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城市污水CIBR工艺脱氮中试研究
-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为一种新型生物反应器—CIBR(Continuous-flow IntegratedBiological Reactor),它集曝气、搅拌、沉淀于一体,无需污泥回流系统,以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的方式,通过曝...
- 周红燕
-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间歇曝气
- 文献传递
- CIBR/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针对武汉市城市污水的水质特点,采用一体式生物反应器(CIBR)与波形潜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表明,通过调整CIBR的运行工况来合理分配处理负荷,能有效降低季节性水质变化与湿地单元处理能力变化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当组合工艺的直接处理电耗平均值为0.19(kW.h)/m3时,出水COD、NH3-N、TN及TP平均值分别为15.68、3.25、8.69和0.50 mg/L,总体上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组合工艺的总能耗为0.22(kW.h)/m3,相比于A2/O及Bardenpho工艺,其处理能耗分别降低了20.77%和40.12%,节能效果显著。
- 刘礼祥章北平陆谢娟颜岗周红燕
- 关键词:城市污水波形潜流人工湿地能耗
- 污水处理中物化与兼性生化低温下的协同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针对兼性生化低温状态去除效果差、污泥易流失等问题,提出采取物化兼性生化联用法来提高其处理效果。并采用对比法研究物化、兼性生化及二者联用技术处理低温城市污水。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20mg/L时,物化与兼性生化在COD、浊度及TP的去除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但脱氮效果一般;二者协同作用能以较小的投药量有效改善低温状态兼性生化处理效果及污泥流失现象,为后续生态单元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 刘礼祥章北平颜岗吴云生周红燕
- 关键词:兼性生化聚合氯化铝
- CIBR脱氮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试验研究了CIBR在曝气3h、搅拌2h、静沉1h的周期循环条件下的脱氮效果,考察了氮的时间形态转化和空间浓度分布,以及整个周期内DO和pH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反应器的CODCr、NH3—N及TN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3.64mg/L、4.21mg/L和12.73mg/L,稳定地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DO与pH的变化规律一致,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微生物适应阶段、COD降解阶段和硝化反应阶段,而区别仅在于pH比DO稍稍滞后。
- 章北平周红燕潘俊杰刘礼祥陆谢娟颜岗龙腾锐
- 关键词:CIBR脱氮DOPH
- 一种填料模块化人工湿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料模块化人工湿地,所述湿地填料按多个模块纵横交错设置,模块的外框呈盒状、无盖,在外框中装有填料,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固定,模块外框外围的尺寸:长、宽和高均为100mm~1000mm,模块外框的壁厚2mm~4...
- 章北平刘真任拥政姜世柱海本增曾祥英周红燕张小刚刘斌徐伟伟王翠
- 文献传递
- 一种填料模块化人工湿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料模块化人工湿地,所述湿地填料按多个模块纵横交错设置,模块的外框呈盒状、无盖,在外框中装有填料,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固定,模块外框外围的尺寸:长、宽和高均为100mm~1000mm,模块外框的壁厚2mm...
- 章北平刘真任拥政姜世柱海本增曾祥英周红燕张小刚刘斌徐伟伟王翠
- 文献传递
- CIBR工艺处理低碳磷比城市污水的除磷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针对沌口经济开发区污水的碳磷比较低的水质特点,同时考虑到生化处理工艺耐磷冲击负荷能力有限、出水TP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现状,通过对CIBR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探寻了使出水TP稳定达标排放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比为0.5、厌氧时间为2h时,CIBR的除磷效果较好,在厌氧环境下反应区的混合流态有利于对TP的去除。4种工况下均可取得良好的COD去除效果,但除磷效果却因碳源不足而受到了影响。相比较而言,工况Ⅳ(曝气3h—搅拌2h—静沉1h)的优势明显,在进水TP、COD平均浓度分别为3.99、79.06mg/L的条件下,对TP的平均去除率可达68.30%。
- 章北平颜岗毛敏刘礼祥周红燕龙腾锐
- 关键词:污水处理CIBR除磷
- 一体化CIBR反应器的低温脱氮除磷中试被引量:22
- 2006年
- 开发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反应器———CIBR,通过维持厌氧、缺氧和好氧的交替运行,实现了单池连续流同步脱氮除磷。在低温(平均水温为12.24℃)状态下设定了6种工况进行脱氮除磷的中试,结果表明,在曝气为2 h、搅拌为2 h、静沉为2 h的工况下CIBR出水COD、NH3-N、TN和TP的平均值分别为29.46、2.86、11.24和0.94 mg/L,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但当进水TP持续较高(≥4 mg/L)时,需辅助物化处理或后处理方可实现TP的达标排放。综合有机物降解、脱氮除磷及能耗,确定工况2(曝气:2 h,搅拌:1 h,静沉:1 h)为最佳工况。
- 刘礼祥章北平周红燕吴云生颜岗
- 关键词:污水处理脱氮除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