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慧芹

作品数:22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安市淮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急性
  • 10篇脑梗
  • 10篇脑梗死
  • 10篇梗死
  • 7篇疗效
  • 7篇急性脑梗死
  • 7篇出血
  • 5篇脑出血
  • 5篇护理
  • 5篇高压氧
  • 4篇高压氧治疗
  • 3篇疗效观察
  • 2篇血管
  • 2篇依达拉奉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机构

  • 22篇淮安市淮阴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孙慧芹
  • 3篇齐慧云
  • 3篇胡冰
  • 2篇周凤祥
  • 2篇王小姗
  • 2篇朱春明
  • 2篇余传勇
  • 1篇葛剑青
  • 1篇于敏
  • 1篇朱桐
  • 1篇田震
  • 1篇黄琳

传媒

  • 5篇临床医学
  • 4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首都医药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4例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2例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TCD以大脑中动脉为标准血流速度(VMCA)、致残率与病死率的比较。结果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组疗效明显、血管痉挛改善明显,致残率与病死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较尼莫地平疗效更好的新型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药物。
孙慧芹朱春明
关键词:盐酸法舒地尔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14d。治疗前后检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CT显示治疗组病灶缩小,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使病灶缩小。
孙慧芹石广莲
关键词:脑梗死丹红注射液血流动力学
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48例和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组)48例,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7d、30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且于治疗后30d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2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结果2组治疗后3d、7d、3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30d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38/48),高于对照组62.50%(30/4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早期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石广莲孙慧芹周凤祥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
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60 mg,口服,每天3次,连用14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组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及全血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凝血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尿隐血1例,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孙慧芹石广莲
关键词:蚓激酶阿司匹林脑梗死
癫癎患者脑磁共振表现与脑电图异常的相关性
2016年
目的:探讨癫癎患者脑电图(EEG)异常部位与脑磁共振(MRI)异常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南京脑科医院住院的290例癫癎患者的EEG及MR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EG癫癎波检出率在MRI异常组为98.5%,显著高于MRI正常组(79.5%)(P〈0.05)。耐药性癫癎的发生率在MRI异常组(26.1%)显著高于MRI正常组(10.3%)(P〈0.05)。MRI异常部位与EEG异常部位的重合率在海马硬化组(95%)和脑发育不良组(84.6%)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耐药性癫癎的发生率在脑发育不良组(50%)及海马硬化组(30%)高于其他各组。结论:癫癎患者在MRI上显示海马硬化及脑发育不良时,其作为癫癎病灶存在的可能性极大,且耐药性癫癎的发生率高。
孙慧芹葛剑青王小姗余传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耐受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住院部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6例,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2组脑出血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74%和不良反应发生率7.89%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能起到很好的止血功效,并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孙慧芹朱桐濮万清田震
关键词:依达拉奉七叶皂苷钠脑出血
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明确的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1组用纳洛酮+常规治疗,对照2组采用高压氧+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用上述两种方法同时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80.49%,对照2组总效率为77.50%,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石广莲孙慧芹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纳洛酮高压氧
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附44例报告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观察白蛋白在急性脑出血中的治疗价值 ;方法 :将 84例经头颅CT证实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止血降压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同时加用白蛋白 1 0 g静脉滴注 ,每天一次 ,共用 5天~ 1 4天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的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 ;结果 :白蛋白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明显缩小 (P <0 .0 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 (P <0 .0 1 ) ,血肿体积则改变不显著 ;结论
石广莲周凤祥孙慧芹
关键词:静脉滴注白蛋白脑出血急性期
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醒脑静组(B组)及醒脑静联合高压氧组(C组)三组,每组16例。结果 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结论醒脑静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疗效显著。
朱春明杨丰忠孙慧芹
关键词:醒脑静高压氧颅脑损伤疗效
复发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总结脑梗死复发患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以减少复发。方法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复发性脑梗死病例68例,对其引起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复发性脑梗死的病例中吸烟、饮酒、年龄、不良生活习惯、家族史、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为复发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可减少复发。结论对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查找分析并加以纠正,从而达到降低脑梗死复发的目的。
齐慧云胡冰孙慧芹
关键词:脑梗死护理对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