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旭光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映射
  • 2篇拓扑
  • 2篇量子
  • 2篇教学
  • 1篇大学物理
  • 1篇等温变化
  • 1篇压强
  • 1篇一维波动方程
  • 1篇院校
  • 1篇生物学
  • 1篇态方程
  • 1篇态函数
  • 1篇能级
  • 1篇农林院校
  • 1篇欧拉-拉格朗...
  • 1篇欧拉角
  • 1篇气体性质
  • 1篇人工智能
  • 1篇自由能
  • 1篇最小作用量原...

机构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作者

  • 10篇史旭光
  • 1篇程艳霞
  • 1篇陈菁
  • 1篇郭彦青

传媒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物理与工程
  • 1篇物理教学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大学物理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能级系统态函数概率流新形式
2010年
首先讨论了一般量子系统的概率流的表达形式,鉴于对于二能级系统态函数的概率流文献中讨论的较少,本文通过定义一些新的变量,给出了二能级系统态函数概率流的新形式,这一新形式中不含有两个态矢的干涉项.
史旭光
关键词:相干态二能级系统
复标量场的拓扑规范理论及其在物理前沿中的应用
本文研究了早期宇宙中的宇宙弦,给出了U(1)规范势分解的理论,构造了具有U(1)对称性的挠率,构造了张量拓扑流,我们发现这一张量拓扑流在早期宇宙中可以形成世界面,这一世界面正是早期宇宙弦所扫过的。   本文研究了Nie...
史旭光
关键词:理论物理规范势
文献传递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
2017年
大学物理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基础通识课程。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使学生具有应用物理学的方法解决遇到的物理问题的能力。详细分析了新时期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学习的特点、教学的现状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行的考核模式对大学物理教学带来的弊端。针对大学物理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物理考核模式改革的几点设想,以期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促进大学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
史旭光程艳霞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考试改革
自旋-1/2近似下双势阱中纠缠制备和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作为量子理论的基础研究,在巨观系统中制备多粒子纠缠态一直是重要的课题,运用自旋-1/2近似的方法,研究束缚在双势阱中的两成份玻色-爱因斯坦(Bose-Einstein)凝聚体系的纠缠态生成问题。这种近似在稳定隧穿条件和奇数粒子条件下可证明是合理的,分别分析了有效哈密顿量和整体哈密顿量作用下的系统状态演化过程,最终得到纠缠度较大、持续时间较久的纠缠态,给出了最大纠缠出现的具体时刻,并讨论了系统参量对于纠缠度的影响。把即便是对于单成份凝聚体都很难解决的多体问题转化成了二体二能级的问题,不但大大简化了问题处理的难度,而且同样给出方便有效的纠缠度量。
陈菁郭彦青史旭光
关键词:量子光学
“慕课”的兴起与高校教学的发展被引量:2
2022年
技术发展会深刻地影响教育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慕课”应运而生,并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具有课程主体面向公众开放、学习者免费学习、授课和交流通过网络进行等特征。其大致可分为2类,即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慕课”(cMOOC)模式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慕课”(xMOOC)模式。“慕课”建设在我国始于2013年,之后发展非常迅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拓展渠道,也为校际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但是,我国高校开展“慕课”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有课程的同质化较为严重、具有特色的优质“慕课”比较少、“慕课”平台提供的课程教学形式单一、“慕课”平台的建设未能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因此,针对“慕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慕课”建设、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建议措施。一是基础通识类、专业类等不同类型课程的“慕课”建设应有所区别,积极建设具有特色的“慕课”,扭转同质化趋势;二是将“慕课”引入课程教学的各阶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的状况,加强课前和课后的“教”与“学”的互动;三是将网络和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所在,使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性,从而提高“慕课”的体验效果。
