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坤
- 作品数:1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从《陌上桑》说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乐府诗”学习指导
- 2002年
- 张培坤
- 关键词:《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乐府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浅说《氓》等六首《诗经》民歌
- 2000年
- 张培坤李荣
- 关键词:《氓》《诗经》民歌自考辅导中国古代文学
- 略论李渔的戏剧美学观被引量:2
- 2004年
- 张培坤
- 关键词:戏剧美学王骥德汤显祖戏剧艺术融汇戏剧理论
- 理想化与情感化:郭沫若史剧人物塑造的基本特性被引量:2
- 2001年
- 郭沫若的历史剧洋溢着一种慷慨悲壮的激情 ,具有浪漫主义的理想化倾向。在人物塑造方面 ,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作者从传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出发 ,恪守理想化与情感化的原则 ,以一种夸大的手法强化人物塑造 ,赋予主人公罕有的 ,常人不可企及的精神、道德品格 ,从而使他 (她 )
- 张培坤
- 关键词:历史剧理想化情感化
- 加强校本研究中的专家引领被引量:3
- 2004年
- 张培坤
- 关键词:课程专家校本研究课程决策通识培训新课改
- 《古诗十九首》选目浅说
- 2004年
- “古诗”是晋南北朝时代对古代诗歌统称。梁代萧统编《文选》,把已失去作者姓名的十九首五言古诗编在一起,题作《古诗十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年代,学术界有争论,有不同看法。现在较为统一的看法是:这组诗非一人一时之作,大约是东汉后期桓帝、灵帝时代的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文人的作品。由于这些作品风格韵味略同,因此后人往往将它看作一个整体。
- 张培坤于刚
-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诗歌鉴赏
-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的两项原则
- 2004年
- 说到历史剧的创作,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郭沫若先生。他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起了一面旗帜。他的《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6部历史悲剧,为革命“立了大功”,有大益于中国人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他又以其创作实践为历史悲剧创作提供了借鉴,为中国话剧创作开拓了新天地。
- 张培坤
- 关键词:历史剧语文教学教学参考
- 文学作品价值论
- 2002年
- 衡量文学作品的尺度是多维的 ,但最高尺度是其历史感。历史感是指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是浮在社会表面的某些不能代表社会本质的现象 ,而是社会本质的反映 ,具有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认识价值。时间是检验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历史感的最公正、最无情的尺度。作家只有深入理解中国社会的底蕴 ,耐得住寂寞 。
- 张培坤
- 关键词:文学作品历史感社会本质作家
- 学生使用教辅材料问题刍议被引量:2
- 2004年
- 张培坤孙文旗
- 关键词:教辅材料创新思维能力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