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飞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
  • 2篇女性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毒性
  • 1篇心肌耗氧
  • 1篇心肌耗氧量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炎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内科
  • 1篇心衰
  • 1篇心衰患者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血管内科

机构

  • 9篇三峡大学第一...
  • 2篇三峡大学
  • 1篇湖北三峡职业...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9篇周飞
  • 4篇李松
  • 4篇滕林
  • 2篇丁家望
  • 2篇李莉
  • 2篇杨俊
  • 2篇邹文博
  • 2篇贺超
  • 1篇曹春雨
  • 1篇席祖洋
  • 1篇张炯
  • 1篇刘丽霞
  • 1篇刘阳
  • 1篇刘红美
  • 1篇朱秀华
  • 1篇吕志阳
  • 1篇吴辉
  • 1篇李秀娟
  • 1篇汪心安

传媒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巴楚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HCN4在缺血诱导乳兔窦房结细胞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乳兔窦房结细胞在缺血条件下HCN4的表达变化及其对窦房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乳兔窦房结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拟单纯缺血组(缺血1h、3h、6h);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HCN1-4的表达;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窦房结细胞内HCN4蛋白的亚细胞分布;采用RT-qPCR检测Bax和Bcl-2的表达;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单个窦房结细胞的If电流,并运用HCN通道抑制剂伊伐布雷定观察抑制HCN4对乳兔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原代乳兔窦房结细胞主要表达HCN4,少量表达HCN1和HCN2,HCN3 mRNA未检出,Western blot仅检测出HCN4,未检测出HCN1、HCN2、HCN3的蛋白水平,HCN4蛋白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内;膜片钳可记录到单一窦房结细胞自发起搏电流,伊伐布雷定可通过特异性的降低窦房结舒张期去极化速率来延缓自发活动,伊伐布雷定可持续抑制窦房结细胞的If电流产生,使If明显减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1h、3h、6h),HCN4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逐渐减少,同时Bax 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上调,Bcl-2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急性缺血处理显著抑制了窦房结细胞的电活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的延长,窦房结细胞的起搏电流If也逐渐减少。结论:HCN4蛋白参与调控乳兔窦房结细胞的起搏功能。急性缺血可引起窦房结细胞凋亡,导致HCN4的表达下降,使得通道If电流密度减少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
滕林周飞曹春雨贺超李松丁家望杨俊
关键词:心肌缺血HCN4窦房结细胞
自粘抽血针
一种自粘抽血针,包括抽血针,抽血针的针头上设有针柄,抽血针的针柄上设有胶贴。所述的胶贴上设有保护纸,针头套管通过拉线与保护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粘抽血针,通过在抽血针的针柄上设置胶贴,使用时通过胶贴使抽血针附着在...
李莉刘阳张炯吕志阳李秀娟吴辉周飞
文献传递
程序性坏死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0年
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死亡受体和配基启动,依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活化,可被necrostatin-1特异性抑制,非半胱天冬酶依赖的可调控性细胞坏死。近年研究显示,程序性坏死在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程序性坏死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周飞李松
关键词:程序性坏死受体相互作用蛋白心血管疾病
青年女性肾动脉狭窄1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主干和(或)分支直径减少≥50%且狭窄两端收缩压差≥20mmHg(1mmHg=0.133kPa)或平均压差≥10mmHg。肾动脉狭窄可降低肾小球灌注压,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缺血性肾病等疾病。中国肾动脉狭窄的病因构成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其他依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纤维肌发育不良等。本文报道1例以高血压就诊的肾动脉狭窄女性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对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文特杨永欣李文景周飞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继发性高血压
