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亚丽

作品数:47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污染
  • 10篇臭氧
  • 8篇水处理
  • 7篇滤膜
  • 7篇废水
  • 6篇饮用水
  • 6篇生物炭
  • 6篇微滤膜
  • 5篇综合利用
  • 5篇微污染
  • 5篇污染物
  • 5篇污水
  • 5篇降解
  • 5篇废弃物
  • 5篇废弃物综合利...
  • 5篇催化
  • 4篇饮用水处理
  • 4篇有机物
  • 4篇预氧化
  • 4篇通量

机构

  • 4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5篇浙江工业大学
  • 13篇同济大学
  • 8篇厦门理工学院
  • 4篇东丽纤维研究...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市水业集...

作者

  • 45篇宋亚丽
  • 14篇马晓雁
  • 12篇方程冉
  • 12篇薛向东
  • 11篇朱文芳
  • 10篇高乃云
  • 9篇董秉直
  • 6篇汪华
  • 5篇李青松
  • 5篇单胜道
  • 5篇王小华
  • 5篇庄海峰
  • 4篇谢作甫
  • 3篇洪孝挺
  • 3篇胡红梅
  • 3篇唐凯
  • 3篇陈勇民
  • 2篇袁小利
  • 2篇邓靖
  • 1篇杨玉龙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给水排水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城市公用事业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质谱学报
  • 1篇科技风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工程科学与技...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臭氧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农业废弃物秸秆为原料制备臭氧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属于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水处理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农业废弃物秸秆通过清洗、干燥、粉碎、活化剂和过渡金属的盐溶液浸渍、微波活化、酸洗及筛分等步骤...
庄海峰洪孝挺宋亚丽单胜道方程冉薛向东
文献传递
水处理中臭氧降低膜污染的研究进展
2006年
介绍了臭氧在降低膜污染方面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臭氧用于膜的反冲洗;二是臭氧与膜的联用技术。阐明了臭氧在降低膜污染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臭氧降低膜污染的机理主要是臭氧对造成膜污染的有机物质的降解作用。同时介绍了耐臭氧膜的开发应用情况。
宋亚丽高乃云董秉直
关键词:臭氧膜污染
水中新型有机污染糖精的氧化降解及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糖精(Saccharin,SAC)是一种最早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和饲料中的人工甜味剂,几乎不为人体和生物吸收,经排放进入水环境中,因检出频率及浓度高,衰减慢且存在毒性风险等被认定为环境新型有机污染物。本文对比了饮用水的多种预氧化工艺对水中SAC的降解效果,对UV/H_(2)O_(2)联用工艺降解SAC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同时,考察了氧化剂量、初始SAC浓度和水中常见共存阴离子(Cl^(-)、CO、NO^(-)、SO)等因素对氧化体系降解SAC的影响。结果表明:1)氯化、单独的UV或H_(2)O_(2)对SAC去除能力低,分别为21.17%、9.74%和7.69%。臭氧和UV/H_(2)O_(2)联用两种氧化工艺对SAC的去除效果良好,氧化接触时间30 min后降解率均高于85%,UV/H_(2)O_(2)联用的降解和矿化速率更快。连续臭氧维持7.10 mg/min通量60 min可降解99%以上的SAC,与20.4 mg/L H_(2)O_(2)在1.46 mW/cm2 UV光强辐照60 min的效果相当。2)在对UV/H_(2)O_(2)联用工艺的影响因素考察中发现,H_(2)O_(2)投加量的增加会加快SAC的降解速率,但高浓度H_(2)O_(2)会抑制降解作用;UV光强的增加可促进降解反应,SAC初始浓度的增加会降低降解速率;酸性及较高温度对反应有促进作用。对糖精进行降解,UV/H_(2)O_(2)体系的最佳氧化条件为20.4 mg/L H_(2)O_(2),1.46 mW/cm2辐照量,酸性条件(pH值3),水温30℃。水中常见离子对UV/H_(2)O_(2)降解SAC存在抑制作用,强弱次序依次为NO_(3)^(-)>SO_(4)^(2-)>CO_(3)^(2-)>Cl^(-)。3)UV/H_(2)O_(2)降解SAC主要通过羟基自由基(·OH)反应,降解途径可能为苯环被自由基羟基化,C-N键断裂。臭氧对SAC的降解效率较高,但氧化剂投加量较大,UV/H_(2)O_(2)联用可更高效地降解SAC,但能耗较高。因此仍需探索低碳、高效去除水源水中SAC等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工艺。
