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大韬
-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电站用钢拉伸白点的探讨
- 1993年
- 本文采用慢拉伸和扫描电镜观察,探讨了电站用钢中拉伸白点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钢中氢偏聚,位错塞积的拉应力集中区是拉伸白点的主要形核部位;拉伸白点的扩展为不连续过程,并受白点前沿氢偏聚程度的控制。拉伸白点呈现特殊的穿晶准解理形态。
- 廖波康大韬雷廷权
- 关键词:白点偏聚形核位错拉应力扫描电镜观察
- 15MnVN钢的氢致硬化和氢致软化被引量:1
- 1994年
- 研究了不同氢含量、应变速率条件下15MnVN钢氢致硬化和氢致软化现象。试验证实,氢的存在首先造成氢致硬化,而当塑性变形开始后又导致氢致软化。这一作用受钢中氢偏聚控制,并受应变速率的诱导作用。氢的存在对钢的抗拉强度无明显影响。
- 廖波康大韬宋尚军
- 关键词:氢结构钢
- 大型发电机、汽轮机转子用钢的氢致脆化被引量:6
- 1989年
- 本文系统研究了大型发电机、汽轮机转子用钢34CrNi3Mo、26Cr2Ni4MoV、30CrNiMoly的氢致脆化。实验测定了这三种钢的无白点极限含氢量与无氢脆极限含氢量。试验结果表明,当钢中含氢量不大于4.5ppm时,氢对上述三种钢的强度极限和屈服极限无甚影响。
- 康大韬廖波徐晶钢陈廉
- 关键词:发电机汽轮机
- 大锻件组织遗传的细化工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1995年
- 介绍了三次高温正火法、奥氏体相变硬化再结晶法、中速加热工艺和退火成平衡组织法等几种减弱钢中组织遗传的工艺途径。结合大量模拟细化实验和组织遗传机理研究,作者提出了适用于大锻件实际生产的两条新型节能工艺途径:临界区系温侧正火和高温回欠处理工艺。对比研究了上述6各细化工艺的特点。
- 牟军张丰康大韬
- 关键词:回火处理大锻件
- Zn-Al(15)、Al涂层与涂料的相容性探讨被引量:1
- 1990年
- 提出了复合涂层的耐蚀原因和涂层与涂料的相容关系,结果表明:涂层的气孔、漆膜表面针孔及裂缝是导致复合涂层局部腐蚀破坏的主要因素。Zn-Al(15)涂层适合与粘着力强、隔离效果好的涂料复合防海水腐蚀;Al涂层适合与钝化及封孔效果优良的底漆及屏蔽效果好的面漆复合防海水腐蚀。
- 林成福钱声伟闻立时廖波康大韬
- 关键词:相容性锌铝
- 全文增补中
- 模具钢渗氮层结构及其耐磨性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研究了Cr12MoV钢和W6Mo5Cr4V2钢气体渗氮和氮碳共渗的渗层结构随渗入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ε相层及氮、碳元素渗入深度与渗氮时间的数学关系式。探讨了渗层深度和渗层结构对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r12MoV 钢在520℃经4~6h 气体渗氮后,表面硬度最高,磨损速率较常规淬火、回火处理的试件下降89.2%。W6Mo5Cr4V2钢在560℃×2h 气体氮碳共渗后,表面硬度最高,可获得最深(0.09mm)的高耐磨渗层。
- 佟晓辉樊东黎康大韬
- 关键词:模具钢渗氮碳氮共渗耐磨性
- 26Cr2Ni4MoV钢组织遗传与晶粒细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7年
- 研究了低温预处理对26Cr2Ni4MoV钢组织遗传性的影响,提出了低温细化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650℃回火和770℃退火,均可通过减少残留奥氏体薄膜数量和使α相再结晶的方式细化奥氏体晶粒。
- 景勤牟军康大韬
- 关键词:晶粒细化
- 氢对Ⅲ型裂纹尖端应力场中螺位错受力的影响
- 1996年
-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观察表明.Ⅲ型裂纹尖端应力场中存在的偏聚氢原子将对该应力场中的发射位错产生附加作用力.此作用力使裂尖发射出的螺位错离开裂尖区域的阻力增大.导致裂尖无位错区变短.同时、裂尖区域偏聚氢原子促进螺位错以交滑移的方式运动.
- 廖波祖承德康大韬宋尚军
- 关键词:应力场金属材料
- 氢对裂纹尖端塑性变形及裂纹扩展影响的TEM观察被引量:1
- 1994年
- 利用透射电镜原位动态拉伸方法观察、分析氢对裂纹尖端塑性变形及裂纹扩展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氢促进裂纹尖端的局部塑性变形,改变裂纹扩展方式,并使裂纹以“Z”字型的途径扩展。
- 廖波康大韬雷廷权宋尚军
- 关键词:氢塑性变形结构钢
- 9Cr2Mo钢冷轧辊低温回火的合理工艺制度
- 1989年
- 本文系统研究了冷轧辊试样在低温回火中残余应力与表面硬度的变化,找到了描述它们在回火保温中变化规律的函数式。主要结论:1) 在回火中,冷轧辊中残余应力的下降主要集中在回火保温的最初阶段;2) 冷轧辊淬火后的合理回火工艺制度应当是:t=150~160℃,τ=τ加+10小时。
- 康大韬张海刘景忠张芝安
- 关键词:冷轧辊低温回火9CR2MO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