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杰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8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折地平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阿折地平片在中国健康成年人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将2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成低剂量组(8mg)和高剂量组(16mg),口服给药后,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并以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1片(8mg)阿折地平片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2.6±0.6)、(2.8±0.9)h,cma(x4.16±1.86)、(6.62±2.23)μg.L-1,t1/2β(23.0±6.8)、(25.5±9.5)h,AUC0~96(h44.1±19.6)、(113±67.0)μg.h.L-1,蓄积比为1.90±1.20,波动度为1.85±0.49,多剂量给药4个谷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单剂量口服2片(16mg)阿折地平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t1/2β、CL/F、V1/F、AUC0~96h分别为(2.7±0.6)h、(10.6±5.4)μg.L-1、(25.2±13.8)h、(80.5±50.4)L.h-1、(706±511)L、(132±76)μg.h.L-1。阿折地平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在8~16mg口服剂量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的药动学参数基本一致,且未显示性别差异。在本试验剂量下安全性较好,未发生与阿折地平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陈燕林阳韩敏李静聂晓敏段鹏周子杰汪柯
- 关键词:阿折地平液-质联用法药动学
- 国产比伐卢定在1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初步药动-药效学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 2012年
- 目的初步研究国产比伐卢定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并评价其安全性,为Ⅱ/Ⅲ期临床试验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静脉弹丸式注射比伐卢定0.75 mg/kg,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180 min内的血药浓度进行药动学分析,测定活化凝血时间进行药效学分析,同时观察给药前后受试者生命体征及安全性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入选健康男性受试者10名,年龄(29.5±3.4)岁,身高(170.7±5.5)cm,体重(66±7)kg,体重指数(22.2±1.7)kg/m2。药动学参数:峰浓度(Cmax)为(8347±1586)μg/L,达峰时间(Tmax)为5 min,末端消除半衰期(T1/2z)为(41.6±9.0)min,0到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124.0(98.4~182.3)min.μg/L,0到无穷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31.9±26.8)min.μg/L,平均驻留时间(MRT0-t)为(25.6±3.1)min,表观分布容积(Vz)为(354.8±103.9)ml/kg,清除率(CL)为(5.9±1.1)ml/(min.kg)。药效学参数:基础值(E0)为(146±17)s,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2225(799~42 008)μg/L,最大效应(Emax)为(4072±294)s。试验结束后,所有受试者行X线胸片、头颅CT、12导联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凝血5项检查),均未见异常。试验过程中受试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比伐卢定似有起效快和半衰期较短的特点,可作为一种较安全的抗凝剂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
- 杨克旭林阳刘文芳李静所伟吴伟仇琪杜海燕周子杰赵桂平王云龙潘昱闫秀娟贾小欣
- 关键词:比伐卢定药动学药效学活化凝血时间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6
- 2010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测定的斑块积分将其分为3组,先行单因素分析,对比各组Hcy、收缩压、舒张压、年龄和吸烟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方法确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3组Hcy、收缩压、舒张压、年龄和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上述因素均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传统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外,Hcy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
- 王宁余振球周子杰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收缩压
- 高脂饮食对阿雷地平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人体药动学、药效学特征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评价高脂饮食对口服阿雷地平肠溶胶囊后健康中国人体内阿雷地平(AR)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羟基阿雷地平(AR-M1)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的影响,并评价高脂饮食对该制剂的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开放、自身交叉试验设计,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两个阶段分别进行空腹和高脂餐后单次口服AR肠溶胶囊10 mg的PK试验,两次给药间隔7 d。每次给药前及给药后36 h内采集PK血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健康受试者给药后血浆中AR及AR-M1的浓度。采用DAS2.1.1软件计算AR和AR-M1的主要PK参数(AUC0-t、AUC0-∞、mρax、tm ax、t1/2、Ke、CL/F、Vd/F等)。给药前及给药后36 h内分别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作为药效学指标。整个试验过程中进行全面安全性评估。结果空腹和高脂餐后单次口服AR肠溶胶囊10 mg后,AR的AUC0-t、AUC0-∞、和tm ax有显著性差异(P<0.05)。AR-M1的tm ax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腹和高脂餐后单次口服AR,受试者DBP、SBP发生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在给药后8 h两组受试者DBP均显著低于基线值(P<0.05),部分受试者心率加快,但无统计学差异;空腹及高脂餐后两组比较,受试者DBP、SBP及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空腹和高脂餐后给药,男女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及各药效学指标均无显著性别差异(P>0.05)。结论高脂饮食导致AR的吸收出现延迟现象,吸收程度显著增加;AR-M1的体内生成延迟;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本研究制剂安全性较好,试验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综合考虑,临床应用不需调整用法用量,但应充分考虑病人的饮食习惯,建议空腹给药及清淡饮食。
- 杜海燕刘文芳杨跃汉李静杨克旭林阳吴学思揭秉章方珊娟闫秀娟贾小欣周子杰吴伟所伟赵桂平
- 关键词:高脂饮食药动学药效学安全性
- 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验证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这是一个验证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准确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总共入选120例患者,根据普通心电图诊断分别入选相应的心电图大致正常组、心律失常组、有ST段抬高或压低组。在各个组内,采用随机化配对设计方法,将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与日本福田心电图机比较,分析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所测得的各项心电图参数是否准确(包括心率、PR间期、QRS时程、QT间期、P波振幅、QRS高度、T波振幅、ST段与基线的距离等);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与ST段抬高或压低识别的准确性;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结果: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与日本福田心电图机两组心电图测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与ST段抬高或压低识别的准确性达到100%;受试产品使用时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操作方便程度均与日本福田心电图机一致,临床使用安全、有效,且操作方便。
- 周子杰韩智红李静