项硕金雨鸿李青松宋亚丽宋亚丽马晓雁
关键词:糖精饮用水处理氧化降解水质安全
典型饮水系统中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的调查被引量:5
2019年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实现水环境中微量三氯蔗糖的准确检测,以浙江省2座城市为主要调查对象,获取自生活污水厂、水源、饮用水处理工艺至终端供水管网用水全循环过程中三氯蔗糖的污染信息;考察饮用水常规及深度处理工艺单元中三氯蔗糖的存在水平及变化规律,评价工艺对三氯蔗糖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三氯蔗糖在制水及供水系统中的检出率为100%,在水源水、经常规处理后的出水、经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后的水中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9.2~2070.1、538.1~856.9、177.7~357.9 ng/L,深度处理工艺控制三氯蔗糖的效果较常规工艺略好,但仍无法实现彻底去除.生活污水中三氯蔗糖的初始质量浓度较水源水中高,为1033.4~2626.3 ng/L,生物处理效果不佳,出水中的质量浓度为917.6~2031.2 ng/L,大部分通过排放进入接纳水体.在持续排放导致入流质量浓度增长指数高于环境降解速率的条件下,三氯蔗糖在水体中可能产生浓度累积效应.
朱世翠陆思嘉宋亚丽朱丽丹张赟马晓雁
关键词: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饮用水系统污染分布
臭氧对超滤膜处理钱塘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钱塘江水经臭氧化后过超滤膜,考察臭氧对超滤膜过滤地表水中有机物的作用,进而考察其对膜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钱塘江水中的有机物以小分子、亲水组分为主;臭氧接触时间为20.0min时,膜出水中DOC和UV254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39.3%、73.1%;随着臭氧接触时间的增加,膜出水DOC中分子量<3ku的有机物所占比例下降,分子量>3ku的有机物所占比例几乎不变或稍有升高,膜出水UV_(254)中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比例变化与DOC相反;总体看来,投加臭氧使膜出水中强疏水组分的比例下降,弱疏水及亲水组分的比例则有增加趋势。臭氧化可有效缓解膜污染,臭氧接触时间为5.0min时膜污染下降率最大,为75.4%。
宋亚丽陈珂波朱文芳马晓雁
关键词:臭氧超滤膜有机物膜通量
老化前后聚苯乙烯微塑料对天然有机物的吸附被引量:5
2023年
随着地表水环境中微塑料的不断检出,微塑料污染受到广泛关注.微塑料是一类比表面积较大的疏水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其势必对地表水中的天然有机物产生影响.此外,暴露于自然环境下的微塑料也会受到紫外辐射或氧化等过程的影响,从而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其对天然有机物的作用.本文开展了聚苯乙烯微塑料(mPS)经紫外和过氧化氢老化前后吸附腐殖酸(HA)和富里酸(FA)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使微塑料的孔隙和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比表面积有大幅提高,但结晶度减小,官能团没有明显变化.疏水性的mPS微塑料对HA的吸附效果好于FA,且老化微塑料对两种有机物的吸附能力皆高于老化前,微塑料的吸附能力与比表面积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吸附试验数据皆较好地拟合了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3)和Freundlich模型(R^(2)>0.91),微塑料对HA和FA的吸附以多层不均匀的物理吸附为主,两者在微塑料上的吸附分别为自发的放热和吸热反应过程.试验微塑料对HA和FA的吸附能力皆随着pH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两种有机物在超纯水和地表水介质中的解吸率具有相似的趋势,即在地表水中的解吸率皆较超纯水中低,且老化微塑料皆获得较低的解吸率.HA和FA在试验微塑料上的吸附主要以疏水作用和n-π、π-π相互作用为主.
宋亚丽宋亚丽朱文芳薛向东朱文芳俞娅薛向东
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的分布特征及微滤膜对其的影响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本试验是在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布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MF)过滤微污染地表水,考察微滤膜对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黄浦江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3~5 k Da和0.2 k Da附近,且疏水性有机物和亲水性有机物所占的比例相当.有机物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冬季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值偏高,而UV254和比紫外吸光度值(SUVA)则在夏季偏高.黄浦江原水经微滤膜过滤后,有机物构成发生明显变化,膜出水中的亲水性有机物的比例增加,而疏水性有机物的比例降低,D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7.73%和15.75%.黄浦江原水及经0.45μm滤膜过滤以去除悬浮物的黄浦江原水分别进行微滤膜过滤,膜比通量的对比发现,在较短时间内两者的膜比通量下降都很明显,而后膜比通量都趋于平缓,变化趋势及结果基本一致,可见,黄浦江水中造成膜通量下降的物质并不是悬浮物,而是溶解性的有机物质.
