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任涛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骨折
  • 11篇内固定
  • 6篇钢板
  • 5篇肱骨
  • 5篇疗效
  • 5篇内固定治疗
  • 4篇关节
  • 3篇胸腰椎
  • 3篇腰椎
  • 3篇双钢板
  • 3篇椎骨
  • 3篇接骨
  • 3篇接骨板
  • 3篇近端
  • 3篇骨板
  • 3篇复位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胸椎
  • 2篇腰椎骨折
  • 2篇鹰嘴

机构

  • 11篇广东医学院
  • 10篇东莞市厚街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吴任涛
  • 9篇罗军
  • 8篇孙景福
  • 8篇孙景福
  • 8篇李保良
  • 7篇王建民
  • 6篇王虎
  • 6篇王秋实
  • 6篇魏思奇
  • 5篇王虎
  • 5篇李保良
  • 5篇刘小鹏
  • 5篇罗军
  • 4篇刘晓雷
  • 4篇刘小鹏
  • 4篇郭伟华
  • 2篇王建民
  • 2篇李锦坤
  • 1篇谢伟山
  • 1篇王兴水

传媒

  • 3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肋椎关节入路椎体成形术的临床解剖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经单侧肋椎关节穿刺行椎体成形的影像学特点,探讨在影像学监测下经肋椎关节穿刺的安全操作范围。方法:12具成人防腐完整( T5~T12)脊柱标本,测量椎体矢状面、水平面标准位像前1/3中心点与肋椎关节上缘夹角。结果:下胸椎行椎体成形术,经肋椎关节穿刺时,T5~T12上倾角为19°~24°,外倾角先减小后逐渐增大,为27°~36°之间,T5最大,T9最小;外倾角的安全范围为22°~49°,左右两侧对比无显著差异,男女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行椎体成形术时,中下胸椎经单侧肋椎关节进针是安全可行的。
陶继祥李保良刘小鹏王虎王建军罗军吴任涛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椎体微创
闭合复位PFNA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PFNA方法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指标包括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88例患者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09.48±40.24)ml、平均手术时间为(45.28±10.16)min,随访时间内88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36±2.77)周。不同性别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行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5%。88例患者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及内固定松动等情况,术后2例关节僵硬、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4%。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郭伟华王虎李保良孙景福罗军吴任涛刘小鹏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疗效
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16例,术后随访9~16个月,平均13.4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分系统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
孙景福王建民李保良罗军吴任涛王秋实
关键词:肱骨骨折Y型钢板
骨柱植骨结合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3、4部分骨折
2013年
目的:探讨骨柱植骨结合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3、4部分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5月~2011年11月应用骨柱植骨结合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3、4部分骨折患者29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6.6岁。应用Neer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5个月,按Neer疗效评分:优16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6%。其中3例出现大结节吸收,4例肱骨头坏死,1例行关节置换术,无接骨板断裂和骨折不愈合。结论:复杂的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多数可进行内固定治疗,采用骨柱植骨结合锁定接骨板內固定可利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稳定,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早期锻炼。
孙景福刘小鹏王秋实吴任涛罗军王建民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接骨板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11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9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固定组和内固定+植骨组,每组48例。内固定组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植骨组以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间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治疗前后凸Cobb角、椎管内占位、伤椎前缘高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凸Cobb角显著减小、椎管内占位显著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显著提高,且内固定+植骨组改善幅度更大,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植骨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板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减小凸Cobb角、降低椎管内占位,提高伤椎前缘高度,值得推广。
刘晓雷孙景福吴任涛李锦坤郭伟华刘小鹏
关键词:疗效对比
探讨3D打印联合Mimics软件在肘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2020年
目的:分析3D打印联合Mimics软件在肘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基于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组根据3D打印联合Mimics软件开展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和肘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旋后、屈曲、旋前及伸直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联合Mimics软件在肘关节骨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活动功能状况。
陈隆福王虎吴任涛罗军刘晓雷孙景福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MIMICS软件3D打印
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38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男18例,女20例;年龄18~66岁,平均38.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1例,坠落伤17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2~8天,平均4天。术中使用内固定物均为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按照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肩关节等级评分系统(UCLA)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周3例切口发生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肩部不适感,活动时疼痛明显,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消失。结论:认为应用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操作方便,不干扰邻近关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恢复肩关节功能。
王建民陈淑玲刘小鹏郭伟华吴任涛王秋实罗军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
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16例,术后随访9~16个月,平均13.4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结果:优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无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显露良好,复位满意,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孙景福王建民魏思奇李保良罗军吴任涛王秋实
关键词:肱骨骨折Y型钢板
经皮撬拨复位及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临床研究
李保良魏思奇王兴水王建民秦金桥孙永建王炳禧谭建文王虎方达刚孙景福罗军刘晓雷吴任涛王秋实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由东莞市厚街医院完成的《经皮撬拨复位及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临床研究》总结报告,审议了有关鉴定资料,经全体委员充分讨论,鉴定意见如下:1、该项目提供的资料真实、可信。2、该项目通过制作寰枢椎骨折脱位...
关键词:
关键词:寰枢椎骨折脱位螺钉内固定治疗微创治疗
创伤中心联合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联合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采用创伤中心联合MDT模式治疗的56例老年HF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采用传统医疗模式治疗的44例老年HF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髋部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髋部再骨折。结论:创伤中心联合MDT模式可有效缩短老年HF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术后早期下床,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帮助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基本不会发生髋部再骨折。
吴任涛朱顺李杨芳孙景福李金庭谢伟山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创伤中心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