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世勇

作品数:19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植物
  • 3篇东江干流
  • 3篇物种
  • 3篇繁缕属
  • 3篇干流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入侵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实验
  • 2篇石竹科
  • 2篇实验室
  • 2篇微形态
  • 2篇微形态特征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教育
  • 2篇聚类分析
  • 2篇花粉
  • 2篇教学
  • 2篇河岸带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丽水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北京出入境检...
  • 1篇上海辰山植物...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9篇孟世勇
  • 9篇刘全儒
  • 4篇王菁兰
  • 3篇赵鸣飞
  • 3篇陈旭波
  • 3篇康慕谊
  • 2篇江源
  • 2篇于明
  • 1篇陈文俐
  • 1篇马金双
  • 1篇姜乐源
  • 1篇王焕冲
  • 1篇王青松
  • 1篇许为斌
  • 1篇邢开雄
  • 1篇付岚
  • 1篇刘演
  • 1篇贺新强
  • 1篇龚玲
  • 1篇毕群

传媒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植物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杂草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植物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5
2013年
基于2010年1月对东江干流水体51个点进行的浮游植物及其群落结构调查,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和密度状况,分析了河流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并据此评价了东江干流水体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该干流水体中物种丰富度中等,个体分布较均匀,共有浮游植物7门83种(包括2变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达38种,占所有物种数的45.78%,其细胞生物量占总浮游植物的53.99%;主要优势种为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菱形藻(Nitzschia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浮游植物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其中下游显著大于上、中游,且主要密集于下游的东莞市和惠州市江段水体;东江干流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为一致,上游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结构稳定性较下游略高;以多样性指数为指标对水体作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采样点位水体营养化程度不高,水质总体良好。
王珊于明刘全儒周云龙江源付岚孟世勇
关键词: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物种组成
植物花粉与雌蕊结合方式的扫描电镜观察
2025年
近年来,对于被子植物花粉、柱头演化趋势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花粉与柱头在生殖过程中是否存在特定的结合方式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忍冬科、柳叶菜科和蔷薇科等12科共21种被子植物花粉与雌蕊的结合方式。根据观察的结果,本研究将花粉与雌蕊结合方式归为嵌入式、开口式、覆盖式和攀附式,并进一步提出了这些结合方式的分类标准。这些结合方式在科内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特异性,按照演化顺序排序为覆盖式、攀附式、嵌入式、开口式。本研究加深了对被子植物生殖过程的理解,为植物生殖生物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考。
贾维宸王宇董鹏媛董春霞龙玉刘轶群孟世勇
关键词:花粉雌蕊扫描电子显微镜花粉管超微结构
东江干流河岸带植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8
2013年
以东江干流河岸带为案例研究区,借助回归分析和冗余分析(RDA),从不同尺度探讨了研究区内河岸带植物群落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Patrick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等指示群落α多样性的指数沿东江干流河岸带的变化情况相似,从下游至上游总体上均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其中除Pielou指数外,另三种指数的回归拟合均达显著水平(P<0.05);②以Bray-Curtis指数表示的群落β多样性在上、中、下游不同样地间群落相似性整体较低(均值仅0.17),经广义可加模型(GAM)拟合后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中β多样性相对高值点出现于中、下游区域;③相邻样地间Bray-Curtis指数显示该干流的群落β多样性具较强波动性;④经RDA排序揭示的群落分异主要影响因素,首推纬度与海拔的叠加效应,表征为群落样地沿第一轴从左到右按下、中、上游顺序清晰排布;⑤下游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外来物种入侵程度较高,中游次之,上游情况与下游相反;⑥东江干流的物种多样性与入侵植物对群落的侵入程度,以及与土壤总磷、总氮、pH值、有机质等营养要素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又以土壤总磷的影响最为突出。
赵鸣飞康慕谊刘全儒邢开雄王菁兰孟世勇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入侵植物东江干流河岸带
中国卫矛科沟瓣属(Glyptopetalum Thw.)的分类学研究
沟瓣属是卫矛科中研究资料相对缺乏的一个类群,存在的分类学问题较多。本文在文献、标本考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居群观察,结合叶表皮、花粉、种皮和假种皮的微形态特征的研究,对沟瓣属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澄清了一些错误...
