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再灌注
  • 6篇心肌
  • 6篇维生素
  • 5篇灌注
  • 4篇心肌损伤
  • 4篇再灌注心肌
  • 4篇再灌注心肌损...
  • 4篇肌损伤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维生素E
  • 3篇灌注损伤
  • 2篇动脉
  • 2篇再灌注心律失...
  • 2篇歧化酶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外膜
  • 2篇维生素C

机构

  • 9篇南京铁道医学...

作者

  • 9篇吴再彬
  • 9篇叶铭
  • 8篇张运生
  • 7篇刘岐山
  • 3篇宋继志
  • 3篇祝纪山
  • 3篇洪大蓉
  • 2篇刘歧山
  • 1篇李明举
  • 1篇季建平
  • 1篇季健平

传媒

  • 4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铁道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高血压杂...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1993
  • 1篇1992
  • 4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维生素E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
1993年
60只麻醉开胸 SD大鼠 ,可逆结扎左冠状动脉主支 5 m in后解除结扎 6 0 m in,引发再灌注心律失常 (RA) ,动物分为生理盐水 (NS,10 m l/kg,ig)、维生素 (VE,5 0 0 m g/kg,ig)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5 0 0 0 U /kg,iv) 3组。用 RM-6 0 0 0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 ECG 。结果 NS与 SOD组 RA总发生率均为 95 % ,V E组为 35 % (P<0 .0 0 1)。 N S,SO D及 VE组心室纤颤发生率与死亡率分别为 45 ,40 % ;5 0 ,2 5 % ;15 ,0 %。 V E组显著比 NS。
刘岐山吴再彬张运生叶铭
关键词:维生素E再灌注心律失常
辅酶Q_(10)对大鼠再灌注心肌损伤的效用被引量:1
1990年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及辅酶Q_(10)(CoQ_(10))两组作结扎左冠状动脉5分钟后再灌注60分钟的实验。发现对照组心室纤颤死亡率为40%,CoQ_(10)组仅5%(P<0.02)。再灌注30分钟内对照组左室峰值压持续下降,而CoQ_(10)组则维持12kPa(90mmHg)以上,心功能得以保持;心肌电镜形态计量表明再灌注时对照组心肌及线粒体损伤明显,而CoQ_(10)组则接近于正常心肌,提示再灌注时CoQ_(10)可保护心肌。
张运生叶铭刘岐山吴再彬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再灌注损伤泛醌
离体工作鼠心再充氧时 SOD 活力变化的意义及维生素 C 的作用
1993年
离体鼠心缺氧后再充氧,及用含维生素 C 之 KH 平衡液灌注时,测定不同时间冠脉流出液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并用亚硝酸盐形成法测定 SOD 的百分抑制率及活力。发现再充氧组缺氧5 min 内 SOD 百分抑制率及SOD 活力降低,再充氧即刻急剧下降,2 min 后逐渐上升接近正常。Vit C 组的 SOD 百分抑制率及活力均明显高于再充氧组。提示再充氧时超氧自由基大量产生,Vit C 则可清除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
张运生叶铭刘岐山吴再彬季建平
关键词:维生素超氧物歧化酶
超氧化物岐化酶超微量快速测定法被引量:212
1991年
建立了一种SQD活力测定的改良方法。本法标准SOD抑制率50%时的量为0.06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3%,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季健平吴再彬刘歧山张运生叶铭李明举
关键词:SOD超氧物歧化酶
维生素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期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1992年
用大鼠心复制血再灌注模型,根据电镜立体计量,Vitc对铁血再灌注致线粒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结果表明,Vitc是一种细胞保护剂,可望用于控制缺血再灌注损伤。
刘岐山张运生叶铭吴再彬洪大蓉宋继志祝纪山
关键词:抗坏血酸心肌线粒体
维生素E对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1991年
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C)、维生素E(Vit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组。结扎左冠状动脉(LCA)5min后开放,心肌再灌注60min。结果:再灌注后C组的左室收缩峰值压持续下降,VitE及SOD组均保持10.7~12.0kPa水平约30min。C及SOD组的室颤(VF)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VitE组。心肌电镜形态计量表明VitE组的心肌细胞结构基本完整,证明VitE可保护心肌细胞不受再灌注损伤。
吴再彬刘岐山张运生叶铭
关键词:维生素E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
维生素E对冠状动脉再灌注心肌损伤的防护作用
1989年
SD 大鼠60只,平均体重195g,分为对照组(Ec)、维生素 E100mg(E_1)、150mg(E_2)三组,E_1,E_2均在试前1h 灌胃。乌拉坦腹腔麻醉,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结扎左冠状动脉(LCA)5min 后开放。在结扎后即刻、2、5min;开放后即刻、2、5、15、 0、60min 同步记录心电图、动脉压、左室压、dp/dt 及心外膜电图。60min 后取左室心肌标本作电镜检查。结果:心电图、心外膜电图 ST 段均抬高;开放后 E_1、E_2的左室压能维持80~90mmHg 水平约30min,Ec 则继续下降。动脉压、dp/dt 的变化与左室压一致。Ec 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颤发生率、死亡率、60min 存活率分别为95%、45%、55%、40%,而 E_1、E_2分别为35%、15%、10%、90%;55%、30%、15%、85%。电镜下 Ec 的心肌纤维断裂,破坏;细胞膜、线粒体膜破坏,线粒体肿胀,嵴消失。E_1、E_2的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闰盘均完整。表明维生素 E 可减少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保持细胞膜完整,维持心脏功能,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剂量100mg似略优于150mg。
吴再彬刘岐山张闰生叶铭
关键词:再灌注维生素心外膜电图电子显微镜检查
VE、VC及CoQ_(10)预防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电镜形态定量研究
1991年
本文作者采用形态计量法研究 VE、VC 及 CoQ_(10)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缺血5min 时肌原纤维无异常变化,但线粒体明显缩小,异常线粒体增多。再灌注60min 时,异常肌原纤维及异常线粒体明显增多,线粒体明显肿大。三种药物均能明显地减轻再灌注引起的肌原纤维及线粒体损伤。CoQ_(10)对线粒体嵴及基质的保护较好;VE 及 VC 对线粒体外膜的保护较好。
宋继志洪大蓉祝纪山吴再彬张运生刘歧山叶铭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电镜肌原纤维外膜
维生素C对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1991年
用健康 SD 大鼠复制心肌再灌注模型,动态监测维生素 C 治疗组与盐水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与心电图,并采用心肌电镜形态计量。实验结果表明,Vitc 能显著除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室颤死亡率;并能明显减轻心肌结构损害和功能异常,本实验结果支持自由基在心肌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假说。
刘岐山叶铭张运生吴再彬宋继志洪大蓉祝纪山
关键词:维生素C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肌结构起重复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