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平
- 作品数:1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第四媒体文学”主要特征刍议
- 2005年
- 本文主要从网络传播、自由与平等的理念、超文本、网络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第四媒体文学”——网络文学的特征。
- 吴跃平
- 关键词:网络传播超文本网络语言网络文学
- 试析武汉市民的文化品格被引量:3
- 2007年
- 在文学和文化范畴使用“市民”的概念,常常是指一种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市民”的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市民”的历史的、动态的发展及其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决定了“市民文化”的复杂性。武汉市民文化品格的生成及生存,既有中国市民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的影响,又有武汉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大、小环境下生存的武汉市民具有开放多元、重义守信、精明强干、勇武泼辣、世俗功利、涣散守中等主要文化品格。
- 吴跃平
- 关键词:城市市民文化品格
- 试论增强高职传媒专业职业教育适应性——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专业为例
- 2021年
- 探讨“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涵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专业群与产业链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市场需求、专业核心技能与产业链岗位需求的适应性,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专业为例,分析高职传媒专业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方面所遇到的难题与困境,提出增强传媒专业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路径和举措,展示高职传媒专业增强适应性的初步成效。
- 吴跃平谭迎春
- 关键词:职业教育适应性
-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新探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目标、课程体系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从高职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不同专业、高职院校所有公共课程三个维度,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就阅读鉴赏、应用写作、口语表达三个模块,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进行了全新设计。
- 吴跃平
- 关键词:高职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
- 试论网络文学的发展障碍
- 2004年
- 网络文学是网上"创作"、网上"发表"、网上"阅读"的文学,网络文学的发展还存在网络鸿沟、质量不高、超文本特征、非功利性等障碍。
- 吴跃平
- 关键词:网络文学超文本
- 试论池莉的市场化写作特征
- 2009年
- 本文从捕捉市场期待的文本内容、迎合世俗认同的价值取向、采用市场需求的叙事策略三个方面,结合池莉的主要作品论述了池莉市场化写作的特征及其创作个性,从新的视角对"池莉热"进行了反思。
- 吴跃平
- 关键词:市场化写作
- 唐代元日诗的民俗观照
- 2011年
- 通过分析唐代元日诗的民俗内涵,深入探讨了元日的民俗内涵,提炼归纳出唐代元日的民俗特征,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了唐代元日诗,发掘出唐代元日诗丰富的民俗价值。
- 吴跃平
- 关键词:唐代民俗内涵
- 我国大学校训文化建设刍议
- 2008年
- 对我国大学校训现状的主要特征及不足进行了全新的、贴切的概括,并分析了成因。从新的视角概括了我国大学校训文化的主要特性,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构建我国校训文化的思路和途径:提炼大学文化精髓、凸显新型教育理念、化用古今经典词汇、借鉴西方校训精华。
- 吴跃平
-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特性校训文化
- 两岸高职教育主要特色分析及其思考被引量:6
- 2010年
- 对海峡两岸高职教育的教育体系、课程设置、产学结合三个主要方面的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另外的视角,有针对性地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 吴跃平
- 关键词:两岸高职教育
- 演绎“汉味文化”的原生态——对池莉小说市民形象文化个性的解读被引量:1
- 2007年
- 武汉丰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区位,与武汉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时代精神等相融合,形成了颇具个性的"汉味文化"。"汉味文化",以商业文化、市民文化、码头文化为主。自古以来,武汉就是一个水陆大码头,既是个商业码头,又是个文化码头,众多的商品和文化,都在此集散和中转,形成了武汉人的码头文化特质——其一,开放灵活,求新求快。每一种新的商品和文化在武汉会很快成为时尚、又会很快被人遗忘,所谓"集家嘴的划子转舵快",说的便是这种文化的"走廊效应"。其二,本土观念淡薄。
- 吴跃平
- 关键词:池莉小说不谈爱情武汉人武汉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