孟世勇
关键词:卫矛科分类学微形态特征
东亚小金发藓和小立碗藓水分传导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东亚小金发藓和小立碗藓水分传导组织的结构特点,并利用染料指示测定的方法测量了这两种藓类植物传导组织的水分传导速度。实验结果表明:(1)东亚小金发藓茎中水分传导组织细胞分化明显,传水细胞具有加厚的细胞壁,且细胞壁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倾斜的端壁表面光滑、无穿孔。(2)小立碗藓茎中央的传导组织不发达;传导组织细胞腔较小,含叶绿体,细胞壁薄,端壁上有由胞间连丝穿过形成的穿孔。(3)东亚小金发藓茎传导组织的水分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小立碗藓,是小立碗藓的22倍;东亚小金发藓传导水分的方式为内导水型,而小立碗藓为外导水型。
姜乐源林薇孟世勇张学杰贺新强
关键词:小立碗藓
广西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小志
2023年
该文基于文献考证、馆藏标本鉴定及野外调查,对广西景天属(Sedum L.)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概述,确定目前分布有17种,其中有6个新记录种。该文概述了广西景天属植物物种多样性,订正了藓状景天(S.polytrichoides Hemsl.),简述了6个新记录种,即钝萼景天(S.leblancae Hamet.)、黎平景天(S.lipingense R.B.Zhang,D.Tan&R.X.Wei)、龙泉景天(S.lungtsuanense S.H.Fu)、圆叶景天(S.makinoi Maxim.)、细小景天(S.subtile Miq.)、土佐景天(S.tosaense Makino),并提供其形态特征集要与彩色照片。该文还对广西景天属植物的多样性以及资源潜在利用价值等进行了讨论,并附有分种检索表和各个分类群在广西的分布情况,为该属后续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本底资料。
邹春玉孟世勇许为斌刘演
关键词:景天科景天属物种多样性
东江干流河岸带植物群落类型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对东江干流河滨带植物群落类型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其空间分异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野外调查所获90个样地数据资料,结合应用了TWINSPAN、DCA、CCA等数量分析方法。调查中共发现样内植物56科187属271种;TWINSPAN分类将该90个样地归并划分为15个群丛;DCA排序的第一轴的累积变异量为9.3%,前两轴的累积变异量为15.8%;CCA排序前两轴对物种-环境关系的解释量为62.6%;DCA、CCA排序分析揭示了群落在上、中、下游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群落的分布格局与温度、人类干扰强度、土壤含水量等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赵鸣飞刘全儒康慕谊江源孟世勇王菁兰
关键词:群落生态东江干流河岸带
中国卫矛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卫矛属(EuonymusL.)24种以及沟瓣属(GlyptopetalumThw.)3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长宽比、密度和气孔指数。结果显示,两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多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弓形;气孔器通常仅分布在叶下表皮;均具有无规则型气孔器,部分种还具环列型气孔器。扫描电镜下角质膜纹饰、表皮细胞界限及气孔特征在一些种间存在差异,可以作为区分部分近缘种类的参考依据。
于明龚玲李艳师丽花孟世勇刘全儒
关键词:卫矛属叶表皮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滑坡体兰科植物分布格局及其保护策略被引量:3
2022年
滑坡体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境,但其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中的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滑坡体具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其中白沙沟滑坡体最为丰富。本文以白沙沟滑坡体为例,探究岷山地区滑坡体生境中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拟为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兰科植物保护提供指导。本研究设置4条样带共186个样方,利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研究滑坡体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对兰科植物做了种间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白沙沟滑坡体的草本群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物种间竞争较弱,处于自然演替的初始阶段。郁闭度和水流冲刷对滑坡体兰科植物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受郁闭度和水流干扰因素的影响,滑坡体可分成滑坡体-林缘生境(类型1)、滑坡体生境(类型2)和高郁闭度滑坡体生境(类型3)3种类型。兰科植物在类型1和类型3两种生境中产生了适应性分化。建议在一些兰科物种集中分布的区域设立保护点并进行监测。此外还应对其他不同时间、不同土壤基质形成的滑坡体进行详细的调查,摸清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甚至岷山地区兰科植物分布的整体情况。
王重阳赵联军孟世勇
关键词:滑坡体兰科植物
生物实验教学安全教育考试系统建设探索被引量:9
2020年
生物安全作为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重点。生物专业的本科生作为生物安全教育的主要受众体,对其进行的生物安全教育已成为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培养本科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教学实验为对象,分析了目前生物专业本科教学实验中生物安全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难点,提出以建立生物实验教学安全教育考试系统为主要内容,结合课堂教学等,以多种形式相结合协同推进生物实验教学安全教育的改进思路。
赵珏刘雪蕾孟世勇
关键词:生物安全生物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