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然
- 作品数:6 被引量:64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颈静脉介入治疗门静脉癌栓并上消化道大出血
- 2012年
-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门静脉癌栓检出率不断增高,门静脉癌栓堵塞门静脉可导致门静脉高压,最终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占肝癌死亡的15%左右。当前临床对合并有门静脉癌栓的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我们运用介入放射技术开通阻塞的门静脉,降低了门脉压力,同时栓塞食管胃底部破裂出血的曲张静脉,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贺辰龙崔进国石健孙玉然
-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介入治疗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 )、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11例冠心病患者组(冠心病组)及77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 Hcy、hs-CRP水平,分析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应用循环酶法检测Hcy,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冠心病组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分析各亚组Hcy、hs-CRP水平差异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1±9)μmol/L比(9±6)μmol/L,(15.1±1.4)mg/L比(1.0±0.9)mg/L](P<0.05)。冠心病各亚组比较:AMI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UAP组[(24±8)μmol/L比(16±5)、(19±6)μmol/L,(23.7±5.9)mg/L比(4.0±3.0)、(15.4±3.2)mg/L](P<0.05)。 UAP组患者血清Hcy水平、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19±6)μmol/L 比(16±5)μmol/L,(15.4±3.2) mg/L 比(4.0±3.0) mg/L](P <0.05)。结论血清Hcy及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情相一致,检测血清Hcy及hs-CRP水平可以判断冠心病病情,对于指导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 吴志红丁秋蕾连晓芳孙玉然王香玲任岩春都伟王云英徐雷安少波
- 关键词: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
- 经颈静脉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阻塞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经颈静脉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阻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门静脉阻塞患者,腹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2例,单纯腹水4例;透视引导下应用RUPS-100肝穿装置经右颈内静脉入路穿刺门静脉,成功后引入导丝使其通过门静脉狭窄闭塞段,通过机械性抽吸、接触性药物溶栓、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等技术开通阻塞的门静脉,并用支架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通路。结果 11例(68.7%)患者门静脉被开通并建立了肝内门体分流通路,门静脉开通前后阻塞远端压力由(4.98±0.61)kPa降至(2.40±0.24)kPa,8例经治疗后呕血黑便消失,7例腹水明显吸收,1例术后5天出现肝性脑病,经治疗后缓解,2例在术后3个月、9个月出现分流道闭塞,经置管溶栓及球囊扩张后再通。结论经颈静脉途径介入治疗门静脉阻塞技术可行,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又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考虑选用本项技术。
- 贺辰龙崔进国石健孙玉然梁小青
- 关键词:门静脉肝静脉闭塞性疾病血栓形成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诊断明确的UAP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4例)和高剂量组(48例)。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基础治疗。低剂量组在基础治疗上再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每晚1次;高剂量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血清Hcy、hs-CRP及血脂水平,比较2组血清Hcy、hs-CRP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Hcy、hs-CRP、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均降低,且大剂量组均优于低剂量组(P均<0.01)。2组HDL-C均升高,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UAP患者,大剂量瑞舒伐他汀不仅能充分发挥调脂作用,能更有效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
- 吴志红孙玉然连晓芳王香玲任岩春都伟王云英安少波徐雷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老年心绞痛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
- 小剂量替罗非班在老年非ST段抬高型ACS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药物保守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诊断明确的NSTEACS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小剂量替罗非班,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后7d及30d复合心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均减少(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明显(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主要不良事件均为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35%和6.0%(P>0.05)。结论:在非介入治疗老年NSTEACS患者中,小剂量替罗非班能有效加强抗血小板作用,不增加出血风险,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合用是安全有效的。
- 吴志红孙玉然丁秋蕾连晓芳王香玲任岩春都伟王云英安少波徐雷
-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替罗非班小剂量老年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 吴志红连晓芳孙玉然王香领都伟王云英丁秋蕾徐雷安少波
- 许多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是体内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与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降低血浆同...
- 关键词:
-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瑞舒伐他汀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