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彪
-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第四代陶瓷关节假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19例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第四代陶瓷关节假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9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第四代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VAS对疼痛进行评价,并对假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2~3年,随访期内假体无松动、下沉。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91.32±6.38)分显著高于术前的(50.72±3.71)分(P〈0.05),优17例(89.47%)、良1例(5.26%)、可1例(5.26%)。末次随访VAS评分为(2.16±1.51)分,明显低于术前的(4.65±1.63)分(P〈0.05)。治疗总体满意率94.73%(18/19)。[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第四代陶瓷假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较好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 吴彪范伟杰蒋娟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半月板前根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外侧半月板(lateral meniscus,LM)前根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2023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的28例累及LM前根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13~57岁,平均26岁。运动损伤20例,交通事故伤8例。陈旧性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45、90 d;新鲜骨折2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20 d,平均6.7 d。骨折根据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4例,Ⅲ型11例,Ⅳ型13例。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2.1±9.0)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40.0±7.3)分、Tegner评分为(0.7±0.7)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60个月,平均20.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血管及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检查示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0.3周。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呈阴性。末次随访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4±5.5)分、IKDC评分为(91.6±4.4)分、Tegner评分为(5.2±1.1)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22.899,P<0.001;t=-29.870,P<0.001;t=-19.979,P<0.001)。结论带线锚钉结合缝线多点固定治疗累及LM前根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既固定了LM,又可有效复位及固定撕脱骨折,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 戴祝刘超陈丹刘江华黄文吴彪范伟杰
- 关键词:带线锚钉缝线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7
- 2017年
-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修复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15年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修复下肢毁损伤患者18例,使用VSD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待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结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特点设计皮瓣,将皮瓣的长度变成宽度使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切取皮瓣后与受区血管吻合修复缺损创面。结果术后皮瓣供区均Ⅰ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皮瓣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结论 VSD联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可一次修复较大面积缺损,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
- 唐奕泉刘伟宁建君范伟杰吴彪
- 关键词:负压伤口疗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
- 目的探讨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创伤性四肢皮肤缺损患者7例,均有肌腱、骨、神经血管等外露,受伤原因:车祸3例,重物砸伤2例,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外露2...
- 吴彪
- 关键词:穿支皮瓣肢体显微外科