史旭光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
U(1)规范势分解和相对论拓扑量子力学
该文主要研究了以段一士教授提出的φ-映射拓扑流和规范势分解理论为基础的U(1)和SO(2)规范势分解理论,以及在拓扑场论,非相对论拓扑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拓扑量子力学中的应用.在第二章中,首先讨论了U(1)和SO(2)几何规...
史旭光
关键词:量子力学
文献传递
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测量大气压强被引量:2
2018年
大气压强作为地球大气的一个基本状态量,其在大气探测、气象预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都是极为重要的。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量出大气压强的数值。然而大气压强的测量,多年来一直是实验与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尤其在人们认识到水银对环境和人的危害后,利用水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本实验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巧妙地平衡了内外压差,设计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大气压强测量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规避了以往测量大气压强方法中的弊端,做到了实验材料绿色环保,取材方便的同时,实验过程安全易行。同时实验过程直观体现了大气压强的实际效应;实验测量的最终数值结果,满足大气压强的定性测量要求。
胡雪杨史旭光赵立博刘义杰
关键词: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温变化气体性质
DNA自由能与DNA空间几何构型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对DNA空间几何结构的研究,通常是把DNA螺旋轴当作空间扭转曲线,使用弹性杆模型进行研究.本文以描述DNA构型转换的Landau(朗道)模型和微分几何方法为基础,研究了DNA自由能与DNA空间几何构型关系.首先我们介绍了描述DNA的Landau模型.然后将DNA的螺旋轴当做空间扭转曲线,建立Frenet标架,得到了空间处曲线的曲率.而实际上DNA螺旋轴是处在DNA的扭转曲面上的,它是存在于曲面上的曲线.考虑到曲面的特性,我们重新定义了曲线上三维正交标架,并把螺旋线当做当做曲面上的曲线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空间曲面上扭转曲线的Frenet标架,参考空间曲线的Frenet公式得到空间曲面上所满足的方程组.其次,由此方程组经过相关欧拉角的运算,得到了DNA双螺旋扭转曲面上螺旋轴的曲率和挽率.最后,联系朗道模型得到以DNA双螺旋扭转曲面上的螺旋轴的曲率和挠率来表示的DNA自由能的简洁表达.通过得到的DNA自由能与DNA其空间几何结构的关系式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DNA的自由能是由DNA双螺旋扭转曲面上螺旋轴的曲率和挠率所决定的:当DNA链的扭转曲面上的曲率和挠率确定时,DNA的自由能就能被完全的确定下来;同样,如果通过能量的改变,也可以确定DNA空间几何结构不同构象.为以后的DNA自由能以及结构的研究做出了参考性的意见.
王颖史旭光
关键词:DNA自由能欧拉角
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在一维波动方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以一维弦上微元的动能和势能为基础,推导出了一维波动方程。文章首先介绍了通过力学分析得到一维波动方程的方法。然后分析了一维自由运动粒子的动能和势能,引入系统的哈密顿量和拉格朗日函数,由最小作用原理得到了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也就是粒子的运动方程。将这一方法用于分析一维弦上波动,给出微元的拉格朗日密度函数,得到可以描写无穷多自由度系统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从而导出了一维波动方程。最后分析了一维弦上波动的拉格朗日密度与弦理论中Polyakov作用量中的拉格朗日密度的关系。
王颖史旭光
关键词:拉格朗日函数最小作用量原理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蒙特卡罗模拟在物理与生物学中的应用
2021年
本文使用计算机Matlab编程,用蒙特卡罗数值方法对正方形内任意两点的平均距离和伽尔顿板进行了模拟分析。其中,“正方形内任意两点的平均距离”与“伽尔顿板”两组实验结果与常规实验得到的结果相符合,从而验证了蒙特卡罗方法在物理研究中是有效和可靠的数值方法。而后将这一方法用于分析“传染病的传播”问题中,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方法对于在不同条件下传染病的扩散进行了分析。该模型对于对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郭竞达史旭光
关键词:蒙特卡罗模拟MATLA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