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宝杰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凋亡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肌梗死后
  • 3篇心肌细胞
  • 3篇心肌细胞凋亡
  • 3篇死后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凋亡
  • 3篇肌细胞
  • 3篇肌细胞凋亡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1篇凋亡相关
  • 1篇凋亡相关基因
  • 1篇凋亡相关基因...
  • 1篇心肌梗塞
  • 1篇选择性
  • 1篇血栓

机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张宝杰
  • 4篇田毅
  • 3篇陈在嘉
  • 3篇王清峙
  • 3篇陈跃峰
  • 3篇高润霖
  • 3篇陈纪林
  • 3篇杨跃进
  • 3篇周燕文
  • 3篇陈曦
  • 2篇孙瑞成
  • 2篇王佩合
  • 2篇王文
  • 2篇张连庄
  • 2篇阮英茆
  • 2篇李悦
  • 2篇张会东
  • 1篇崔永春
  • 1篇袁卫民
  • 1篇阮英茆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6
  • 4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种大鼠模型SHR、SHRsp、WKy血液生化检查参数
目的检查了解SHR、SHRsp、WKy血液生化的参数。方法每个品系分别取年轻大鼠(12周龄)、年老大鼠(22~28周龄)各14只,心脏取血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验血生化及电解质等指标。结果年老SHR、SHRsp、WKy大鼠血...
王文孙瑞成王佩合张会东李悦张宝杰逯淑琴刘云平
关键词:血液生化
文献传递
小型猪急性选择性肺血栓栓塞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小型猪选择性左下肺动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模型。方法实验用小型猪8只,采用介入技术,选择性左下肺动脉定量、定性注入大团块自体新鲜静脉血栓,肺动脉造影确认左下肺动脉栓塞成功。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行肺CT扫描和肺大体解剖,以对小型猪APTE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栓塞后即刻,平均肺动脉压(MPAP,mmHg,1mmHg=0.133kPa)和肺毛细血管压(PCWP,mmHg)测定值与基线值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PAP,42.0±3.4比20.2±3.0,PCWP:8±2比4±3,均P〈0.05),在栓塞后2h内各时间点测定值维持在较高水平。栓塞2h内右心输出量(CO)变化不显著。体循环收缩压(SAP,mmHg)和心率(次/min)在栓塞后测定值较基线值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P:102±12比80±7,心率:119±22比86±14,均P=0.008)。肺动脉造影、肺CT成像和肺大体解剖均显示选择性左下肺定位建立APTE模型成功。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小型猪急性APTE模型可行、可控、稳定,适用于APTE诊治相关的实验研究。
唐跃崔永春田毅熊长明袁卫民彭鹏杨建中张宝杰贾六军
关键词:肺栓塞血栓形成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和调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目的心肌细胞凋亡也是心肌细胞的一种重要的死亡形式,可能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本研究将通过了解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梗死/疤痕区、边缘区和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和caspase-3、bcl-2、bax的表达...
陈跃峰杨跃进陈曦阮英茆张宝杰王清峙张连庄田毅周燕文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文献传递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 I)后的心肌细胞凋亡和caspase-3、Bc l-2和Bax表达的变化。方法:10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取78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AM I模型,24 h存活43只作为心肌梗死组(M I组);另27只设为假手术组(S组);两组再按观察时点随机分为48 h和4周两亚组,即:M I 48 h(n=11)和M I 4周(n=13)组,S48 h(n=10)和S4周(n=10)组。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DNA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和W estern b lotting检测caspase-3、Bc l-2和Bax的表达。结果:M I 48 h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低于S组(P<0.05,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显著高于S组(P<0.05);M I 4周组除SBP、DBP和MAP无显著差异(均P>0.05)外,上述其它指标的变化与M I 48 h组相同,且LVEDP升高更为显著(P<0.01);M I 48 h和4周两组梗死/疤痕区、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P<0.01),心肌细胞中“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亦均显著增高(P<0.05,P<0.01),而“凋亡抑制基因”Bc l-2仅在M I 48 h组梗死区心肌细胞中表达增加,“抑制凋亡复合基因”Bc l-2/Bax的比值仅在M I 48 h组降低。结论:大鼠AM I后,梗死区及其边缘区和非梗死区均有心肌细胞凋亡发生,伴“凋亡执行因子”caspase-3和“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增加;AM I早期,“凋亡抑制基因”Bc l-2在梗死区表达增加,但“抑制凋亡复合基因”Bc l-2/Bax的比值下降。
陈跃峰杨跃进阮英茆陈曦张宝杰王清峙司文学田毅周燕文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关键词:心肌梗死细胞凋亡基因表达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方法:实验选用105只雌性SD大鼠,随机抽取78只以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AMI模型,术后24h存活的43只作为心肌梗死组;另设假手术组(n=27);各组再按观察时点随机分为48h和4周两亚组,即:心肌梗死48h(n=11)和心肌梗死4周(n=13)组,假手术48h(n=10)和假手术4周(n=10)组。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DNA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AMI大鼠梗死区心肌细胞坏死和瘢痕形成的同时,梗死/瘢痕区、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犤心肌梗死48h组分别为(212.86±155.75)/1000,(198.16±120.0)/1000和(63.23±45.43)/1000,心肌梗死4周组分别为(235.14±130.43)/1000,(80.33±44.29)/1000和(31.61±16.39)/1000,P<0.05~0.01犦。结论:大鼠发生AMI后,梗死区心肌细胞坏死和瘢痕形成的同时,梗死/瘢痕区、梗死边缘区和非梗死区均有心肌细胞发生凋亡。
陈跃峰杨跃进陈曦阮英茆张宝杰王清峙张连庄田毅周燕文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关键词:心肌梗塞细胞凋亡
保持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高血压特性——SHR大鼠受孕与产仔率及血压的实验观察
2004年
目的 保持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的高血压特性。方法 采取兄妹交配方法 ,观察记录SHR 2年的受孕率及产仔数。分别于 1 2、1 6、2 0周龄测量种鼠的收缩压和心率。结果 第一年度生产 3代 ,平均SHR受孕率及孕鼠平均产仔数分别为 77 5 %与 7 4只 ,SHR受孕率低于同期京都威斯特大鼠 (WKy)受孕率 (90 .0 % ) ,但差异不显著 (P =0 1 2 ) ;SHR平均产仔数高于WKy(6 5只 ) (P =0 0 1 )。第二年度生产 2代 ,平均SHR受孕率及孕鼠平均产仔数分别为 82 7%与 6 9只 ,SHR受孕率及平均产仔数高于同期WKy(5 8 8% ,P =0 0 0 1 ;4 3只 ,P <0 0 0 1 )。第一年度第 1 2、1 6、2 0周龄时雄鼠收缩压平均值为 (1 87 7± 9 0 ) ,(1 97 0± 7 5 )和 (1 99 0± 7 6 )mmHg(1kPa =7 5mmHg) ,第二年度第 1 2、1 6、2 0周龄收缩压平均为 (1 77 5± 1 0 7) ,(1 97 9± 7 2 )和 (1 99 7± 6 8)mmHg。结论 SHR繁育能力近似于WKy;
王文孙瑞成张会东王佩合张宝杰李悦邓卿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产仔率受孕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