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祥海

作品数:67 被引量:246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秸秆
  • 14篇土壤
  • 10篇秸秆还田
  • 10篇还田
  • 8篇玉米
  • 8篇寒地
  • 6篇草甸土
  • 5篇性状
  • 5篇栽培
  • 5篇水稻
  • 4篇稻田
  • 4篇养分
  • 4篇食用
  • 4篇食用菌
  • 4篇菌渣
  • 4篇耕作
  • 3篇氮肥
  • 3篇氮素
  • 3篇玉米秸
  • 3篇玉米秸秆

机构

  • 66篇黑龙江省农业...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绥滨农场
  • 2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省林业...
  • 1篇燕山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经...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67篇孟祥海
  • 29篇王佰成
  • 19篇李玉梅
  • 17篇胡颖慧
  • 16篇时新瑞
  • 15篇邵广忠
  • 15篇张星哲
  • 14篇王延锋
  • 14篇王金贺
  • 13篇孙殷会
  • 13篇张庆娜
  • 13篇王根林
  • 11篇赵鹤
  • 9篇徐德海
  • 9篇刘畅
  • 9篇王立柱
  • 9篇史磊
  • 8篇刘春光
  • 8篇董雪梅
  • 7篇孙国宏

传媒

  • 14篇黑龙江农业科...
  • 8篇中国林副特产
  • 3篇大豆科学
  • 3篇中国种业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食药用菌
  • 1篇土壤与作物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中南农业科技

年份

  • 13篇2024
  • 9篇2023
  • 2篇2022
  • 14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9
2021年
为阐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玉米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下三个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频繁的翻耕加速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使有机碳含量下降;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增加,秸秆翻耕还田促进了中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秸秆连续翻耕还田提高了中层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秸秆浅翻还田对表层和中层低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显著高于深翻还田与覆盖还田,但短期内秸秆连续浅翻还田与深翻还田对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差异不大。研究表明,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对耕作深度的响应更加敏感,而秸秆还田主要使低活性有机碳增加,这也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李玉梅王根林孟祥海胡颖慧王伟李建英张冬梅
关键词: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秸秆还田耕作
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模式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研究寒地水稻直播的高产栽培模式,选用龙粳31和牡丹江28为试验品种,采用撒播和条穴播两种播种方式,分别以芽种子量100kg/hm2、125kg/hm2、150kg/hm2为3种播种量进行直播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播种方式对产量的作用都极显著,播种量对产量的作用显著,播种方式×播种量互作对产量的作用显著,品种×播种方式互作对产量的作用显著。试验中龙粳31×撒播×播种量150kg/hm2模式产量最高,综合考虑寒地的生态特点,认为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模式是当地主栽的中等分蘖型水稻品种×撒播×播种量150kg/hm2。
姜龙曲金玲孙国宏白艳凤孟祥海
关键词:播种方式播种量
一种玉米栽培用自动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玉米栽培用自动施肥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方安装有拉杆,拉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把手的外表壁安装有控制器,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肥料箱,肥料箱的上方安装有电机,电机与肥料箱通过螺丝固定连...
邵广忠孙殷会张庆娜王佰成孟祥海赵鹤董雪梅程娟胡颖慧
文献传递
20个松杉灵芝菌株寒地栽培适应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筛选出适宜寒地人工栽培的松杉灵芝优良菌株,以不同来源的20个松杉灵芝菌株为材料,通过拮抗反应将其分为12组,观察(测)比较其菌丝形态、生长速度、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结果:以菌株‘G17’‘G36’‘G40’的综合性状较好,其菌丝生长速度快,抗杂性较强,产量高,产品商品性较好,适合在生产中大面积栽培应用。
王金贺王延锋史磊孟祥海潘春磊刘姿彤盛春鸽于海洋
关键词:松杉灵芝菌株农艺性状
一种无害化菌渣及轻简式无害化处理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害化菌渣及轻简式无害化处理方法和应用,包括将食用菌菌袋进行去袋,得到菌渣;将菌渣进行揉丝处理,随后,在菌渣揉丝表面接种复合微生物进行堆肥发酵;再进行挤压造粒,得到菌渣颗粒,再在菌渣颗粒表面喷施复合功能菌...
孟祥海王佰成于文全王延锋时新瑞王立柱邵广忠孙殷会张庆娜程娟李玉梅王根林王金贺史磊赵鹤徐峰刘文忠刘畅张帅
文献传递
控灌施肥对寒地粳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4年
以黑龙江省主栽粳稻品种绥粳18为试验材料,通过精确控灌,明确了寒地粳稻不同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1(7.5×10^(3) m^(3)/hm^(2))和W2(6.0×10^(3) m^(3)/hm^(2))2种灌溉方式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比例对水稻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重、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不同。当氮肥施用量为140 kg/hm^(2),基、蘖、穗、粒肥施用比例为4:3:2:1时,水稻最终干物质重最大且产量最高,W1和W2灌溉方式下产量分别为9675.9和9722.2 kg/hm^(2),食味评分分别达到了83和85。本研究表明,在节水灌溉模式(6.0×10^(3) m^(3)/hm^(2))下,调控氮肥施用总量及施用比例,是使水稻获得高产和有效改善稻米品质的有效措施,同时应充分考虑施氮量和施肥比例对水稻产量以及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水稻品质存在的互作效应。
李洪亮孙玉友魏才强刘丹解忠程杜娟曲金玲宋泽孟祥海赵云彤时新瑞
关键词:控灌氮肥粳稻
一株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K24及其应用
一株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K24及其应用,它涉及一株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高效降解菌K24及其应用。它为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K24,于2014年12月12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王延锋柴永山董清山史磊董雪梅王金贺刘姿彤倪淑君黄文潘春磊盛春鸽张鹏于海洋孙靖轩刘莹张海峰赵鹤冯锡君王佰成孟祥海
文献传递
北方寒地水稻直播操作规程被引量:2
2016年
介绍了北方寒地水稻直播中的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方式和播种量的选择、水肥管理、倒伏控制、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为直播稻生产者提供参考,为粮食安全生产服务。
姜龙曲金玲孙国宏白艳凤孟祥海
关键词:北方寒地水稻直播
不同处理方式食用菌菌渣微生物多样性鉴定及其环境因子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为明确不同状态菌渣化学特性与生物学特性,利用宏基因组16S rDNA测序技术,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费舍尔精确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热图,对废弃菌渣、堆肥后菌渣及轻简化处理菌渣3种不同处理状态的菌渣开展微生物多样性、养分特性研究及其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废弃菌渣(M1)、堆肥后菌渣(M2)及轻简化处理菌渣(M3)的微生物多样性丰度存在较大差异,3种物料微生物属水平上物种相对丰度达到了差异显著性水平(P<0.001),其中以M3的微生物(细菌、真菌)丰度最高,表现为M1
孟祥海王佰成张星哲王延锋李玉梅任萍王伟李洪亮刘畅
关键词:食用菌微生物多样性
一种农田改良施肥机
一种农田改良施肥机,包括机箱(110),所述机箱(110)中间连接下肥装置(300),机箱(110)下部连接匀肥装置(200),机箱(110)下部连接具有一组抛肥盘(520)的抛肥装置(500);所述机箱(110)下部四...
张星哲孟祥海王佰成杨冰刘春光时新瑞王文慧赵鹤徐德海张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