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学锋
- 作品数:46 被引量:41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高性能双组份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和TTT图绘制被引量:47
- 2006年
- 用全动态DSC研究了先进复合材料用高性能双组份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获得了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固化动力学的唯象模型。用恒温DSC和动态DSC结合DiBenedetto方程研究了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固化度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时间t及温度T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DMA研究了树脂恒温下的凝胶过程,给出了凝胶时间tgel和凝胶温度T之间的关系,回归得到凝胶时的固化度为αgel=0.4539,并以此计算出了Tg,gel=70.18℃,为工艺选择提供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了该树脂体系的TTT图,提出了将TTT图用于工艺优化的思路,并做了初步验证。
- 张明安学锋唐邦铭益小苏
- 关键词: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凝胶TTT图
- 纤维增强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间增韧研究进展被引量:60
- 2014年
- 综述了纤维增强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层间增韧的最新研究进展。热固性复合材料由于基体树脂高的交联密度而呈脆性,表现出低的冲击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特征。柔性聚合物层间增韧是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和抗冲击性的有效手段,且不会降低热固性树脂的热性能和高模量。目前有3种层间增韧方法:颗粒增韧、聚合物纤维增韧和薄膜增韧。讨论了3种方法的概念、实施方案、增韧机理及研究成果。最后重点阐述了创新性的复合材料"离位"增韧思想,介绍了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离位"复合材料高性能化技术体系,包括预浸料和液态成型两大复合材料产品系列。
- 董慧民益小苏安学锋张晨乾闫丽邓华
- 关键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间增韧聚合物纤维液态成型预浸料
- 基于水溶性型芯的RTM成型的整体化复合材料翼盒研制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技术完成了复合材料整体翼盒的结构设计及铺层设计,同时采用PAM-RTM软件对复合材料翼盒的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过程进行了树脂流动模拟,确定了底边线注射的最佳注射方式和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了RTM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采用基于水溶性型芯的RTM整体成型技术,制备了整体化的复合材料翼盒,验证了翼盒的RTM整体成型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罗楚养熊峻江益小苏张子龙包建文安学锋王岭
- 关键词:复合材料翼盒
- 稀释剂对苯并嘑嗪/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热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在苯并嘑嗪/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稀释剂,利用DSC研究其固化反应行为,流变仪研究改性树脂体系的黏度,用凝胶盘法研究改性树脂的凝胶时间,采用DMA和TGA研究了改性树脂体系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苯并嘑...
- 刘青曼刘刚李艳亮安学锋益小苏
- 聚芳醚酮增韧环氧体系相结构的冲击韧性及模拟计算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SEM观察了热塑性聚芳醚酮(PAEK)共混增韧环氧树脂的浇注体脆断断口相形貌,统计分析了浇注体断口粒子相尺寸与PAEK含量间的关系,测试了浇铸体的冲击韧性(ak)。结果表明:随着PAEK的质量分数从23.1%增加到33.3%,热固性颗粒的粒径由1.59μm减小到0.99μm;树脂浇铸体的ak值在PAEK的质量分数为28.6%时增加到28.06 kJ/m2,然后再减小。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重构了该体系的三维相结构,预测了树脂体系的冲击强度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相符性较好。
- 张明李旭东安学锋益小苏
- 关键词:增韧相结构
- 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不同用量纳米Al2O3粒子改性的环氧树脂基体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根据DSC实验的结果采用Kissinger和Crane方法计算得到不同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并研究了固化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加入使固化的起始温度与终止温度降低,并缩短了固化时间。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改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放热峰的峰值温度逐渐降低,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降低,但反应频率因子及反应级数基本不变。
- 张代军刘刚张晖张辉安学锋张忠益小苏
- 关键词: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
- 聚芳醚酮改性苯并恶嗪树脂相结构与冲击性能研究
- 2012年
- 以热塑性聚芳醚酮(PAEK)改性的热固性苯并恶嗪树脂为对象,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树脂体系分相后的相结构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用动态机械热分析仪和动态数字化冲击仪测试了改性树脂浇铸体的耐热性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加入PAEK后体系发生了旋节线相分离而形成双连续相结构,富苯并恶嗪的自相似特征步长由PAEK用量为5份时的0.49μm降低到35份时的0.22μm;因高PAEK含量的改性体系形成了细小的相结构(小于0.5μm),使得位错绕过而可能无法形成较强的"钉扎"效应,导致树脂体系的韧性提高幅度较小;但PAEK与苯并恶嗪的相容性较好,改性苯并恶嗪树脂体系并未因PAEK的加入而降低耐热性。
- 张明刘立朋安学锋益小苏
- 关键词:苯并恶嗪聚芳醚酮相结构冲击韧性
- 改性聚芳醚酮增韧环氧树脂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以改性聚芳醚酮(PAEK)为增韧剂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和冲击强度测试研究了PEAK用量对PAEK/EPOXY浇注体冲击性能的影响及其增韧机理。结果表明,纯环氧和质量分数分别为5%、15%、25%、35%和50%的6种共混浇铸体的冲击强度分别为1.92 MPa、2.97 MPa、3.06 MPa、4.63MPa、4.69 MPa以及5.36 MPa,体系的冲击强度随PAEK含量增加而提高。随PAEK用量增加,PAEK/EPOXY共混体系主体呈现为海岛-双连续相-相反转逐步过渡微观结构,这影响了共混树脂体系的冲击裂纹扩展模式,从而使得冲击性能上升。
- 刘立朋安学锋张明益小苏陈蔚叶宏军
- 关键词:聚芳醚酮环氧树脂增韧相结构
- 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航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发进展被引量:34
- 2016年
- 归纳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在航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研制出超薄热塑性无纺织物层间增韧技术以实现提高复合材料的CAI性能。设计出的多夹层结构具有多层吸收拓展频带的作用,使多夹层隐身复合材料的吸收频宽达1~18GHz。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耐高温复合材料技术得到发展,并形成预浸料-热压灌成型、液态成型和自动化制造技术体系。发展复合材料固化、树脂流动、固化变形等模拟优化技术,并建立复合材料数据库技术。建立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可在支撑航空装备研制,在航空复合材料创新引领、体系主导、基础支撑和保障应用方面发挥作用。
- 李斌太邢丽英包建文安学锋张洋石峰晖李雪芹焦健陈祥宝
- 关键词:微波吸收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航空复合材料
- 航空级复合材料层板的定域相变控制与增韧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航空飞行器要求损伤容限设计,因此要求其复合材料具有高的韧性。与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整体增韧树脂基体或插层改性所进行的研究不同,主要介绍了在"离位"增韧的概念下,以时间-温度-转变(Time-Temperature-Transition,TTT)图为手段开展的复合材料层板层间定域相结构控制和增韧研究进展,给出了典型"离位"增韧复合材料的层板的层间相结构和韧性性能,证明了"离位"增韧可普适地将各种树脂基体的航空级复合材料层板层间定域的相形貌调控为相反转、双连续的相结构,从而达到大幅提高复合材料韧性的目的。
- 张明安学锋刘立朋益小苏
-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压板层间增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