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红珍

作品数:54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成像
  • 20篇肿瘤
  • 18篇磁共振
  • 13篇肝癌
  • 13篇磁共振成像
  • 12篇细胞
  • 12篇加权成像
  • 10篇扩散
  • 9篇扩散加权
  • 8篇肝肿瘤
  • 8篇VX2肝癌
  • 7篇肝细胞
  • 6篇扩散加权成像
  • 6篇放疗
  • 5篇灌注
  • 5篇灌注加权
  • 5篇灌注加权成像
  • 5篇超声
  • 4篇动物
  • 4篇移植瘤

机构

  • 44篇广州市第一人...
  • 5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佛山市中医院

作者

  • 50篇吴红珍
  • 37篇江新青
  • 17篇魏新华
  • 16篇谢琦
  • 16篇陈亮
  • 11篇郭媛
  • 10篇吴梅
  • 9篇郑力强
  • 5篇汪珍穗
  • 5篇陈明旺
  • 4篇韦程纲
  • 4篇曹丽妃
  • 4篇莫蕾
  • 3篇徐向东
  • 3篇柏沙美
  • 3篇蒋超
  • 3篇丁汉军
  • 3篇孔庆聪
  • 3篇徐宏刚
  • 3篇吴梅

传媒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广东省医学会...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现代医院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制作及临床1.5TMR成像仪的1H-MRS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索临床医用1.5TMR成像仪对人类结肠癌荷瘤裸鼠模型行常规MR成像及氢质子MR频谱(1H-MR spectroscopy,1H-MRS)分析的可能性。方法人类结肠癌SW480肿瘤块种植于25只麻醉状态下的裸鼠皮下制成结肠癌异位移植瘤裸鼠模型。给予荷瘤鼠行MR T1WI、T2WI、1H-MRS扫描,并与病理所见对比。结果25只裸鼠均成瘤。T2WI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肿瘤,肿瘤T1WI信号与肌肉等,T2WI为高信号,中央坏死区为更高信号。18只鼠MRS单体素采集成功,22只二维多体素采集成功,25只三维多体素采集成功。结论临床医用1.5TMR与临床医用线圈对人类结肠癌裸鼠模型可行1H-MRS研究,常规MRI T2WI图像可反映移植瘤的病理改变,研究结果更容易反映临床人类疾病的特点。
谢琦江新青陈明旺吴红珍郑力强张静许静梁碧玲杨绮华
关键词:裸鼠新生物结肠磁共振成像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MR表现及误诊学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MR表现,提高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9例肝脏经病理证实为IMT的患者CT、MR表现,其中6例行CT扫描,3例行MR扫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发现9个病灶,CT平扫为稍低(3例)或低密度(2例)病灶,1例呈明显的靶征,增强扫描动脉期斑点状(4例)、环形(1例)强化或强化不明显(1例),门脉期较动脉期进一步强化(5例)或与门脉期强化大致相当(1例),延迟期强化无减退(3例)、进一步向中央推进(2例),呈双环征、靶征改变(1例),中央见少量无强化区(1例)。MR上T1WI呈较低(2例)、等或略低(1例)信号,T2WI SPAIR呈较高(1例)、稍高(1例)、等(1例)信号,增强扫描肝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较前显著(2例),动脉期、门脉期呈中度强化,延迟期强化下降(1例)。结论肝脏IMT稍具特征的CT、MR表现出现在延迟期强化,病理学检查仍是确诊该疾病的惟一方法。
吴红珍江新青魏新华陈亮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双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检出价值的比较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双动脉期与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HCC)癌灶检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经病理证实的HCC患者的MSCT平扫、动脉早期(20~22s)、动脉晚期(34~37s)和门静脉期(60s)资料,并采用χ^2检验分别对≤3cm和〉3cm的病灶在各期相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94例术中共发现318个病灶,其中≤3cm者86个,〉3cm者232个。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检出≤3cm病灶的敏感度分别为39.5%(34个)、67.4%(58个)、44.2%(3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P〈0.01)。上述3期检出〉3cm病灶的敏感度分别为89.6%(208个)、99.6%(231个)和99.1%(23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P〈0.01);阳性预测值均为100%。上述3期检出病灶的总敏感度分别为76.1%(242个)、90.9%(289个)和84.3%(268个),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3%(242/274)、86.3%(289/335)和93.7%(268/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62和9.29,P值均〈0.05)。结论双动脉期扫描有利于提高病灶的检出率,特别是对于小HCC,动脉晚期的扫描显得尤其重要。
江新青肖湘生谢琦吴红珍汪珍穗
关键词:肝细胞造影剂
