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军

作品数:4 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底泥
  • 2篇水质
  • 1篇悬浮物
  • 1篇盐度
  • 1篇营养化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数学模拟
  • 1篇水厂
  • 1篇水环境
  • 1篇水体
  • 1篇水源地
  • 1篇太湖
  • 1篇太湖水
  • 1篇太湖水质
  • 1篇内源释放
  • 1篇起动流速
  • 1篇浅水
  • 1篇浅水湖泊
  • 1篇湖泊
  • 1篇湖泊水体

机构

  • 4篇河海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向军
  • 4篇逄勇
  • 2篇李一平
  • 1篇周蓓蕾
  • 1篇王华
  • 1篇刘兴平
  • 1篇彭进平
  • 1篇陈广就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文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人民长江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鉴江河口底泥盐度释放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底泥盐度释放是河口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限制因子。本文以鉴江为例,基于野外实测与室内实验,系统分析了鉴江河口底泥盐度及水体氯离子的分布特征;通过振荡、换水及静态等实验,定量研究了河口底泥盐度释放规律。结果表明:(1)潮泛河口底泥盐度主要受上溯潮水的影响,有较为明显的梯度性;(2)底泥盐度释放量在初期较大,随着换水周期的累加,则逐步降低;在同一换水周期,底泥盐度释放强度与其本底盐度浓度成正指数关系;(3)静态释放时间越长,上覆水盐度越大,静置30d,三组样品上覆水的浓度分别达2 626mg·L-1、932 mg·L-1、533 mg·L-1,远远超过用水水质的要求。
向军彭进平逄勇周蓓蕾陈广就
关键词:盐度底泥
浅水湖泊水体中不同颗粒悬浮物静沉降规律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为了解浅水湖泊水体中颗粒悬浮物的静沉降规律,以太湖为例,采用重复深度吸管法计算了2005年4月、5月间在太湖进行的4次静沉降模拟实验中的沉降速度。结果表明:①在悬浮物沉降过程内,3种颗粒物的沉速关系为颗粒无机物(PIM)〉悬浮物(SS)〉颗粒有机物(POM)。在相同的沉降时间内,P1M的沉速为船沉速的1.6~2.0倍,POM的沉速为船沉速的0.3~0.7倍,P1M的沉速为POM沉速的2.5~5.5倍;②水体中悬浮物浓度与沉降时间均呈现出明显的指数衰减规律,悬浮物中无机物含量较高时这种规律更为明显;③悬浮物浓度较低时,太湖悬浮物的沉降速率与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悬浮物浓度较高时,沉降速率随悬浮物浓度升高而增大。
向军逄勇李一平魏海王鹏刘兴平
关键词:悬浮物沉降规律浅水湖泊
柳江柳州段水环境数学模拟及水质可达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建立了柳江柳州城区段二维非稳态FVS格式水流—水质模型,并利用点源连续排放的解析解对模型精度进行了分析。基于所建模型,对研究江段水流水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研究江段两岸11个概化排污口对城中水厂、柳南水厂、柳东水厂水源地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入江污染物量的不断调试,建立了竹鹅溪、华丰湾、东门干渠3个主要排污口的排污量与污染混合带范围响应关系曲线。研究表明:要确保柳南水厂与柳东水厂的供水安全,需对竹鹅溪、华丰湾、东门干渠3个排污口的现状排污量分别削减28.6%、32.3%、37.5%。
向军逄勇王华
关键词:水质水源地水厂
太湖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内源释放规律研究被引量:43
2005年
将太湖 2 0 0 1~ 2 0 0 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 ,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太湖的水质参数概括为 5个主成分 ,提取并反证了湖泊水质各个主成分的科学内涵 ,分别为 :水体营养指数 (F1)、富营养化指数 (F2 )、水体溶解氧指数 (F3 )、水体色度指数 (F4)和水体酸碱指数 (F5 ) ;研究了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室内环形水槽内模拟了水动力条件下太湖底泥的起动规律 ,得到了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 (个别动、少量动、普遍动 )下的起动流速 ,并利用泥沙起动的理论模型给予了验证 ,最后得出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下的起动流速分别为 :3 7.9cm·s- 1 ,46 7cm·s- 1 ,5 9 8cm·s- 1 .通过考察上覆水中TN、TP浓度的变化 ,建立了底泥中TN、TP释放率与水体流速的定量化关系 .并将太湖水量水质的同步监测资料应用在数学模型中 ,解决了以往模型中底泥释放率取为常数的不足 。
李一平逄勇向军
关键词:太湖起动流速底泥水质富营养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