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明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稳定性
  • 2篇硫酸
  • 2篇硫酸镁溶液
  • 2篇META分析
  • 1篇滴丸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损伤
  • 1篇药品
  • 1篇药师
  • 1篇药物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损伤
  • 1篇有效性
  • 1篇溶栓
  • 1篇溶栓作用
  • 1篇实体瘤
  • 1篇凝血

机构

  • 7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7篇崔明
  • 3篇欧志莲
  • 3篇韦国麟
  • 3篇詹剑玲
  • 1篇殷长宁
  • 1篇洪流
  • 1篇沈丽花
  • 1篇秦清

传媒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4年3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缩宫素应用基础上,对照组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6、12及24 h阴道出血量,出血完全停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6、12及24 h出血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血完全停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APTT、PT、TT均较治疗前缩短,MDA水平下降,Fib、SOD、GSH-Px水平上升,且观察组缩短、下降或上升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33%vs.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6,P=0.464)。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与预后有积极影响,可有效降低患者阴道出血量,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同时还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修复氧化应激损伤,治疗安全性较高。
欧志莲崔明黎娜黄祖儿洪流詹剑玲
关键词:卡前列甲酯栓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损伤
复方银杏滴丸对大鼠体内溶栓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复方银杏滴丸在大鼠体内溶栓作用。方法:通过电刺激法形成大鼠颈动脉混合血栓,测定复方银杏滴丸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和体外血凝块溶解作用的影响。结果:复方银杏滴丸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栓重量(P<0.05);复方银杏滴丸100、200、400mg/kg组对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形成的血栓溶解率分别为29.70%±7.04%,39.94%±4.66%,46.74%±7.42%(P<0.05),溶栓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
韦国麟崔明秦清殷长宁
关键词:复方银杏滴丸血栓形成溶栓作用
硫酸镁溶液的配制及稳定性考察
2007年
目的:配制硫酸镁溶液,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对传统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热溶解、加活性碳、过滤、趁热分装、灭菌"的新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并采用长期试验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硫酸镁溶液室温贮存18个月内,三批样品的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规定。结论:本法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稳定性好,值得推广。
韦国麟崔明
关键词:硫酸镁溶液稳定性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性缺乏充足的证据,本文系统性地分析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从1966~2020年7月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检索“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另外还检索的相关会议,并对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选择和数据提取由两位作者独立完成。结果与服用常规铁剂相比,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率显著提高(OR=5.51,95%CI:3.04~9.98,P<0.001);与服用常规铁剂相比,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OR=0.17,95%CI:0.09~0.32,P<0.001)。结论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不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过程中推广使用。
崔明詹剑玲欧志莲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META分析
某院2015~2018年急诊麻醉药品处方审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统计某院2015~2018年急诊麻醉药品处方审查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将某院2015~2018年急诊麻醉药品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相关麻醉药物及处方管理规定及办法,详细统计2015~2018年急诊麻醉药物处方总数、不合理总数以及不合理类型。结果2015年急诊麻醉药物处方不合理占比为8.32%,2016年为5.20%,2017年为4.51%,2018年为1.84%,逐年递减。急诊麻醉药物不合理类型主要为门诊病历号、科别缺陷、患者信息不全、联系方式缺陷、用法用量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疗程不适宜以及处方后记录不规范,其中占比较高的主要为门诊病历号、科别缺陷、患者信息不全、联系方式缺陷。结论某院2015~2018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较好,且管理质量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管理工作。
崔明沈丽花
关键词:急诊麻醉药品处方审查药师
硫酸镁溶液的配制及稳定性考察
2007年
目的:配制硫酸镁溶液,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对传统的配制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加热溶解、加活性碳、过滤、趁热分装、灭菌"的新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并采用长期试验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硫酸镁溶液室温贮存18个月内,3批样品的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均符合规定。
韦国麟崔明
关键词:硫酸镁溶液稳定性
肿瘤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后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从建库至2020年7月1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获取现有的不同类型肿瘤靶向药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对肿瘤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568篇,通过浏览标题和摘要后筛选68篇文献精读,剔除重复研究和与结局指标无关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8篇,其中共568例受试者接受过药物不良反应评价。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风险评估,本研究中偏倚检测提示无显著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有3篇文献、7篇文献、7篇文献的临床结局涉及到恶心呕吐、腹泻、皮肤不良反应,各结局研究间的异质性较显著,I2值分别为66%、53%、64%,故以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s,REM)进行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上述结局合并发生率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7.26(2.94~17.91)、1.00(0.74~1.36)、1.01(0.76~1.33)。结论靶向药物可引发一定占比的肿瘤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重视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并对其严重性进行有效评估,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继而提升疗效。
崔明欧志莲詹剑玲
关键词:恶性肿瘤靶向药物实体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