宋亚丽王奇梁董秉直高乃云马晓雁
关键词:微污染水微滤膜有机物膜通量
聚丙烯微塑料对超滤膜过滤腐殖酸的影响
2024年
随着水环境中微塑料(MPs)的不断检出,以地表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处理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当前,超滤(UF)作为净水厂常规处理的替代工艺获得了广泛应用,MPs的存在势必对超滤过程产生影响,而相关研究则鲜有报道.为深入了解MPs对超滤膜过滤天然有机物的影响,开展了老化前后聚丙烯(PP)MPs对超滤膜过滤腐殖酸(HA)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Ps的存在可提高HA的去除率,且老化MPs可进一步促进HA的去除.MPs可导致超滤膜膜比通量下降,但下降的幅度较小,且老化过程对膜比通量的影响更小.pH值对MPs存在下的膜比通量的影响较无MPs工况小,与Na^(+)相比,Ca^(2+)可导致超滤膜过滤MPs+HA过程的膜比通量下降更多,而MPs对超滤膜过滤HA不同亲疏水组分的膜比通量无明显影响.MPs可导致超滤膜过滤HA的膜污染阻力增加,但其值较单独过滤MPs和HA产生的膜污染阻力之和小很多,MPs与HA在膜表面共存时,MPs可吸附HA并与其在超滤膜表面形成架桥作用,使滤饼层结构松散,进而使膜污染阻力增加不多.
宋亚丽宋亚丽俞娅朱文芳郑磊朱文芳汪华
关键词:膜污染
老化前后微塑料对富里酸的吸附被引量:6
2022年
由于微塑料(MPs)在地表水环境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较强吸附能力,其与地表水中天然有机物间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为深入了解微塑料对天然有机物的影响,开展了老化前后聚酰胺66(PA66)和聚丙烯(PP)两种微塑料吸附富里酸(FA)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化前后的微塑料吸附富里酸的试验数据较好地拟合了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4),吸附平衡在48 h以内达到,且PA66对富里酸的吸附能力要好于PP,老化过程可促进微塑料对富里酸的吸附.吸附等温数据则较好地拟合了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以多层不均匀的物理吸附为主,热力学结果显示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随着pH的增加,老化前后微塑料对富里酸的吸附能力先降低后增加.解吸试验表明富里酸在超纯水中的解吸率皆高于地表水,且老化后的解吸率皆小于老化前.老化过程对微塑料的结构有较大的影响,老化后两种微塑料的比表面积都大幅增加且表面粗糙度增大,但官能团的变化较小.微塑料的比表面积和极性是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老化前后微塑料对富里酸的吸附机制主要是疏水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
宋亚丽宋亚丽郑磊汪华朱文芳
超声及高锰酸钾-超声协同降解水中17β-雌二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运用超声和高锰酸钾-超声(KMnO4-超声)工艺协同降解饮用水中的17β-雌二醇(E2),比较了2种工艺去除E2的效果及高锰酸钾投加量、溶液pH值、水中常见阴阳离子和天然有机物(NOM)等因素对去除E2的影响,并利用叔丁醇验证了E2降解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的作用.结果表明:超声对E2的降解效果不佳,反应60min去除率仅为21.1%,KMnO4-超声可明显提高目标物的去除率至97.8%,KMnO4的协同作用随反应时间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酸碱性对超声和KMnO4-超声降解E2的效果存在影响,且影响规律不同,超声工艺的最佳pH值条件为强碱性,KMnO4-超声则在强酸性条件下具有最优去除效果;NaCl的存在能促进2种工艺对E2的去除效果;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BS)对2种工艺去除E2有促进作用;NOM可促进超声对E2的降解,对KMnO4-超声则有先促进后抑制的效果;叔丁醇对超声和KMnO4-超声均具有抑制作用,说明在超声工艺中·OH对E2的降解具有重要作用.相比较而言,高锰酸钾-超声协同降解E2具有降解效率高、节省处理时间和缩小工艺体积等优点.
唐凯贾佳邓靖宋亚丽李青松
关键词:超声高锰酸钾甾体雌激素17Β-雌二醇饮用水处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