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凯
- 作品数:35 被引量:2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血瘀证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34
- 2010年
-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痰浊痹阻证(痰浊证)、心血瘀阻证(血瘀证)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研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中的应用。方法:对10例痰浊证患者和10例血瘀证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用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处理图谱数据,研究2组血浆代谢物图谱的差异。结果:1HNMR图谱模式识别分析显示,2组血浆样本代谢物差异显著。痰浊证组乳酸含量较高,血瘀证组丙氨酸含量较高,说明2组都存在能量代谢紊乱;痰浊证组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脂类化合物、酮体含量均高于血瘀证组,高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血瘀证组,说明痰浊证组比血瘀证组存在更严重的脂代谢紊乱;痰浊证组葡萄糖、半乳糖、N-乙酰糖蛋白含量均高于血瘀证组,说明痰浊证组比血瘀证组存在更严重的糖代谢紊乱;痰浊证组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酞胺、白蛋白赖氨酰含量均高于血瘀证组,丙氨酸、瓜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均低于血瘀证组,说明2组氨基酸代谢紊乱程度相当。结论:2组血浆样本的1HNMR代谢物图谱存在差异,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物。血浆代谢物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中医证型。
- 张红栓贾钰华华何与万中原关山越曹世平崔凯王学文
- 关键词:心绞痛中医证候血瘀证痰浊证血浆代谢组学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IL-6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以及APN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ctin-6,IL-6)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HT组,其中高血压Ⅰ级、Ⅱ级和Ⅲ级患者分别为20例),健康对照者20例(Control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APN水平和IL-6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清APN水平[(8.2±3.8)mg/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0.4±2.9)mg/L](P<0.05),而IL-6水平[(81±4)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18±5)μg/L](P<0.05),APN水平与IL-6呈负相关(r=-0.782,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高血压分级和IL-6水平可显著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APN水平的变化。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低脂联素血症,且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曹世平刘俭崔凯王月刚王鹏侯玉清张犁
- 关键词: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
- 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血瘀证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6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血瘀证患者的尿液代谢组学特征,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研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患者和12例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氢核磁共振(1H-NMR)检测。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患者与血瘀证患者之间尿液代谢产物谱的差异。结果:2组尿液核磁共振氢谱的PLS-DA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患者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能够被区分,2组尿液样本之间的代谢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组尿液中柠檬酸、α-酮戊二酸、顺式-乌头酸、葡萄糖、3-羟基丁酸、丙酮、酪氨酸、肌酐、氧化三甲胺、二甲胺、马尿酸的含量高于血瘀证组,而胆汁酸、组氨酸的含量低于血瘀证组。结论:2组尿液样本的1H-NMR代谢谱存在差异,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尿液代谢物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冠心病心绞痛的不同中医证型。
- 张红栓贾钰华华何与万中原关山越曹世平崔凯
- 关键词:代谢组学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
