、粗蛋白含量(整个生育期)、子粒产量等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与全量氮肥(CN)处理相比,其株高(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叶绿素含量(整个生育期)、地上生物量(抽穗期和乳熟期)、主根长度(灌浆期和完熟期)、根体积(抽穗期、灌浆期和完熟期)、地下生物量(整个生育期)、粗蛋白含量(完熟期)虽低于CN处理,但两者间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在一定生育期内,半量氮肥+固氮菌肥(1/2CN)处理表现出了与全量氮肥相近的促生效果,即在该地区以"联合固氮菌肥+半量氮肥"的施用方式可以节省一半氮肥(56.25 kg/hm2)。 张堃 姚拓 张德罡 辛国荣关键词:高寒地区 青稞 联合固氮菌肥 促生效应 基于GIS的中国2大草地分类系统类的兼容性分析 被引量:12 2019年 以植被-生境学分类(vegetation-habitat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VHCS)方法为基础的定性的中国草地分类系统,以及定量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CSCS)是我国常用的2大草地分类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因"草原"和"草地"概念的重叠、混淆和交叉,以及定性分类和定量分类的差异,造成了操作上的困扰,研究结果亦不便相互交流。本研究通过2大系统一级单位-"类"的分类指标、名称和属性的对比,分析了2个系统"类"的兼容性,建立了两者间的对应关系,并利用基本同期的CSCS分类图和数字化的中国草地资源图(VHCS),以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为例,在ArcGIS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广义草原或草地概念为基础的CSCS是一个大系统,兼容了以中国为例的VHCS分类系统;2)兼容VHCS的CSCS的类,两者在分类指标、名称和属性方面均能达到统一;3)空间叠置分析表明,若不考虑森林和非地带性类,内蒙古和甘肃区域2个分类系统分类结果的兼容性分别达到61.4%和61.1%;有差异的区域,基本上表现出草地实际调查结果(VHCS)是比原生潜在草地(CSCS)在更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低分类级别的草地类,说明人为干扰已超过了原生草地生态系统的生存阈限,导致草地逆行演替;4)对CSCS与VHCS分类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可科学地揭示人为干扰下草地的演替状态,并明确草地恢复和重建的目标。 柳小妮 张德罡 王红霞 任正超 韩天虎 孙斌 潘冬荣 王波关键词:草地 兼容性 东祁连山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2012年 研究了东祁连山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草地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退化加剧,高寒草甸草地的土壤pH值逐渐增加;全氮、全磷、速效锰和速效铁含量逐渐减少;有机质、速效锌、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先降低后增加,有机质含量以重度退化草地最低,速效锌、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以中度退化草地最低;全钾和速效铜含量并未因草地退化而改变,且极度退化草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20~30cm土层反而高于表层。总体上,随土层加深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和速效锌含量下降,速效铁、速效铜和速效锰则增加。 张生楹 张德罡 柳小妮 陈建纲 徐长林 段春华关键词:高寒草甸草地 土壤养分 东祁连山 英国薰衣草和法国薰衣草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4 2013年 本研究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装置控制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了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0、10、20、30与40d后英国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和法国薰衣草(L.stoechas)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深入了解其抗旱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两种薰衣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呈下降趋势,胁迫40d时重度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降至30.08%和25.27%,其中,英国薰衣草含水量较低。相反叶片质膜透性(REC)、可溶性糖(SSC)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英国薰衣草在重度胁迫下REC上升幅度超过400%,显著高于法国薰衣草,MDA含量积累较多,与此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英国薰衣草相比,法国薰衣草的RWC、SOD和CAT活性较高,而其REC、SSC和MDA含量较低。