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坤林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赤霉烯酮
  • 3篇赤霉烯酮
  • 2篇植物
  • 1篇调节剂
  • 1篇生长调节剂
  • 1篇生长调节物质
  • 1篇生理作用
  • 1篇生物效应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萌发
  • 1篇高等植物

机构

  • 3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3篇姚坤林
  • 3篇孟繁静
  • 2篇张帆

传媒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1991
  • 1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植物新型生长调节物质——玉米赤霉烯酮被引量:1
1991年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是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 zeae)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1962年,Stob等从玉米赤霉菌的培养中分离出这种物质,并证实该物质具有动物雌性激素的作用.1966年,Vrry确定了该物质的化学结构为羟基苯酸内酯类化合物,并命名为玉米赤霉烯酮.随后Mirocha等人系统地研究该物质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效应。
姚坤林孟繁静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生长调节剂
玉米赤霉烯酮在组织培养中的生物效应(简报)被引量:3
1991年
玉米赤霉烯酮在组织培养中具有以下生物效应:1.低浓度(0.01~1ppm)促进、高浓度(1~10ppm)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2.抑制愈伤组织和切芽生根:3.促进愈伤组织芽发端和胚状体形成;4.促进再生植株和切芽的营养生长,推迟开花。玉米赤霉烯酮的浓度范围和作用强度因实验材料不同而异。
姚坤林张帆孟繁静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生物效应
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理作用(简报)被引量:3
1990年
玉米赤霉烯酮抑制种子萌发和出苗;经玉米赤霉烯酮浸种后播于田间的春小麦三叶期至四叶期间,叶长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最后的产量性状均高于对照;低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有促进萝卜黄化子叶增重和变绿的作用。
姚坤林张帆孟繁静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种子萌发高等植物生理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