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5篇软组织
  • 5篇皮瓣
  • 5篇骨折
  • 4篇动脉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缺损
  • 4篇人工血管
  • 4篇组织缺损
  • 3篇血管损伤
  • 3篇石墨
  • 3篇石墨烯
  • 3篇手术
  • 3篇肘关节
  • 3篇外科
  • 3篇下肢
  • 3篇下肢开放性骨...
  • 3篇理疗
  • 3篇开放性骨折
  • 2篇动脉穿支

机构

  • 2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22篇宋家林
  • 12篇范存义
  • 9篇郑宪友
  • 7篇柴益民
  • 4篇王旭
  • 4篇张长青
  • 4篇陆叶
  • 1篇刘珅
  • 1篇刘生和
  • 1篇陈云丰
  • 1篇魏小康
  • 1篇阮洪江
  • 1篇曾炳芳

传媒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肢体创伤的固定策略:文献回顾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经验
鲍丙波宋家林魏海峰柴益民张长青曾炳芳郑宪友
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包括:高弹护肘本体,包括表层、中层和里层;里层与皮肤接触;可伸缩发热模块,设置于中层内,用以对肘部进行加热理疗;温度控制模块,设置于中层内,用以控制可伸缩发热模块在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内对...
范存义钱运严至文宋家林王美丽
文献传递
伴血管损伤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固定方法的选择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伴血管损伤的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伴血管损伤的下肢严重开放性骨折97例,其中股骨远端骨折及股骨髁部骨折38例,胫骨平台骨折59例;股动脉损伤53例,腘动脉损伤44例。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1~23h,平均(3.6±1.2)h。患者均Ⅰ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按照Ⅱ期内固定更换与否,分为两组,即A组,Ⅱ期更换为内固定,56例;B组未更换内固定,41例。术后随访评价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Evanich膝关节评分系统(改良HSS)标准评定,分为优、良、中、差四级。结果平均随访(12.5±3.5)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4%)明显低于B组(29.3%)(P<0.05)。关节功能评分中,A组优良率为91.1%,B组优良率为82.9%,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伴血管损伤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可Ⅱ期更换为内固定治疗,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家林郑宪友陆叶柴益民
关键词:下肢骨折血管损伤固定术
一种人工血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血管,所述人工血管为中空柱体结构,由外层和内层组成,所述人工血管的外径为0.4‑2mm,所述人工血管的总壁厚为0.2‑0.3mm,所述人工血管的长度为2‑5cm。本实用新型的人工血管,两端管径差异化...
范存义钱运宋家林王旭严至文
人工血管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血管,包括压电管和支撑管,压电管具有血流通道,压电管能够在血流通道内的血流压力下发生周期性的机械运动以产生电流,支撑管设在压电管的外侧。本申请中压电管受到血流压力而激发自身的压电效应,从而释放电信号,...
范存义钱运王旭宋家林严至文
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理疗护肘,包括:高弹护肘本体,包括表层、中层和里层;里层与皮肤接触;可伸缩发热模块,设置于中层内,用以对肘部进行加热理疗;温度控制模块,设置于中层内,用以控制可伸缩发热模块在一预设的温度区间内对肘部...
范存义钱运严至文宋家林王美丽
文献传递
导电高分子纳米神经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高分子纳米神经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PLA溶解于氯仿中,得到第一溶液;步骤(2):将Ppy溶解于十二烷基硫酸钠、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得到第二溶液;步骤(3):将所述的...
范存义宋家林刘珅
文献传递
第二掌背动脉皮瓣接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第2掌背动脉筋膜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接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8例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18~52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机器伤2例,挤压伤3例,切割伤3例。近节背侧缺损2例,末节背侧缺损1例,末节远端毁损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7 cm×1.4 cm~3.0 cm×2.5 cm。受伤至皮瓣修复时间为7~21 d,平均14 d。首先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示指近节背侧)修复拇指缺损,然后采用第2掌背动脉筋膜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手背部近端偏桡侧)修复示指背侧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例患者术后48 h内皮瓣出现血管危象,1例因缝合张力过大出现皮瓣臃肿、淤青,经对症治疗后皮瓣均成活;1例术后皮瓣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后切口愈合;余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1例患者出现轻度瘢痕;其余患者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异,肌腱无粘连,对示指功能干扰小,皮瓣供、受区无明显疼痛及功能障碍。末次随访时,拇指掌指关节伸屈活动度为0°~55°,指间关节为0°~75°;示指掌指关节伸屈活动度为0°~82°,近指间关节为0°~90°,远指间关节为0°~65°。结论 应用第2掌背动脉筋膜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接力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其血运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无需取皮、植皮,对示指功能干扰小,创面修复效果满意。
魏振强赵燚魏海峰刘生和宋家林陈元元阮洪江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拇指掌背动脉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术中TAT脱敏注射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被引量:1
2012年
本院急诊收治1例断指再植术中因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经抢救和治疗痊愈出院,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陆叶魏海峰郑宪友宋家林陈云丰柴益民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TAT脱敏注射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断指再植术休克患者
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尺骨鹰嘴术后肘关节僵硬发生情况及特点
目的 探讨使用张力带及钢板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案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发生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手术病例198例。按照内固定方案,分A、B两组,其中A组79例,...
宋家林范存义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肘关节僵硬手术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