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义
- 作品数:110 被引量:51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附3例报告)被引量:10
- 2003年
- 包颜明张龙江普萍宋光义杨亚英王克超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诊断图像后处理无创性检查
- 高氨血症与急性肝性脑病被引量:3
- 2005年
- 廖承德韩丹宋光义
- 关键词:高氨血症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精神症状肝性昏迷致死原因颅内压
- 多层螺旋CT腹腔动脉血管成像初探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腹腔动脉的能力。方法 37例病人行腹腔动脉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平扫后行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 ,动脉期参数为层厚 3.2mm ,重建间隔 1.6mm ,螺距 1.2 5 ,延迟时间 2 5s ,对比剂量 70~ 90ml,动脉期数据传入工作站行最大密度投影法和容积显示法重建。结果 34例常见型腹腔动脉 ;1例肝固有动脉缺如 ,2例富血供肝细胞癌 ,其中 1例肝左叶癌见肝左动脉供血 ,1例肝右叶癌见肝右动脉供血 ,供血动脉增粗毛糙。所有腹腔动脉的CT血管造影显示情况为脾动脉 10 0 % ( 37/37) ,肝总动脉 10 0 % ( 37/37) ,肝固有动脉 10 0 % ( 36/36) ,肝右动脉 90 % ( 31/37) ,肝左动脉 89% ( 30 /37) ,胃左动脉 60 % ( 2 0 /37) ,胃十二指肠动脉 90 % ( 31/37)。最大密度投影法和容积显示法的显示能力相当 ,t=1.441,P =0 .2 0 0 (配对t检验 )。结论 腹腔动脉的CT血管造影是可行的 。
- 张龙江包颜明杨彦荣宋光义沈进杨亚英王克超王筱莉陆琳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腹腔动脉血管成像肝癌
- 中耳癌的CT表现(附6例报道)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中耳癌的CT表现和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中耳癌患者术前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耳癌的CT特征:①表现为以中、下鼓室为中心的软组织密度灶,密度均匀,CT值50HU左右,外耳道及咽鼓管早期受累;②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形态不规则,边缘无骨硬化表现,外耳道后壁破坏较前壁严重;③病灶侵入颞叶,形成肿块,灶周脑水肿不明显;④增强扫描见病灶有中度强化。结论:CT能确定中耳癌的存在及精确显示肿瘤累及范围。
- 宋光义刘俊华韩丹
- 关键词:耳肿瘤中耳
- 孤立性肺结节的CT动态增强被引量:1
- 2004年
- 韩丹何茜宋光义
- 关键词:肺结节
-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仿真内窥镜在中央型肺癌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48例中央型肺癌行MSCT薄层扫描后进行VE成像,其中23例与纤维支气管镜(fi-brobronchoscope,FBS)检查对照.结果: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copy,VE)下表现为支气管管腔闭塞33例,支气管凸凹不平,偏心狭窄15例,23例VE与FBS对照符合率达93.3%.结论:MSCT VE可很好的辅助判断中央型肺癌的支气管狭窄部位和程度.
- 杨亚英宋光义施云飞
-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仿真内镜
- MPR、SSD与VE混合重建图像对慢性中耳炎锤、砧骨破坏评估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优化出颞骨高分辨率CT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OM)锤、砧骨破坏部位显示的最佳重建及重建组合方法。方法对63例(66耳)COM患者进行颞骨HRCT扫描,分析锤、砧骨七部位(锤骨柄、头、颈、外侧突及砧骨长脚、短脚、体)轴位、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与CT仿真内镜显示(VE)混合重建图像,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分别将上述观察方法与手术标本及病理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在对锤、砧骨七部位的显示中,轴位图像不能对其准确显示(P<0.001);MPR重组图像及SSD与VE混合重建图像能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锤、砧骨破坏消失情况(P均>0.05),MPR重组图像较轴位图像更能反应锤砧骨各部位破坏情况(P均<0.05);MPR重组图像与SSD与VE混合重建图像结合观察锤、砧骨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锤砧骨破坏程度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P<0.005);COM类型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P<0.005);胆脂瘤型中耳炎发生部位不同(上鼓室、中鼓室),对锤、砧骨破坏的部位及程度不同(破坏P<0.05,消失P<0.05)。结论MPR重组、SSD+VE混合重建均能较准确对锤砧骨评估,两种方法结合可降低对锤砧骨破坏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 吴莉韩丹宋光义
- 关键词:多平面重组
- 脑脊液鼻漏的CT扫描技术
- 1999年
- 本文分析了14例脑脊液鼻漏患者CT扫描的结果,比较了横断,俯卧冠状扫描和脑池造影扫描对脑脊液鼻漏诊断的价值,充分肯定了高分辨力CT冠状扫描是显示漏孔最有效和简便的方法,同时认为横断扫描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应作为基础扫描,而脑池造影CT扫描准确性最高,应在冠状平扫后选用。
- 韩丹宋光义
-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冠状扫描脑池造影CT
-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多层CT血管造影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双期CT血管造影表现及后处理技术。方法 所有 42例于MX80 0 0 4层螺旋CT机上进行增强扫描 ,有效层厚 3 .2mm ,重建间隔 1.6mm ,对比剂用量 1.5ml/kg体重 ,注射速率 3ml/s ,延迟时间分别为 2 5s、5 0~ 5 5s。进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多平面重组 (MPR)、容积再现 (VR)处理。结果 动脉期显示肿瘤染色者 18例 ,肿瘤血管 2 3例。 12例进行了DSA检查 ,MSCT所显示的肿瘤染色、肿瘤血管及供血动脉的来源与分布与DSA检查一致。门静脉期 ,检出门静脉瘤栓 12例 ,门静脉闭塞 14例 ,动 静脉分流 8例。MIP、MPR及VR有利于检出肝癌的肿瘤染色、肿瘤血管、供血动脉、门静脉闭塞及动 静脉分流。结论 MSCT肝脏双期血管造影可以提供有关肝癌本身、供血动脉及门静脉改变的信息。
- 张龙江马宁宋光义祁吉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肝细胞癌
- 纵隔多发髓脂肪瘤一例被引量:3
- 2007年
- 患者 女.5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呛咳伴右侧胸闷2个月余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8×10^12/L,白细胞7.8×10^9/L,血色素140g/L,凝血酶原时间10.06s。
- 胡茂清杨亚英何波宋光义
- 关键词:髓脂肪瘤多发纵隔凝血酶原时间浅表淋巴结阵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