- 超声介导微泡空化增加鼠肺内皮细胞基因转染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介导声学微泡"空化效应"对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转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孔板培养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加20μg报告基因质粒EGFP及10%白蛋白微泡(全氟显),连续波超声照射进行微泡"空化",观察不同照射时间相同机械指数(MI=1.0)(A组:30s;B组:60s;C组:90s;D组:120s;E组:180s)及不同MI相同照射时间(60s)(B1组:MI0.5;B2组:MI0.75;B3组:MI1.0;B4组:MI1.5;B5组:MI1.8)报告基因转染情况。以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膜膜流动性、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微管蛋白及微丝蛋白。结果反应细胞膜流动性的荧光恢复强度分别为A组0.173±0.013、B组0.250±0.037、C组0.364±0.022、D组0.381±0.019、E组0.395±0.009(与A组相比,P<0.01);B1组0.171±0.017、B2组0.255±0.026、B3组0.378±0.007、B4组0.382±0.009、B5组0.397±0.008(与B1组相比,P<0.01)。反应细胞微管蛋白变化的荧光强度分别为A组159.15±4.79、B组188.23±6.20、C组205.80±4.48、D组208.99±8.34、E组213.70±5.09(与A组相比,P<0.01);B1组176.84±3.10、B2组187.57±14.52、B3组206.41±11.66、B4组220.12±13.39、B5组221.16±12.78(与B1组相比,P<0.01);各组微丝蛋白结构完整,无断裂及紊乱,荧光强度差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介导微泡空化能增加基因转染率,对细胞骨架无明显损伤;当MI为1.0时,随照时延长细胞膜流动性及细胞骨架微管蛋白荧光强度增强;当照射时间为60s,随MI增高细胞膜流动性及细胞骨架微管蛋白荧光增强,但两种条件下均存在一定阈值;微丝蛋白荧光强度不随超声照射模式而改变。
- 周忠江叶海燕崔凯王玉筵
- 关键词:超声照射基因转染细胞骨架细胞膜流动性
- 减阻剂对犬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减阻剂改善实验犬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可行性,为其进一步治疗心肌微循环障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对8只实验犬行开胸手术,选择前降支区域行心肌声学造影,依次给予静脉注射腺苷,250 mg/L的减阻剂溶液,以及减阻剂+腺苷。利用函数y=A×(1-e-βt)进行拟合,计算出心肌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容积(A值)、毛细血管血流速度(β值)及心肌血流量(A·β值)。结果:静脉注射减阻剂以后的毛细血管容积与基础状态以及静脉注射腺苷后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减阻剂后与基础状态比,毛细血管血流速率[(0.57±0.10)1/s vs(0.23±0.03)1/s,P<0.01]和心肌血流量[(11.51±1.96)VI/s vs(5.15±0.86)VI/s,P<0.05]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联合使用减阻剂+腺苷后毛细血管血流速率和心肌血流量与基础状态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减阻剂主要通过调节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来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血供,其独特的血流动力学疗效有望为治疗心肌微循环障碍提供新的方法。
- 陈向辉崔凯胡锋查道刚修建成吴平生刘伊丽
- 关键词:减阻剂心肌声学造影心肌微循环
- CEACAM1作为筛选治疗心肌严重缺血损伤的药物的靶标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1(简称CEACAM1)作为筛选治疗心肌严重缺血损伤的药物的靶标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筛选治疗心肌严重缺血损伤的药物的靶标,该靶标是CEACAM1。本发...
- 宾建平王俊芬刘俭王鹏陈妍梅汪艳李崇信黎建勇崔凯滕中华黄晓波曹世平廖禹林
- 文献传递
- 左右冠共同开口右窦并伴左窦发出动脉残根病人1例的介入治疗
- 2011年
- 患者,男,49岁。主因发作性胸闷10 d,活动后气促6 d于2011-02-15入我院。患者于10天前因旅途劳累突发胸闷入澳门医院,伴有左上肢麻痹,入院后诊为"急性ST段抬高下壁心肌梗死",予以溶栓(具体药物不详)等治疗后患者胸闷症状缓解,于3天后治疗出院并回至当地。诉于澳门出院后1 d活动后出现气促,休息可缓解,偶伴胸闷,程度不如先前严重。不伴尿少、水肿等不适。未予重视和诊治,气促仍时有发作。今为求进一步诊治于。既往于2010年12月体检时发现糖尿病,未予规律治疗。无吸烟饮酒史。入院查体:血压95/70 mm Hg,心率105次/分,余未见特殊。辅助检查:cTnI 2.57 ng/L,CK-MB正常。糖化血红蛋白:7.8 mg/L。18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下壁导联Ⅱ、ⅢQRS波,未有ST异常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室下壁室壁变薄、运动减弱,各房室腔不大,二尖瓣轻度返流,LVEF52%。入院后经利尿、抗栓治疗后,患者气促症状缓解。于201 1-02-17行冠脉造影示:用6F JR4造影冠示,左冠与右冠同开口于右窦,右冠近段夹层形成,最狭窄处约90%。左冠经右窦发出长干后主要供血左室前侧壁,同时从开口处发出一细小动脉供应室间隔。于右冠近段植入Promus 3.5/20 mm药物支架。经冠脉双元螺旋CT三维重建证实,左右冠共同开口于右窦,且同时发出一细小动脉。左窦发出一动脉残根,未有分支。
- 王月刚曹世平成官迅许乙凯周忠江黄铮郭志刚崔凯侯玉清