综合分析,法国薰衣草的抗旱性强于英国薰衣草。 陈淑燕 田小霞 毛培春 孟林 张德罡关键词:抗旱性 东祁连山高寒灌丛植被类型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41 1999年 对东祁连山金强河地区的高寒灌丛的植被类型、群落结构特征、种类组成、外貌特点、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的高寒灌丛有头花杜鹃-百里香杜鹃灌丛、青海杜鹃灌丛、杯腺柳灌丛、金露梅灌丛、鲜黄小檗灌丛、短叶锦鸡儿灌丛、窄叶鲜卑木灌丛和藏沙棘灌丛8类。指出坡向、坡度和海拔是限制本地区高寒灌丛群落分市的主要因素。 于应文 胡自治 徐长林 张德罡关键词:东祁连山 高寒灌丛 植被类型 陇中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陇中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明确形成不同草地型的关键土壤因子。本研究以陇中温性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草地型(针茅型,冰草、杂类草型和长芒草、杂类草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及两者互馈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草地型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特征差异显著(P<0.05),长芒草、杂类草型草地较其他型草地具有较高的植被盖度、草层高度、地上生物量、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碳、全钾、全氮,及较低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和全磷含量;长芒草、杂类草型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低峰出现在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与不同草地型植被特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陇中地区温性草原不同草地型草地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李娅丽 柳小妮 张德罡 张德罡 徐贺光 纪童 姜佳昌关键词:温性草原 植被特征 理化性质 一种草地生态定位观测点便携式装置测定降雨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地生态定位观测点便携式装置测定降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装置的安装、便携式降雨量测定装置的构造和降雨数据采集过程。安装装置包括主体杆和圆形托盘,主体杆一段埋入土壤30cm,一端与托盘用螺丝相连,托盘用于连... 李强 韩天虎 柳小妮 张德罡 何国兴 文铜 乔欢欢 杨冬阳 孙斌 潘冬荣 姜佳昌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Ⅵ)——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与文体文化 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总结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与文体文化。蒙古族牧民乌琦大皮极为适应高原日温差大的自然环境,耐贮藏富营养的肉、奶、面食品和蒙古包最适合游牧生活方式。总之,蒙古族牧民的衣、食、住、行都与环境相适应。蒙古族牧民能歌善舞,创造了称为"草原文化三宝"的长调、马头琴、呼麦。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第1个文化遗产日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格斯尔、乌力格尔、安代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祭敖包、那达慕等17项。蒙古族的竞技体育活动包括骑马、摔跤、射箭、赛跑、游泳、抛套索"等,这些活动也与狩猎、游牧活动密切相关。蒙古族牧民创造的鹿棋、蒙古象棋、嘎拉哈、古尔等游戏丰富了中华牧业文化遗产宝库。 汪绘纹 克那木格 张德罡 师尚礼关键词:蒙古族 文体活动 文艺活动 东祁连山杜鹃灌丛生态系统特征及干扰的影响 被引量:17 1999年 分布于东祁连山高山带的杜鹃灌丛优势种为头花杜鹃和百里香杜鹃,分盖度20%~40%。群落中绝大多数植物为地面芽(33.3%)、矮高位芽(30.1%)和地下芽(26.1%),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仅占少数(10.5%)。常绿植物杜鹃的物候期早于其它植物,其中以青海杜鹃(R. Prezwalskii)最早。地上植物量呈单峰变化趋势, 8月干物质量达最高值 950.2 g/m2。灌木地上地下植物量的主体以杜鹃为主,分别占 72.5%和 62.6%,且地上植物量大于地下。全群落地下植物量以草本为主。百里香杜鹃和头花杜鹃的热值含量分别为 21.94 kJ/g和 21.68 kJ/g,高于其它灌木,也明显高于世界陆生植被的平均热值。两种杜鹃不同部位热值含量的顺序为叶>茎>根。群落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为301.7g/m2干物质,光能转化率为0.1021%。群落在生长季保持低增长状态,具有顶级群落的特征。砍伐后第1年内群落的植被成分无明显变化,但自然滑坡地段的植被成分变化明显,植物种类由18种变为10种,优势种变为鬼箭锦鸡儿,对杜鹃和苔藓影响较大。 张德罡 于应文 胡自治 徐长林关键词:东祁连山 杜鹃 灌丛 生态特性 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