肝细胞癌表观扩散系数与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Ki-67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ADC值对鉴别Ki-67表达水平的效能。资料与方法43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肝癌患者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b值分别取0、800 s/mm^(2),测量肝细胞癌病灶的平均ADC值。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67水平,并计算阳性表达细胞数。将Ki-67<20%纳入低表达组,Ki-67≥20%纳入高表达组。比较不同Ki-67表达水平患者的ADC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对Ki-67表达的鉴别效能。结果43例肝细胞癌患者中,DWI表现为高信号37例(86.0%),稍高信号4例(9.3%),等信号2例(4.7%)。高表达组患者ADC值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30±0.258)mm^(2)/s比(0.970±0.143)mm^(2)/s,P=0.03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DC值对Ki-67不同表达水平具有较好的鉴别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681,敏感度为68.2%,特异度为71.4%。结论肝细胞癌的ADC值与Ki-67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DWI有望用于无创预估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程度,为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吴红珍谭彩虹王梓华莫蕾江新青
关键词:肝细胞扩散加权成像KI-67抗原
兔VX2肝癌MR扩散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DWI成像技术及成像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采用组织块、细胞悬液种植的方法制成24只肝癌模型,使用Philips 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MR扫描后,采用EPI-SE序列、SENSE技术,取b值为100、200、300、400、500、600s/mm2分别行DWI扫描,选取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制成24只肝癌模型,共28个病灶,在DWI图上,病灶信号高于周围肝实质,在ADC图上则相反,病灶ADC值低于周围肝实质。当b值为100、200、300、500、600s/mm2时,VX2瘤组织、正常肝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X2瘤组织ADC值低于正常肝组织。当b值为200、300、400s/mm2时VX2瘤组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b值取300、400、500、600s/mm2时正常肝组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兔VX2肝癌模型适合于DWI成像研究,DWI序列既能通过组织不同的信号强度观察解剖,又能通过ADC值对组织进行量化分析,属于形态和功能双重成像,有可能对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兔VX2肝癌的疗效评价进行定性分析。
江新青吴红珍谢琦陈亮陈阿梅郑力强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兔VX2 肝癌放疗后的MR扩散加权成像特征与细胞凋亡情况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VX2肝癌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后的DWI特征及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成功制成60只兔肝癌模型后,待瘤体直径≥1 cm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40只瘤兔进行放疗,将放疗后40只兔用同样方法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各组兔分别于放疗后1、5、10和15 d进行MR扫描,另20只作为对照组,不行放疗,随机分配到各组中,测量VX2肿瘤、肝脏ROI的ADC值,并计算两者比值.肿瘤标本行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I),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再采用SNK检验分别比较不同放疗时间点各组ADC比值和AI,不同放疗时间点放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放疗后1、5、10和15 d,放疗组ADC比值分别为0.74±0.15(8只)、1.04±0.09(7只)、1.43±0.12(7只)、1.25±0.23(8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221,P<0.01);相应对照组ADC比值分别为0.78±0.07(5只)、0.79±0.07(4只)、0.83±0.14(4只)、0.97±0.19(4只).2组放疗后5和1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17和7.259,P值均<0.01),放疗后1和1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69和1.957,P值均>0.05).1、5、10和15 d放疗组凋亡指数分别为0.39±0.13(8只)、0.29±0.08(7只)、0.28±0.07(7只)、0.58±0.19(8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28,P<0.05);相应对照组凋亡指数分别为0.26±0.13(5只)、0.18±0.03(4只)、0.16±0.06(4只)、0.18±0.08(n=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6,P>0.05);2组放疗后5、10和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8、2.386和3.756,P值均<0.05),放疗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716,P>0.05).结论 DWI可以反映兔VX2肝放疗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江新青刘真魏新华吴红珍陈亮徐海侠
关键词:细胞凋亡