- 关键词:症状缓解气促胸闷残根小动脉下壁心肌梗死
- 减阻剂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塑
- 2015年
- 目的减阻剂(DRP)是一种可以减少流体阻力、增加流体剪切应力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本实验观察静脉应用DR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 24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3组:SHR+生理盐水组(SHR+NS组)、SHR+10 mg/L DRP组、SHR+20 mg/L DRP组,隔日给予静脉注射NS或不同剂量的DRP;8只年龄匹配的雄性Wistar大鼠(WR)作为对照组(WR+NS组),给予静脉注射NS。实验开始前及每20天记录大鼠体重、尾动脉收缩压、心率。60天后大鼠麻醉后心脏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内皮素(ET)水平。处死大鼠,分离大鼠升主动脉,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主动脉内皮素1(ET-1)表达。结果 SHR各组间体重、心率无显著差异。SHR+20 mg/L DRP组血压较SHR+NS组明显降低(P<0.05),而SHR+10 mg/L DRP组与SHR+NS组血压无统计学差异。与SHR+NS组相比,SHR+10mg/L DRP组及SHR+20 mg/L DRP组血清ET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主动脉HE染色显示,与WR+NS组相比,SHR+NS组主动脉中膜厚度明显增厚(P<0.05);静脉应用DRP后,与SHR+NS组相比,SHR+10mg/L DRP组、SHR+20 mg/L DRP组主动脉中膜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SHR+10 mg/L DRP组、SHR+20mg/L DRP组与WR+NS组之间主动脉中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T-1在血管内皮及中层平滑肌均有表达,SHR大鼠主动脉表达明显高于WR大鼠;经静脉应用DRP后,SHR+10 mg/L DRP组、SHR+20 mg/L DRP组主动脉ET-1较SHR+NS组显著降低,SHR+10 mg/L DRP组与SHR+20 mg/L DRP组之间主动脉ET-1无显著差异。结论静脉应用DRP可改善SHR主动脉重塑,其机制可能与DRP通过增加主动脉内血液剪切应力抑制了ET-1表达有关,减阻剂可能为治疗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重塑提供新的思路。
- 张新禄陈海滨廖伟明刘博梁鸿彬刘雪薇崔凯修建成
- 关键词:减阻剂主动脉重塑内皮素1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基于流形学习的血管内超声图像序列关键帧的提取及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以流形学习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序列的关键帧门控方法,抑制IVUS序列纵切方向上的运动伪影。方法应用流形学习方法中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将高维IVUS图像序列降到低维流形中,利用低维特征向量,构建一个距离函数来反映心脏运动规律,将IVUS图像分为心脏舒张末期和非心脏舒张末期两类,从而提取关键帧,组成门控序列。结果临床采集13组IVUS序列(图像915±142帧,血管长度15.24±2.37 mm),计算门控前后图像序列的血管容积、管腔容积和平均斑块负荷。统计实验结果,表明门控序列血管容积、管腔容积显著小于原始序列,门控前后序列的平均斑块负荷差异性不显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血管面积方差和管腔面积的方差显著小于原始序列,表明门控序列较原始序列稳定。在IVUS图像序列的纵切图像上,门控序列减少了锯齿形状的运动伪影,与原始序列形状一致,且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并将本文方法与已有的提取门控序列方法进行对比。结论本文方法算法简单稳定,抑制了IVUS图像序列的纵向运动伪影。
- 毛海群杨丰林慕丹黄铮崔凯王欣昕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成像门控关键帧流形学习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09-05~2009-1247例1周内同时做DSCT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CAG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DSCT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47例中,DSCT显示的冠状动脉节段共有631个,其中595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显示良好可以进行评估。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79.7%(126/158),特异度为96.3%(421/437),阳性预测值为88.7%(126/142),阴性预测值为92.9%(421/453),正确率为91.9%(547/595),DSCT与CAG检查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0.668)。DSCT对冠状动脉钙化、小分支病变诊断准确性欠佳。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准确诊断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可作为临床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CAG术前筛查及支架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 张刚成官迅刘婷张静侯玉清郑华崔凯
-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