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20CrMo低合金结构钢激光表面强化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研究了激光表面强化对 2 0CrMo低合金结构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后 ,其表硬度可达5 0 0~ 5 80HV0 .1,满足该钢用于一般零件 (链轮、齿轮、轴等 )的局部表面硬度、耐磨性等机械性能的要求 。
- 王大承史晓强张永康蔡兰周建忠周明王霄
- 关键词:合金结构钢相变硬化
- 激光冲击成形新概念
- 介绍了金属板材激光冲击弯曲成形新概念的形成、主要内涵,述说了激光冲击成形的重要学术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 张永康周明周建忠许友谊
- 关键词:激光冲击成形金属板材冲击波
- 文献传递
- 激光层裂法定量测定薄膜界面结合强度被引量:14
- 2002年
- 提出定量测定薄膜界面结合强度的激光层裂技术.分析了激光诱发薄膜层裂的物理过程,在基于薄膜内部应力波多重反射。透射基础上,建立薄膜层裂数学模型,推导出薄膜层裂条件下的界面结合强度和相应层裂应变率的计算公式.对Cr不锈钢/TiN,Al/EPOXY,纯Fe/EPOXY三个体系的界面结合强度进行了测定.提出直观判别薄膜层裂的波形分析法,直接确定层裂时刻、层裂深度、层裂强度.实现了单次激光冲击,一次确定薄膜界面拉伸强度.
- 周明张永康蔡兰
- 关键词:应力波层裂强度
- 约束层的厚度和柔性对激光冲击强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2年
- 分析约束层与激光相互作用时约束层碎裂的机理,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约束层的厚度和柔性对激光冲击强化效果的影响。采用一定厚度及刚性的约束层,既能有效利用激光能量,又能获得较好的冲击强化效果。
- 周建忠周明肖爱民杨继昌张永康
- 关键词:厚度光学玻璃激光冲击强化
- 激光层裂技术测量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激光层裂法测量涂层结合强度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方法 文中介绍了该方法检测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 ,并对该测量方法的几个关键技术 ,即应力波生成与传播的数学模型、约束层与能量吸收层对应力波形的影响、应力波形的测量与临界值的判定 ,进行评述
- 曾丹勇周明张永康蔡兰
- 关键词:应力波涂层
- Mn对ZA27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4
- 1998年
- 对加入Mn的ZA27合金组织和性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元素Mn在组织中主要以大量富Mn独立硬化相分布于晶界或晶界附近,少数贯穿晶粒.Mn能细化晶粒,减小二次技晶间距,增加了共析相.加Mn对抗拉强度影响不大,但塑性、韧性降低较多.另外合金的耐磨性、高温力学性能有大幅度提高.综合性能分析得出ZA27合金中Mn的合适加入量为0.50%~0.75%.
- 周明赵玉涛周伯仪蒋宗宇
- 关键词:锌合金耐磨性力学性能
- 激光层裂法定量测量薄膜附着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0年
- 介绍激光层裂法检测基体/薄膜附着力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并从该方法的几个关键技术──应力波生成与传播的数学模型、应力波形的测量与临界值的判定。
- 曾丹勇周明张永康蔡兰
- 关键词:附着力应力波
- 用激光技术定量测量涂层/基体的结合强度被引量:10
- 2001年
- 研究用激光层裂技术定量测量涂层 /基体结合强度的机理与实验方法。利用特征线法得出界面处应力的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相关函数与频谱分析 ,可以从测量波形中直接判断出界面的脱粘情况 ,确定界面脱粘的临界状态。
- 曾丹勇周明於自岚张永康蔡兰
- 关键词:应力波涂层
- 激光薄膜层裂技术的理论建模及相关诊析技术被引量:3
- 2000年
- 以定量检测Al2 O3薄膜 /steel体系薄膜界面动态结合强度为目的 ,应用改进激光层裂装置 ,利用高功率脉冲激光冲击薄膜表面能量吸收层产生向基体内部传播的高幅应力波 在自由表面应用激光探针对心记录到达该面的应力波引起的振动位移 通过应力波分析、数据处理和数值模拟 ,建立了应力波传播与衰减模型 经过应力波相关技术表征 ,建立了关于界面损伤发展的 3个阶段 :初始脱粘、裂纹扩展、薄膜剥离的新的层裂判别准则 同时 ,根据应力波的到达时间和衰减方式 。
- 蔡兰周明张永康
- 关键词:脉冲激光应力波
- 熔剂法制备SiC_p/ZA27复合材料的工艺和性能研究
- 1999年
- 针对液态搅拌法制备SiCp/ZA27复合材料,研制出高效复合熔剂,用它处理SiC颗粒表面,以改变颗粒表面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引起反应润湿,造成熔体的成分起伏并优化结晶条件,从而一气完成改善润湿、变质精炼和活性吸附金相分析表明:宏观上制得的复合材料组织致密、颗粒分布均匀且界面结合良好;微观上颗粒处于晶内,呈现颗粒吞没机制就凝固特性,复合材料宏观上仍以糊状方式凝固,但在颗粒微区内,凝固方式从颗粒表层至熔体中心由中间凝固,甚至逐层凝固,向糊状凝固方式过渡通过比较试验,分析并获得了最优熔剂处理工艺和最优液态搅拌工艺经凝固过程固液界面行为分析证实,控制合适的熔剂层厚度和配比能够实现颗粒吞没机制,使颗粒处于晶内,此时颗粒分布均匀、组织致密、界面结合强,制得的复合材料的常温抗拉强度约为310~360MPa,延伸率约处于0.5%~1.
- 周明赵玉涛蒋宗宇
- 关键词:碳化硅锌铝合金熔剂法液态搅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