MSCT对涎腺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MSCT对涎腺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3例涎腺非肿瘤性疾病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后,将MSCT诊断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研究,包括病灶边界、形态、是否强化等。结果病灶边界清楚18例,边界模糊15例,椭圆形或类圆形27例,不规则形6例,实性病变平扫呈稍低密度,增强轻或中度强化,囊性病变平扫囊壁呈等或稍低密度,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中央无明显强化;病变继发感染边缘模糊不清,强化较明显。结论MSCT对涎腺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特点。
汪珍穗吴红珍蒋超曹丽妃许志培杜洪
关键词:MSCT诊断和鉴别诊断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兔VX2肝癌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特征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经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的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的基本成像特点。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采用组织块种植的方法制成20只兔VX2肝癌模型,使用1.5TMR扫描仪行常规扫描后,采用EPI-SE序列、SENSE技术,于治疗前、后14d对肿瘤行PWI,选取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血流灌注值,进行统计学分析。PWI采用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最大信号下降斜率(SRSmax)作为定量指标,分析不同ROI的SRSmax变化规律。结果:治疗前、后兔肝VX2瘤中央区及周边区之间的SRSmax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旁肝实质之间的SRS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1.5TMR扫描仪进行兔肝VX2瘤灌注成像研究是可行的,PWI可用于评价HIFU治疗后肝脏肿瘤的血管生成、破坏状况;不同ROI的SRSmax变化程度及规律也不同,其PWI表现与肿瘤的坏死程度、范围基本相符。
陈亮江新青魏新华夏建东吴梅吴红珍郑力强
关键词:肝肿瘤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
兔VX_2肝癌模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是通过水分子的微观运动反映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状态,早期多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扩散加权成像也逐渐应用于肝脏。我们对兔VX2肝癌模型进行了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初步研究,现总结如下。
柏沙美江新青谢琦郑力强吴红珍
关键词:肝肿瘤动物实验磁共振成像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相对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肝脏IMT,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1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疼痛4例,发热2例,体检发现1例。术前分别经CT平扫及增强多期扫描,复习影像表现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7例病灶均为单发,其中位于肝右前叶3例,右后叶2例,肝左内叶2例。病灶大小不一,从2.2cm×1.7cm~5.6cm×5.2cm不等,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边界欠清,2例边界清晰。CT平扫7例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不等:①环形强化(3例):即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扫描病灶中央无强化,其边缘出现薄环/厚环形强化影,同时周边肝实质出现高密度强化带;②结节样强化伴中心坏死(3例):即动脉期病灶结节样轻度强化,邻近肝组织轻度强化;门静脉期病灶继续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无强化;③分隔状强化(1例):即增强后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病灶逐渐呈分隔状强化,分隔之间可出现结节状或斑点状轻度强化区。3例病灶伴随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病理特征:病灶均由大片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主要由层列杂乱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以及多量以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混合组成,中性粒细胞少见,7例病灶均可见凝固性坏死;肝索结构无明显异常,肝细胞轻度水样变性,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免疫组化:Vimentin(++~+++)5例;SMA(++)4例;CD68(++)3例;CD34、CK均(-)。结论肝脏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多层螺旋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的特征性,最后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郭媛孔庆聪魏新华吴红珍江新青
关键词:肝肿瘤肌组织病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