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晚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彭超沈效军周琳黄欢
- 视网膜静脉阻塞诊断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与颈动脉狭窄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为其临床检测、治疗与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5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52只眼)为研究组,对其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多普勒彩超检查,记录其颈动脉狭窄情况,并对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选取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后,排除眼部相关疾病。结果经过相关检查后,研究组52例患者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其多普勒彩超结果显示,患者患侧与健侧劲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IMT值较之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SV与EDV值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大多存在颈动脉狭窄,因此检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对于诊断与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有着重要作用。
- 周琳王立彭超伍宇华黄欢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颈动脉狭窄
- 不同原发病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眼压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不同原发病导致的玻璃体积血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的眼压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玻璃体积血的患者150例,依据原发病类型分为视网膜脱离(RD)组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50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组40例,3组均为接受20 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3组手术前后的眼压、视网膜中央血流动力学参数及高眼压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①眼压:术后7 d,3组患者眼压(t_(RD)=10.023,t_(PCV)=12.214,t_(DR)=17.764,均P=0.000)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3组患者眼压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7 d,DR组眼压高于RD组(t=9.886,P=0.000)和PCV组(t=7.895,P=0.000);术后30 d,3组患者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参数:术后7 d、30 d,3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7 d,DR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均低于RD组和PC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3组视网膜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眼压发生率:DR组发生率高于RD组(χ2=3.906,P=0.048)和PCV组(χ2=4.356,P=0.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D组和PC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原发病导致的玻璃体积血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短时间内眼压及高眼压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对远期眼压无影响。
- 周琳彭超沈孝军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眼压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确诊的10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根据FFA分为神经上皮脱离组、色素上皮脱离组、神经上皮合并色素上皮脱离组;将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结果:(1)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观察组患者的Sfct、Nct、Sct、Tct、Ict均高于对照组健康者(均P〈0.05);神经上皮合并色素上皮脱离组的Sfct、Nct、Sct、Tct、Ict均高于神经上皮脱离组和色素上皮脱离组(均P〈0.05);(2)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1环和2环P1波的反应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环、4环和5环P1波的反应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能够准确评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脉络膜厚度,并且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周琳卢彦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多焦视网膜电图
- 透明角膜切口位置选择对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究透明角膜切口不同位置的选择对白内障手术后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4/2014-04在我院接受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6例126眼。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其中观察组选择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向做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颞上方(左眼位于鼻上方)。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功能(VF)和生活质量(QOL),并对裸眼视力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功能与生活质量总分依次为80.3±5.63,80.9±0.7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4.9±5.24,76.5±0.76分)。并且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患者总比例少于对照组,而≤1.0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白内障手术选择角膜最大屈光力经线上的透明角膜作为切口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更明显。
- 周琳王立黄欢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透明角膜切口视功能裸眼视力
- 压贴三棱镜在不同类型双眼复视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在不同类型双眼复视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06/2020-11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压贴三棱镜干预的20例双眼复视患者,其中8例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5例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7例为因颅神经麻痹所致的斜视。分别于干预前后测斜视度和近立体视功能,调查干预前后患者视疲劳症状和独立驾驶能力。结果:经过压贴三棱镜干预后,全部患者的斜视度明显减少,与干预前比较变化有差异(P<0.05)。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和颅神经麻痹的斜视中,近立体视功能得到恢复的患者明显增多,与干预前比较变化有差异(P<0.05)。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中,干预前后近立体视功能变化无差异(P>0.05)。经过压贴三棱镜干预后,15例视疲劳症状明显缓解,13例独立驾驶能力恢复,与干预前比较变化有差异(均P<0.05)。结论:压贴三棱镜有效减少复视患者的斜视度,改善近立体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劳苇刘芳沈孝军黄欢周琳
- 关键词:压贴三棱镜双眼复视斜视度视疲劳驾驶能力
- 玻璃体切除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65眼经过玻璃体切除、剥膜、眼内光凝、硅油或C3F8填充术的晚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mo^1a,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患者65眼均顺利完成玻璃体手术,32眼眼内填充硅油,8眼填充C3F8,25眼平衡盐液填充。术后视力手动者2眼,数指~0.05者18眼,>0.05~0.1者28眼,>0.1~0.3者12眼,>0.3者5眼,42眼视力提高。7眼视网膜裂孔,8眼有局限性纤维增生膜残留,5眼视网膜脱离,18眼眼压升高,12眼再发玻璃体出血,36眼术后补充光凝治疗1~3次。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激光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硅油填充对于眼内出血有限制作用。
- 彭超王立陈惠莉沈小军周琳黄欢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眼内光凝
- 2型糖尿病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眼压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50例150眼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87例),单纯病变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视野平均缺损、视野平均光敏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眼压。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视野平均缺损高于单纯病变组(P<0.05),视野平均光敏感低于单纯病变组(P<0.05);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糖尿病组上方、下方象限的厚度均低于单纯组(P<0.05),其他象限及全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眼压高于单纯病变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加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面积,提高眼压,降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促进病情进展,临床应予以重视。
- 周艺黄燕然周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对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的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对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的眼底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已经金标准眼底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确诊的PCV患者50眼作为研究对象,行OCTA检查,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患眼经OCTA检查,其中48眼能发现脉络膜分支血管网(BVN),阳性率为96.0%;发现息肉样病灶(polyps)25只眼,阳性率为50.00%。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检查中都具有一定优越性,可直观、清晰显示视网膜内外层的细微结构,检查过程便捷无创,利于诊断及治疗,值得推广。
- 周琳黎惠英
- 关键词: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 倍频532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观察倍频532 nm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172例(298只眼)糖尿病患者通过眼底照相或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根据病变分期进行局限性光凝、次全视网膜光凝以及全视网膜光凝,合并黄斑水肿者进行格栅样光凝,观察激光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底出血、渗出以及新生血管情况.结果 随访3~12个月,增殖前期病变患者中,213只眼视网膜出血、渗出明显吸收,17只眼进展为增殖期;增殖期患者中,27只眼新生血管萎缩,10只眼因出现严重病变接受玻璃体手术治疗;弥漫性黄斑水肿患者中,29只眼水肿明显吸收,17只眼囊样水肿部分吸收,28只眼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基本吸收.结论 倍频532 nm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明确疗效,治疗时机对于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彭超王立陈惠莉沈效军周琳黄欢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