- 关键词:心电图仪
- 椎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同期椎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椎动脉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同时行椎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的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椎动脉狭窄的程度将患者分为椎动脉轻度狭窄组(狭窄<50%,122例)和椎动脉重度狭窄组(狭窄≥50%,51例),分析椎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将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狭窄<70%,58例)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狭窄≥70%,115例),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对患者椎动脉和冠状动脉狭窄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椎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狭窄的共同危险因素。椎动脉重度狭窄组总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比例以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椎动脉轻度狭窄组[80.4%(41/51)比60.7%(74/122)、66.7%(34/51)比42.6%(52/122)、47.1%(24/51)比28.7%(35/122)、54.9%(28/51)比32.8%(40/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椎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基本相同。椎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狭窄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对椎动脉狭窄的筛选可以为冠状动脉评估提供依据。
- 王力锋何晓芬周子杰
- 关键词:椎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狭窄
- RP-HPLC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
- 2007年
-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RP-HPLC荧光检测法。方法以缬沙坦为内标定量血浆中替米沙坦的浓度,血浆样品在酸性条件下用苯萃取后氮气吹干,残留物用流动相复溶后直接进样。样品分离用ZORBAXEclipseXDB-C18柱(4.6×150mm,5μm)和填充相同材料的预柱(4.6×12.5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0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3.2)(5∶40∶55,v/v/v),流速为1.0mL/min,进样体积为20μL,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50nm,发射波长为375nm,柱温为25℃。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结果,替米沙坦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8min和10.7min。在浓度1μg/L^18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A=0.2769R+0.03788,相关系数r=0.9995,检测限为1μg/L。浓度为2.0、30.0、70.0μg/L血浆质控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104.6%和105.1%。低、中、高浓度血浆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血浆中替米沙坦的浓度测定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特点。该方法更适于替米沙坦血药浓度测定及替米沙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陈华英林阳温绍君韩敏周子杰
- 关键词:替米沙坦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吡西卡尼的浓度
- 2013年
-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吡西卡尼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方法以液液萃取法进行样品处理,以乙腈-乙酸铵(0.1‰甲酸).水为流动相(血药浓度测定:25:37.5:37.5;尿液中药物浓度测定:35:6:59),等度洗脱,经WelchMaterialUltimateAQ—C18(2.1mm×100mm,3.5¨m)色谱柱分离,流速0.35mL·min-1、柱温25℃、进样量5灿。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扫描(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273.4—110.2(吡西卡尼)和m/z287.4—110.2(内标,甲基吡西卡尼)。结果本法测定吡西卡尼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200μg·L“(血浆),1~150mg·L-1(尿液),最低定量限分别为1μg·L-1(血浆),1mg·L-1(尿液),相关系数r值在0.9962~0.9991之间,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批内、批间精密度均满足药物浓度测定要求。临床药动学研究中,应用此法测定了人血浆和尿液吡西卡尼的浓度。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以满足药动学研究中药物浓度测定的要求。
- 所伟李静刘文芳林阳魏永祥杨克旭仇琪吴伟赵桂平杜海燕周子杰张颖超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血浆浓度尿药浓度
- 七叶皂苷钠致兔耳输液性静脉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叶皂苷钠对兔耳缘静脉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32只,完全随机分为4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15min内耳缘静脉滴注1、2、4mg七叶皂苷钠(均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ml的溶液),对照组耳缘予静脉滴注同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d。给药过程中观察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第3天给药结束30min后处死各组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耳缘静脉穿刺周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各实验组随药物浓度增加,静脉穿刺周围沿静脉走向呈现程度递增的静脉炎特征,而对照组无此类变化。中剂量组近心端血管内皮细胞缺失、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评分分别为[1.0(1.5)、1.5(1.0)、1.0(0.5)分],远心端血管内皮细胞缺失、炎症细胞浸润评分分别为[2.0(2.0)、1.0(2.0)分];高剂量组近、远心端血管内皮细胞缺失、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评分分别为[2.0(1.0)、2.0(0.0)、2.0(1.0)分,3.0(1.0)、2.0(2.0)、2.0(2.0)分],上述各项与对照组[0.0(0.0)、0.0(0.0)、0.0(0.5)分,0.0(0.0)、0.0(0.0)、0.5(1.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低、中、高剂量组病理损伤程度逐步加重。高剂量组的病理损伤最重,具备了静脉炎的基本病理特征。符号秩检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兔耳近心端与远心端病理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导致兔耳输液性静脉炎的毒性与其输注剂量有关,剂量越高,静脉炎的严重程度越高。
- 杜海燕刘文芳杨克旭李静林阳周子杰所伟吴伟
- 关键词:静脉炎七叶皂苷钠家兔组织病理学
- 单次静滴法舒地尔的药动学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人单次静滴法舒地尔后法舒地尔及其活性代谢物羟基法舒地尔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12例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自身对照交叉设计、单次静脉滴注试验药物甲磺酸法舒地尔和对照药物盐酸法舒地尔,用HPLC-MS/MS方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法舒地尔和羟基法舒地尔的血浆、尿液内浓度,用药动学软件DAS2.1.1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法舒地尔在人体内的分布符合一室模型,静滴甲磺酸法舒地尔和盐酸法舒地尔后法舒地尔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ρmax分别为(200±46)和(188±52)μg.L-1;t1/2分别为(0.398±0.130)和(0.335±0.087)h;AUC0-t分别为(58.7±16.1)和(69.0±30.2)μg.h.L-1;24 h尿药回收率为(5.43±2.66)%和(5.29±2.10)%。2种制剂的原药和代谢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基本一致,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法舒地尔与盐酸法舒地尔的人体药动学过程相似,与文献报道也相近。
- 韩敏陈华英林阳周子杰王力峰白梅李静汪柯
- 关键词:法舒地尔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