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岩性
  • 2篇圈闭
  • 1篇岩性圈闭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隐蔽圈闭
  • 1篇油藏
  • 1篇油层
  • 1篇油层组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展布
  • 1篇砂体
  • 1篇砂体展布
  • 1篇烃类
  • 1篇烃类聚集
  • 1篇盆地
  • 1篇气藏
  • 1篇圈闭类型
  • 1篇主控因素
  • 1篇莺-琼盆地

机构

  • 3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延长石油(集...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3篇张庆
  • 2篇朱玉双
  • 1篇李莉
  • 1篇邵飞
  • 1篇郭兵
  • 1篇张金功
  • 1篇张章

传媒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地下水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隐蔽圈闭类型与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被引量:2
2014年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油气勘探活动已经历了30余年,勘探发现的油气田主要以构造型油气藏为主。随着勘探程度的加深,寻找非构造的隐蔽圈闭油气藏以改变莺-琼盆地油气勘探的被动局面显得日益重要。根据油气勘探工作需要将莺-琼盆地隐蔽圈闭划分为低位盆底扇型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型圈闭、浊积砂岩型圈闭、地层超覆型圈闭、古水道型圈闭、三角洲前缘砂体型圈闭。南海北部莺-琼盆地具备形成隐蔽圈闭油气藏的有利条件:莺-琼盆地有丰富的烃源基础;在历史时期内水平面的频繁变化,使得岩性带在纵横向上都发生交织变化而产生岩性油气藏,尤以在盆地低水位期形成的盆底扇、斜坡扇等低位扇为主;另外历史时期构造活动频繁,而形成多个构造面和构造不整合面,与之相适应地产生了多种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等。
张庆朱玉双张金功龙佳
关键词:隐蔽圈闭岩性油气藏莺琼盆地
富县——黄陵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储集性能主控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结合岩心物性分析、试油等资料,对富县-黄陵地区长6储层特征及储集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为主沉积的长6储层,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和较高的结构成熟度,为流体的赋存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由于侧向遮挡条件限制,靠近河道中心区域难以形成有效的烃类聚集,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大都比较高;平面上远离主河道区域,岩性发生变化,储层物性有一定差异,而形成的岩性圈闭,以及局部的鼻状微构造,是富县-黄陵地区长6油气主要富集区;普遍发育的高角度—垂直裂缝,可作为沟通纵向相邻储层的运移通道,也可作为油气富集的储集空间。
张庆段昕婷张章周绍凯
关键词:岩性圈闭烃类聚集
杏北区长6储层非均质性对含油性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评价安塞油田杏北区长6储层的宏观、微观非均质性,分析各类非均质性对含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方法在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压汞等各类测试、测井资料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区储层砂体的平面连续性及物性状况是控制储层含油性的重要因素;储层在纵向上粒度韵律性、渗透率非均质对含油性在纵向上分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粒度较粗、物性较好的部位往往含油性较好;隔夹层越薄,分布范围越小,油气越容易发生垂向运移,对油气在纵向上的分布也起重要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微观非均质性控制着油气进入储层的饱满程度。结论研究区长6储层非均质性主要通过砂体平面展布、层内岩性和物性差异以及隔层分布等因素影响储层含油性分布。对该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性分布关系的系统研究,对于评价油藏、预测有利含油区带并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有指导意义。
张庆朱玉双郭兵李莉邵飞
关键词:砂体展布岩性储层非均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