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慧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预后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疑难病例
  • 1篇弱精
  • 1篇弱精子
  • 1篇弱精子症
  • 1篇弱精子症患者
  • 1篇伤患者
  • 1篇生活质量
  • 1篇生育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碎石
  • 1篇碎石术
  • 1篇体外冲击波
  • 1篇体外冲击波碎...
  • 1篇体外冲击波碎...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丰城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夏慧
  • 4篇刘存东
  • 3篇卞军
  • 3篇薛康颐
  • 3篇周其赵
  • 3篇陈明坤
  • 3篇杨建昆
  • 2篇李欣
  • 2篇周俊豪
  • 1篇朱君丽
  • 1篇秦自科
  • 1篇魏清柱
  • 1篇温伟杰
  • 1篇钟琳
  • 1篇黄仲曦
  • 1篇关小倩
  • 1篇郑少斌
  • 1篇刘成山
  • 1篇陈子坚
  • 1篇郭文彬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第11期)——膀胱癌综合治疗9年后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被引量:1
2023年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由林天歆主任委员倡导并成功举办了十期。2023年7月5日下午由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承办的"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第11期)"在广州白云宾馆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刘存东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邀请了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林天歆教授及泌尿外科分会所有副主任委员、多名省内泌尿外科学专家和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MDT团队出席。本次MDT会议共讨论了5例疑难病例,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狄金明教授团队1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梅红兵教授团队1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永达教授团队1例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存东教授团队2例,具体包括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罕见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综合征等病种。与会的各省内知名泌尿外科专家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周全教授、肿瘤科关小倩教授、病理科魏清柱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何立儒教授等专家结合自身学科和临床经验对每个病例进行了专业而深入的解析并提出了诊疗建议,本次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精选本期经典讨论病例一例进行报道。
陈明坤陈明坤黄志鹏薛康颐王宏毅夏慧周全钟琳夏慧关小倩刘存东
关键词:泌尿外科学疑难病例放疗科
纤维连接蛋白1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检测纤维连接蛋白1(FN1)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4套膀胱癌基因芯片数据集,共有132例肌层浸润性和55例表浅性膀胱癌组织的基因芯片数据纳入实验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FN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验证FN1在59例膀胱癌和23例癌旁组织(第1数据组)中的表达。分析FN1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分级、分期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FN1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和临床标本验证结果显示FN1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显著高于表浅性膀胱癌(P〈0.01)。临床样本验证还发现FN1RNA在膀胱癌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FN1在第1数据组和GSE31684数据组中表浅性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1.O%比67.0%和6.7%比57.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7.8%比71.4%和27.7%比64.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GSE31684数据组中,FN1在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高表达率为63.9%和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FN1高表达比低表达的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缩短(P〈0.05)并且总生存时间显著减少(P〈0.01);多因数分析结果显示FN1是预测膀胱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1.724,95%可信区间:1.00—2.96,P〈0.05)。结论FN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FN1高表达预示预后不良,提示FN1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陈子坚陈明坤黄仲曦李欣秦自科温伟杰杨建昆卞军周俊豪杨诚夏慧刘存东
关键词:膀胱癌预后
下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分析下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下尿路结石患者经ESWL治疗后的碎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5例患者碎石成功率为73.0%(84/115),术后肉眼血尿组、术后疼痛组、术后疼痛并肉眼血尿组结石长度、结石宽度、冲击次数均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肉眼血尿组患者身高低于无并发症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结石长度、结石宽度及冲击次数下尿路结石患者,ESWL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不同,在护理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重点。
刘成山周签夏慧郑少斌周其赵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下尿路结石护理
床边工作制对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床边工作制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床边工作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清醒时间、并发症、死亡率显著少于对照组,GOS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在家务活动、心理状态、工作及经济情况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边工作制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改善预后。
朱君丽夏慧
关键词:床边工作制颅脑损伤并发症生活质量
包皮切割缝合器在儿童包茎术中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策略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包皮切割缝合器在儿童包茎术中的应用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策略.以期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儿童包茎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完成手术.术中有112例患儿包皮外口狭窄非常明显,分别采用传统的背侧剪开置入切割缝合器行切割缝合及背侧剪开置入切割缝合器后1号线缝合切口再行切割缝合两种方法进行,术后随访2~4周,收集临床资料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策略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86例包茎儿童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包皮切割缝合器纽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术后外观满意度更高.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包皮切割缝合器组术中采用背侧剪开置入切割缝合器后1号线缝合组患儿术中出血更少,术中伤口再缝合发生率更低,术中切除包皮长度更易控制.术后外观满意度更加良好,与背侧剪开置入切割缝合器组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有8例患儿包皮切割缝合器切割后包皮系带局部出血或局部皮肤缝合不佳,予5—0可吸收线局部间断缝合及止血:术后有1例患儿包皮伤口缝合钉1个月后仍不脱落,在局麻下行手工拆除缝合钉。结论:包皮切割缝合器在儿童包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少,使用过程非常安全、高效,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外观良好等特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周其赵吴荷花夏慧薛康颐卞军刘存东杨建昆
关键词: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环切术儿童
CRISP2基因及蛋白在弱精子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弱精子症作为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着全球15%的育龄夫妇,但其发病机制尚待阐明。课题组前期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发现CRISP2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表达明显下调,但其临床意义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弱精子症患者及健康男性精液标本各24例,检测这些精液样本中CRISP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精子形态、运动能力及生育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弱精子症患者精液标本中CRIS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CRISP2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CRISP2蛋白表达水平与形态正常精子率(r=0.6182,P=0.0037)及前向运动能力(r=0.6309,P=0.0029)呈明显正相关。经过密切随访,CRISP2蛋白高表达患者配偶受孕率明显高于CRISP2蛋白低表达患者(80.0%vs 20.0%,P=0.0230)。结论 CRISP2蛋白表达水平与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前向运动能力呈正相关,且CRISP2蛋白低表达的弱精子症患者生育预后不良,提示CRISP2作为弱精子症患者治疗新靶点的潜在价值。
周俊豪薛康颐陈明坤周其赵杨建昆卞军李欣郭文彬夏慧亓涛刘存东
关键词:弱精子症精子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