翻转课堂结合线上互动教学在心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线上互动教学在心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三峡大学医学院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班在心内科见习的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学生分为试验组28名、对照组2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线上互动教学。教学结束后测试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反馈情况。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试验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考核成绩[(84.38±3.18)分]高于对照组[(75.43±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86%(24/28)]高于对照组[50%(14/28)];超过80%的学生认为本方法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结论翻转课堂结合线上互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有效提高见习效果。
周飞李莉滕林汪心安邹文博李松
关键词:临床见习心血管内科
RIP3/CaMKⅡ信号通路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功能及生存曲线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RIP3/CaMKⅡ信号通路对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功能及生存曲线的影响,并探讨CaMKⅡ特异性抑制剂KN-93对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VB3组、CVB3+KN-93组和CVB3+KN-93+Ti(活性氧簇特异性抑制剂)组,以上小鼠腹腔及尾静脉注射药物连续7 d。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小鼠心肌细胞坏死标志物,心脏超声技术检测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观察KN-93对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CVB3+KN-93组小鼠心肌细胞坏死较CVB3组显著减轻,心脏功能和生存曲线改善(P<0.01);CVB3+KN-93组小鼠心肌组织H2O2含量较CVB3组显著下降(P<0.01);加入Ti后,CVB3+KN-93+Ti组H2O2含量较CVB3+KN-93组轻度下降(P<0.05),但无论是心脏功能还是生存曲线均无显著差异。结论:RIP3/CaMKⅡ信号通路在CVB3诱导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损伤中起到主导作用;KN-93能阻断这种作用并可能产生新的治疗方式,其效果可能是通过对CaMKⅡ的直接抑制和对活性氧簇的间接抑制而实现的。
周飞滕林邹文博杨俊丁家望李松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病毒B3活性氧簇
运动训练对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效果被引量:4
2014年
心血管病在我国已经成为女性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有研究指出,女性在平均绝经期年龄50岁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为对围绝经期女性可变危险因素(比如运动缺乏)进行干预,减少可变危险因素的不良变化,实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以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本研究采用介入医师处方下的规律有氧运动训练,结果显示介入治疗对部分危险因素有显著调节作用,现报告如下。
朱秀华刘红美刘丽霞周飞
关键词:心血管病围绝经期患病风险女性人群医师处方
慢性心衰患者对不同运动类型的耐受性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左/右)慢性心衰患者对不同运动类型的耐受性。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7年12月到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且符合NYHA分级为二级的60例心衰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心衰部位(左心/右心)不同严格分为左心衰组36例和右心衰组24例;同时对2组中每例患者采用严格的对照匹配。以跑步速度及心肌耗氧量探究2组患者对高强度运动的耐受性差异;以慢跑(6 km/h)时间及运动总量(MET)研究2组患者对运动量的耐受性差异。结果与对照匹配组相比左慢性心衰组最大运动速度及最大心肌耗氧量均明显降低[(11.5±1.45) km/h vs (7.9±1.25) km/h,P<0.01];[(9 125.4±1 288.5) vs (7 484.3±781.94),P<0.01)];与对照匹配组相比右慢性心衰组最大运动速度及最大心肌耗氧量降低[(10.4±1.09) km/h vs (9.9±1.41) km/h,P<0.05];[(9 702.5±1 696.07.94) vs (9 238.8±1474.60),P=0.01]。与对照匹配组相比左慢性心衰组最大运动时间及最大运动量均明显降低[(42.1±13.89) min vs(26.0±7.41) min,P<0.01];[(168.6±55.54) MET vs (104.1±29.62) MET,P<0.01];与对照匹配组相比右慢性心衰组最大运动时间及最大运动量明显降低[(44.2±14.90) min vs (31.4±8.30) min,P<0.01];[(176.0±59.61) MET vs (125.5±33.21) MET,P<0.01)。结论 NYHA二级左心衰患者可能对于高强度或者耐力性运动完全不耐受;而对于NYHA二级的右心衰患者来说可能可以耐受一定强度和量的运动。
黄艳滕林席祖洋李品睿周飞
关键词:慢性心衰心肌耗氧量运动量
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124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律失常复发情况、左心室功能参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复发7例(11.29%),对照组患者复发15例(24.19%),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LVEF为(55.3±4.7)%,显著高于对照组(47.7±4.2)%(P<0.05);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分别为(31.2±3.4)、(54.6±5.3)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1个月,治疗组患者的hs-CRP为(12.5±2.6)、(7.2±1.1)ng/L,IL-6水平为(7.4±0.8)、(4.6±0.4)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降低复发率,有利于心室功能恢复。
陈智浩贺超周飞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胺碘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