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萍萍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康复
  • 2篇日常生活能力
  • 2篇偏瘫
  • 2篇偏瘫患者
  • 2篇疗效研究
  • 2篇康复治疗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2篇急性期脑卒中
  • 1篇地平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清
  • 1篇训练法
  • 1篇养血
  • 1篇养血清脑颗粒
  • 1篇依达拉奉

机构

  • 8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8篇周萍萍
  • 7篇高晓艳
  • 6篇谷艳
  • 5篇夏彩秋
  • 4篇杨青兰
  • 3篇陈钢
  • 1篇刘爽
  • 1篇赵莹
  • 1篇王代誉
  • 1篇徐兴华

传媒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氟桂利嗪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将氟桂利嗪、养血清脑颗粒联合使用,提高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法抽取该院治疗的150例偏头痛患者,对所有的偏头痛患者都进行3d的停药处理之后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在治疗之前为患者检测头颅CT、颈CT、神经系统,经检查脑内无肿瘤、血管无畸形,切非颈椎压迫所致头痛。抽取该院15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即治疗组、减药量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桂利嗪5~10mg,每晚睡前服,养血清脑颗粒4g/次,3次,d要求口服;减药量组给予氟桂利嗪5~10mg,每晚睡前服,养血清脑颗粒的剂量由4g,次,3次,d下降到2g/次,10次/d,要求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5~10mg每晚睡前服。结果经过4个星期的疗程,治疗组患者治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2%;减药量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2%,患者偏头痛症状下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服药期间未见头颅CT、颈CT、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氟桂利嗪联合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治疗偏头痛病症。提高临床疗效。
陈钢高晓艳刘爽周萍萍谷艳
关键词:偏头痛联合用药
康复治疗对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观察早期康复组与延迟康复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选取最佳康复时间窗。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的脑卒中患者并有神经功能缺失者90例,依据患者发病到开始康复治疗时间划分为早期康复组(<14天)、延迟康复早期组(15天~3个月)、延迟康复晚期组(>3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上田敏评定及改良巴氏指数(MBI)对患者进行初次和再次评分。结果:(1)3组内患者治疗前后各评价均有差异,P<0.01;(2)3组间治疗前后下肢情况比较:早期康复组优于延迟康复早期组,P<0.01,延迟康复早期组优于延迟康复晚期组,P<0.01;(3)3组间治疗前后上肢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有效的,可促进患者功能的全面恢复:(2)早期康复组优于延迟康复早期组、延迟康复早期组优于延迟康复晚期组;(3)本次研究提示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较慢,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发病14天以内进行康复治疗为最佳康复时间窗。
高晓艳杨青兰陈钢王代誉周萍萍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日常生活能力
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对Pusher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Pusher综合征患者6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29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强化组33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疗程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比较2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MA、BBS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强化组FMA、BBS及MB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强化平衡功能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Pusher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高晓艳夏彩秋谷艳杨青兰周萍萍徐兴华
关键词:脑卒中PUSHER综合征康复训练
早期强化平衡功能训练法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强化平衡功能训练法对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强化平衡功能组和普通康复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基本康复治疗,其中强化平衡功能组加用强化平衡训练法,在一个疗程结束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巴氏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BBS、MB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强化平衡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其最大程度地回归社会。
周萍萍杨青兰谷艳高晓艳夏彩秋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迟发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2月收治入院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1周后症状减轻、2周脑膜刺激征缓解、4周脑脊液正常、1个月后头颅CT正常、再出血及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另外,SAH并DCVS的主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与动脉瘤的部位及大小无明显关系,DCVS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基底池中凝血块的存在是产生DCVS的直接原因。尼莫地平治疗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显著。
周萍萍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
120例脑梗死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方法收集临床12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大、中面积脑梗死主要是抗脑水肿降颅内压、重症监护,时间窗内有适应证的紧急溶栓;小面积与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是缓和地改善脑血循环;合并大血管病变者降压时要慎重、缓和,必要时扩容升压。结果经治疗2周后,治愈92例,好转28例,治愈率达90%。结论根据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情况制定具有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周萍萍赵莹谷艳夏彩秋高晓艳
关键词:脑梗死
强化集体康复训练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强化集体训练与个体常规康复训练两种康复方法的临床疗效,以探讨适于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模式。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集体组与个体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强化康复治疗,集体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集体训练。在治疗前和1个月后采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修订的巴氏指数进行评价。结果集体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优于个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集体康复训练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是一种适于在社区广泛推广的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方法。
高晓艳陈钢周萍萍夏彩秋谷艳
关键词:脑卒中社区康复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并设44例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64%,对照组有效率75.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上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能够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促进前列环素的合成,抑制脑血管痉挛,改善缺血半暗带血液循环,促进脑功能恢复。
周萍萍杨青兰高晓艳夏彩秋谷艳
关键词: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