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代文
-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采用国产二种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的初步评价被引量:13
- 1987年
- 近年国产两种消化道吻合器被应用于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对减少严重手术并发症及缩短手术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我科自1979年4月至1986年3月有选择性地采用北京Ⅳ型及上海GF-Ⅰ型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144例,虽然取得较好的结果,但也发现此二种吻合器(尤其是北京Ⅳ型)其结构及某些部件的制造工艺,使用方法等还需改进和提高。本文通过144例病人的临床应用,提出初步评价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 张殿堂张代文杨续禅蔡教恺贺继刚张荣华李崇凯殷桂林
- 关键词:吻合器食管吻合术吻合口狭窄弓上吻合机械吻合
- 胸部钝性伤致急性呼吸衰竭63例原因分析
- 1992年
- 我院1973年6月~1991年6月收治的钝性胸外伤460例中,发生急性呼吸衰竭63例。本文分析其伤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4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岁。交通事故38例,高空坠落伤12例,重物挤压伤13例。肺挫伤47例,多根肋骨骨折43例(其中反常呼吸运动26例),张力性气胸11例,大量闭合性气胸(肺压缩80%以上)16例,中等量血气胸13例,膈疝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38例。
- 朱水波张殿堂贺继刚张代文胡建才张荣华殷桂林李崇凯
- 关键词:胸部钝性伤呼吸衰竭病理
- 心胸手术后气管切开严重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5
- 1997年
- 心胸手术后气管切开严重并发症的预防朱水波张殿堂殷桂林姚国庆张代文胡建才心胸手术后往往因多种原因,需行气管切开术。本文分析我科在1987年1月至1995年6月期间行气管切开术的63例病人临床资料,旨在探讨防治气管切开严重并发症的方法。临床资料气管切开6...
- 朱水波张殿堂殷桂林姚国庆张代文胡建才
-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胸部外科手术气管切开并发症
- 心内直视手术后局限性心脏压塞的诊断与处理被引量:5
- 1995年
- 心内直视手术后局限性心脏压塞的诊断与处理殷桂林,张殿堂,朱水波,张代文,张荣华,胡建才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急性典型心脏压塞时因病情急,预后严重,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但对于少数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局限性心脏压塞尚缺乏足够的警惕。我们1976~1993年施行心...
- 殷桂林张殿堂朱水波张代文张荣华胡建才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心脏压塞
- 部分性房室管畸形的外科治疗
- 1996年
- 报告治疗部分住房室管畸形25例。认为,除对原发孔房缺及二尖瓣前瓣裂隙修补外,部分病人尚须作瓣下结构处理或交界成形;有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应作三尖瓣成形术。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修复方法,收到良好临床效果.本文着重讨论部分性房室管畸形的修复方法。
- 张荣华张殿堂殷桂林朱水波张代文胡建才张晓明庞大志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室管畸形外科手术
- 动脉导管未闭疑合并畸形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的报告
- 1996年
- 对54例PDA合并或疑合并畸形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术前常规备体外循环(CPB)。术前14例疑合并心内畸形者中4例证实合并心内畸形,在CPB下进行了心内畸形修复。3例术前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中发现PDA形状异常,在CPB下经肺动脉切口作了PDA内口缝合。另1例PDA重度肺动脉高压分离时破裂大出血,即在CPB下切断缝合挽救了患者生命。采用仰卧位胸骨正中切口,术前备CPB,有利术中合并畸形处理及手术安全。
- 张殿堂张代文张荣华殷桂林胡建才朱水波张晓明庞大志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心内畸形胸骨正中切口外科手术
- 全胃肠外营养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 1996年
- 本文分析2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TPN支持的效果以及有关并发症。均于术后给予TPN8~12d,非蛋白质热能为98±10kJ/(kg·d),糖脂比为2∶3,热能∶氮=189∶1。观察体重、氮平衡、血浆血蛋白、淋巴细胞、血糖、血脂、血清浊度和肝、肾、肺功...
- 朱水波张殿堂殷桂林张代文张荣华胡建才张晓明
- 关键词:全胃肠外营养食管癌
- 严重肺挫伤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4年
- 严重肺挫伤74例临床分析朱水波,张殿堂,殷桂林,夏彭春,贺继刚,张代文,张荣华,胡建才胸部闭合伤所致严重肺挫伤易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近年文献虽有报道,但在发病机制及诊疗上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我院1973年6月~1991年6月收治严...
- 朱水波张殿堂殷桂林夏彭春贺继刚张代文张荣华胡建才
- 关键词:肺损伤挫伤
- 全胃肠外营养在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1997年
- 朱水波张殿堂殷桂林张代文张荣华胡建才张晓明
- 关键词:食管肿瘤全胃肠外营养外科手术
- 食管癌术后生存10年以上21例回顾分析
- 1996年
- 我科自1970年1月至1982年12月,共施行中段食管癌切除手术104例,其中有21例术后生存10年以上(生存期间每年定期来院复查),本文根据门诊复查记录及手术时的病历资料,对其能够长期生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提高食管癌手术的长期生存率有所参考。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中,男性20例,女性1例。年龄48—55岁(平均51岁)。职业:军队干部9例,地方干部12例。21例病人入院前均有进食梗噎症状,3例祖藉在食管癌高发区且有三代遗传史。全组病人术前均经食管镜检查确诊。食管病变长度<3.0cm者6例,3.0—5.5cm15例(平均3.8cm)。食管切除后均采用胃代食管,食管与胃端侧吻合,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16例,颈部吻合5例。病理检查:全部为食管中段鳞状上皮癌。食管残端切缘阴性,临床病理分期(1976年阳泉会议):0期(原位癌)4例,Ⅱ期15例,Ⅲ期2例。组织学分级:Ⅰ级10例,Ⅱ级9例,Ⅲ级2例。
- 张殿堂张代文张荣华胡建才殷桂林朱水波
- 关键词:食管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