- 髌腱外偏角的测量及在复发性髌骨脱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比较髌腱外偏角和胫骨结节-滑车沟距离(tibia tubercle-trochlea groove,TT-TG)的CT测量结果,以及在复发性髌骨脱位中的诊断能力和病理阈值。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对46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和112例非髌骨脱位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6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根据TT-TG值分为2组:TT-TG≥20 mm髌骨脱位(A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6~27(21.00±3.98)岁;TT-TG<20 mm髌骨脱位(B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16~37(22.83±6.09)岁;非髌骨脱位(C组)112例,男63例,女49例;年龄16~36(22.87±5.69)岁。比较3组患者的髌腱外偏角和TT-TG值的测量数据,并采用Spearman分析其相关性。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确定组内的可重复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参数的诊断能力,并计算出髌腱外偏角截骨参数,以及髌腱外偏角和TT-TG值在诊断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断参数。结果:A、B、C组的髌腱外偏角分别为(22.04±3.19)°、(17.20±4.43)°、(10.22±3.45)°,TT-TG值分别为(21.15±0.71)、(15.97±2.69)、(11.12±3.77)mm,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髌腱外偏角与TT-TG值对比,存在强正相关(r=0.735,P<0.0001)。髌腱外偏角在A、B组中的组内ICC值(0.980、0.982)比TT-TG值(0.594、0.775)测量的可重复性更好,C组中髌腱外偏角(0.956)和TT-TG值(0.906)可重复性均很好。在复发性髌骨脱位诊断中,髌腱外偏角的ROC曲线下面积(0.916)大于TT-TG值(0.886),其诊断参数分别为13.84°和14.69 mm;在胫骨截骨术中,髌腱外偏角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截骨参数为20.15°。结论:CT成像可以可靠地测量髌腱外偏角。髌腱外偏角与TT-TG值存在强正相关,可通过其测量明确复发性髌脱位病理状态,并且髌腱外偏角在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诊断能力优于TT-TG值。髌腱外偏角同样可用�
- 李健戴祝廖瑛吴彪刘全辉
- 关键词:髌骨脱位复发髌腱
- 微创锁定钢板固定股骨远端AO-C型骨折46例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固定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固定股骨远端C型骨折46例患者的完整资料。骨折按AO分型:C1型6例,C2型22例,C3型18例。开放性骨折12例。手术方式为:直视下复位并临时固定股骨髁部,采用间接复位技术以锁定钢板桥接固定于股骨干。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6 min,平均失血量284 mL。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24.8个月。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3~6个月)。7例发生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按HSS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18例,中2例,优良率95.6%。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固定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及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适用于股骨远端C型骨折中各亚型骨折的固定。
- 汪金平杨天府宁建君吴彪
- 关键词:股骨股骨远端骨折骨折固定术锁定钢板
- 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7例创伤性四肢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观察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7例创伤性四肢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创伤性四肢皮肤缺损患者7例,采用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19 cm×12 cm^10 cm×8 cm。术后评价优2例、良3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71%。5例吻合神经患者中1例恢复2点辨别觉,达S3+;1例恢复达S3,1例恢复达S2;2例恢复达S1;其中恢复保护性感觉(S2)达60%。术后随访6~24个月,受区组织缺损修复效果满意,无臃肿,不影响患者穿鞋等日常生活;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缺损效果较好,且供区愈合良好。
- 吴彪蒋娟
- 关键词:穿支皮瓣四肢皮肤缺损
- 用于下肢手术的旋转体位保持装置
- 用于下肢手术的旋转体位保持装置,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放置患者脚部的脚托和用于连接脚托的定位板,所述脚托包括用于放置小腿的底托部和用于供脚掌抵靠的立托部,底托部和立托部的边沿均翻起以贴靠腿部和脚部边沿,立托部的...
- 吴彪蒋娟
- 文献传递
- 长骨骨折合并重型脑外伤的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2015年
- 目的 分析长骨骨折合并重型脑外伤患者的早期血清差异蛋白质表达,寻找其中有促进成骨作用的蛋白质. 方法 随机选取3例重型脑外伤合并下肢长骨骨折的患者为实验组(IF组),匹配与其一般情况相似的单纯重型脑外伤和单纯骨折患者各3例为2个对照组(设为I组和F组).收集各组伤后第3天的血清样本,经纯化与定量后行双向电泳,对实验组比对照组上调表达超过3倍的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鉴定. 结果 IF组与I组间的差异蛋白点16个,其中5个上调,7个下调,只在IF组表达的蛋白质点4个.IF组与F组间3倍以上的差异蛋白点17个,其中8个上调,7个下调,只在IF组表达的蛋白质点2个.IF组与I组比较的质谱鉴定:鉴定出5种蛋白质,其中只在IF组表达的蛋白点393和423被鉴定为血清转铁蛋白.IF组与F组比较的质谱鉴定:鉴定出4种蛋白质,其中5个上调3倍以上的差异蛋白点都被鉴定为血清转铁蛋白. 结论 以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了骨折合并重型脑外伤与单纯重型脑外伤和单纯骨折患者比较的血清差异蛋白质,初步确定血清转铁蛋白与重型脑外伤促进成骨的机制密切相关.
- 汪金平杨天府唐正午阳志军张勇吴彪简盛生
- 关键词:骨折蛋白质组脑外伤质谱鉴定
- 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瓣手术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病例13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于患侧拇指设计皮瓣,拇指桡侧近节指骨颈水平(或以近)为旋转点,皮瓣带蒂旋转修复创面。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封闭。皮瓣面积2.5 cm×1.5 cm^1.5cm×1.0cm。随访半年左右,皮瓣外形及功能较为满意。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是理想选择。
- 吴彪
- 关键词:拇指皮神经营养血管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