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新型能源体系下提升电力新质生产力的体制突破与运营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新型能源体系下各类型角色的主体即源网荷储的数量会大量增加,主体之间需要协同运行来实现电量平衡、电力平衡。电量平衡是一段时间内的总发电量等于总用电量与损失电量之和,与负荷随时间的变化无关;电力平衡是发电出力等于用电负荷与线损负荷之和,与负荷随时间的变化紧密相关,即当负荷发生变化时,发电出力可以及时地实现新的平衡状态。新能源发电可控性低,几乎不可能及时跟上负荷变化,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渗透后,导致电力平衡与电量平衡难以实现,需要通过“源网荷储互补”进行解决。“源网荷储互补”需要打破源、网、荷、储各自的体制,不论供给侧的光伏发电、小风电、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机组、电采暖、电制气、生物质制热锅炉、电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余热余压回收等,还是消费侧的用电、用气、蓄冷蓄热储电储气、用冷热(供暖、蒸汽、热水等)、电动汽车充电等,需要突破能源各自的原有体制壁垒,打破原有的各自独立的规划运营方式与调度方式,统筹规划统一运行;促进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形成集中供能和分布供能相融合的多能互补系统。针对城市、城镇、工业园区、机场、火车站、商业综合体等,通过政策、体制、机制、技术的多重驱动,催生电力产业新业态、消费新模式,释放新动能,提升新质生产力。
- 赵洱岽谭青博张阿敏谭忠富宗海静
- 中国电力企业对低碳经济的适应性研究
-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不仅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在低碳经济...
- 宗海静
- 关键词:低碳经济适应性结构方程模型
- 文献传递
- 关于HRM体系设计的理解与思考
- 2013年
- 人的管理问题是最为复杂也是最讲究艺术性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HRM)需要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地构建,建设一个适合公司实际情况的HRM体系对其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人才的供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会用"5W"法思考人事构建问题。
- 宗海静
-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