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
-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时域电磁仿真终止判断的新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时域电磁仿真方法在求解谐振结构响应时能量耗散慢,为了获取理想的频域结果,需要大量的仿真步数。采用矢量拟合方法对频域仿真结果根据已有初始频点进行预测,同时采用特征选择验证方法对相邻两次拟合结果进行相似度比对,使用特征选择验证方法的输出结果作为仿真终止的判据,并讨论了对比步长与收敛判据之间的关系。使用开缝金属箱体的屏蔽效能仿真算例验证判据的有效性,并与传统基于能量衰减的仿真终止判据进行性能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同时可以节省谐振结构的仿真时间,说明使用矢量拟合和特征选择验证方法进行谐振结构的时域仿真收敛判断是有效可行的。
- 张刚于洪海王立欣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 2021年
- 为打破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本文针对高校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开展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充分结合自有线上MOOC课程资源和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采用了师讲生学、生讲生学、实时互动、研究讨论等教学方法,建立了习题、课程大作业、雨课堂随堂测试、翻转课堂师生/生生互评、线上MOOC测验和线下期末考核等多元考核方式,形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向学习型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 徐乐张刚朱敏叶雪荣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 AC/DC变换器传导EMI实验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开关电源传导EMI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还是定性研究,而定量的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细致的找出传导EMI形成的机理。针对两种典型工作状态下的AC/DC变换器,测试得到了其传导EMI的频域波形,MOSFET漏极与源极间电压波形以及提取了电路中的主要寄生参数,通过对比与定量的分析计算,找出了其传导EMI几处重要峰值形成的原因。最后得出了变压器原边与副边漏感、MOSFET源极与漏极间寄生电容以及MOSFET与散热片之间的寄生电容,是影响开关电源的传导EMI的重要因素。在开关器件导通或者关断时,开关电源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此时漏感或者器件的寄生电容中的剩余能量会引起高频振荡,进而引起了传导EMI尖峰。
- 孙超王立欣张刚刘超
- 关键词:电磁兼容传导EMI高频振荡寄生参数
- 电磁仿真结果可信度FSV评估方法的关键问题研究
- 作为电磁仿真模型有效性评估的核心内容,仿真结果可信度的定量评估可以消除主观目测评估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为仿真模型修正及改进提供指导。特征选择验证(FSV:Feature Selective Validation)方法是...
- 张刚
- 关键词:电磁仿真
- 文献传递
- 频率对射频同轴电缆介质耐电压试验影响的研究
- 2023年
- 为了分析频率对射频同轴电缆介质耐电压试验的影响,对常态下和低气压环境下的介质耐电压及击穿电压试验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选取典型样品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频率在常态环境下和低气压环境下对介质耐电压和击穿电压试验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标准中的技术内容进行完善,使其能够满足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检测需求。
- 殷海成童攀张闻宇陈潇金溢文周歧斌张刚
- 关键词:射频同轴电缆击穿电压试验IEC标准
- 一种用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新型原位拉伸系统被引量:1
- 2019年
- 材料的原位拉伸、压缩、疲劳实验可以测量材料的强度、成形性、刚度、韧性等一系列力学参数,是评价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方法。文章针对近年来对小型样材极低速、高精度原位拉伸测试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原位拉伸实验系统,以速度闭环控制方式实现最大拉/压力4500 N、最小拉/压速率1μm/s的技术指标。系统具有负载模式、位移模式和疲劳模式等多种测试模式,以及限位保护和过载保护功能,还可与扫描电镜或光学显微镜配合观测分析材料组织的微观变化过程。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适用于材料物理性能的评测与失效分析。
- 杜扬张超张刚叶田园王雪薇任万滨
- 关键词:原位拉伸力学性能金属线材测试试验断裂载荷
- 高频多导体串扰的简化三维全波算法及其有效性评估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克服多导体传输线方法求解多导体串扰时高频响应准确度不足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导体等效的简化算法。根据导体端接阻抗的不同将多导体传输线分组并分别等效为一根导体,这种等效节省了计算资源,使得用三维全波的方法求解多导体串扰响应成为可能。应用特征选择验证法,定量评估了简化算法的有效性。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评估表明,简化算法比多导体传输线方法在准确性上提高一个等级。
- 张刚王立欣刘超
- 关键词:串扰
- 基于蜂群算法的低压电力线高频RLCG模型参数辨识
- 2017年
- 电力线是通用的电力网络间的连接载体,同时也是传导电磁干扰和载波通信信号的主要传播介质。建立准确的电力线电参数模型是研究传导电磁干扰和载波信号传输特性的基础。采用一种考虑集肤效应和介质损耗的高频信号传输的RLCG模型对普通的三线低压电力线进行建模,并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该模型考虑了高频条件下电力线的趋肤效应以及电介损耗对信号传输特性的影响。利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实际电力线的阻抗特性作为标准数据,与传统的基于遗传算法的辨识方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提出的电力线高频RLCG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电力线的高频传输特性,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和电磁兼容分析奠定基础。
- 位俊雷张利军张刚
- 关键词:电力线人工蜂群算法
- 基于机械振动信号的锂离子电池组连接故障诊断被引量:3
- 2022年
- 为满足高电压大容量的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锂离子电池组往往由成百上千的电池单体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串并联组成。电池组单体间的连接故障会导致接触电阻升高和连接处异常发热,严重影响电池组的性能和安全。提出一种基于机械振动信号的锂离子电池组连接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压电陶瓷传感器实现电压信号和振动信号的相互转换,在每种故障模式下采集振动信号;基于稀疏测度指标和熵测度方法在频域和时域提取故障特征以描述锂离子电池组在不同连接故障模式下的故障特性;利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降低高维特征空间的冗余度,选择出最重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诊断准确度为0.963,可以准确检测到锂离子电池组的连接故障并明确故障发生的位置。
- 申东旭吕超葛亚明张刚杨大智王立欣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组特征提取
- 多电飞机系统传导电磁干扰交互作用机理分析及建模
- 2024年
- 采用270 V直流配电的多电飞机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众多,单一设备的传导电磁干扰很容易影响其他设备。为了探究复杂工况下设备间的传导电磁干扰交互作用机理,以DC/DC变换器、DC/AC逆变器和电机及其驱动器三种典型设备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首先,对典型设备依据功能划分不同的运行工况。然后,分别建立了各设备的高频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高频等效模型。根据不同运行工况,分别研究设备间的电磁干扰交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设备间的电磁干扰交互作用既体现在干扰源的增加,又体现在新传导路径的引入,新传导路径会造成新的谐振问题。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设备间电磁干扰交互作用机理搭建的仿真模型对谐振尖峰幅值的预测结果与实验误差在5 dBμV以内,模型符合度很好,证明了机理分析和建模的正确性。
- 徐一明段建东孙红鹏张涛张刚
- 关键词:直流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