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赫
-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女大学生情感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被引量:6
- 2004年
- 本研究选取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的方法 ,调查目前女大学生在恋爱当中的恋爱现状、恋爱观念、恋爱行为、恋爱与性行为、恋爱与经济和恋爱与社会关系等问题。女大学生恋爱的原因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和特殊环境等四个方面。高教工作者应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积极有效处理情感困境 ,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获得成功的事业 。
- 赵然方晓义金玛丽双赫
- 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性行为
- 父母对儿童攻击和退缩行为的归因及其与父母情绪反应的关系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中国父母对孩子攻击和退缩行为的归因和情绪反应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 :从北京、保定和郑州随机选取 2 87名 1岁至 8岁儿童的父母 ,运用故事情境法对这些父母进行访谈。结果 :1 父母倾向于认为孩子的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不同 ,它是暂时的 ,而在“天性与环境”归因和目的性方面 ,这种差异很小。 2 父母关于攻击行为持续性的归因与“天性与环境”、目的性的归因的归因之间相关显著 ,关于退缩行为持续性的归因与关于“天性与环境”的归因相关显著。 3 父母对孩子行为的归因与他们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密切相关。他们越倾向于将这种行为归因于与环境有关的、会持续下去的、孩子可以控制的因素 ,对消极社会行为所产生的消极情绪越强。结论 :父母对儿童的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的归因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不同之处 ,它们都与父母的情绪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
- 双赫谷传华陈会昌林思南包晓波
- 关键词:行为归因退缩行为父母天性故事情境情绪反应
- 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被引量:23
- 2004年
- 目的 :调查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儿童对自身孤独感和同伴交往的认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编的儿童孤独感问卷和班级戏剧问卷 ,考察 13 6名小学儿童在 3年级和 5年级时的同伴交往状况和孤独感。结果 :(1)儿童 3年级和 5年级时的交友提名不存在显著的重测效应 ,但 3年级交友提名的性别差异显著 ;(2 ) 3年级的交友提名分与孤独感问卷各维度及总量表分均无显著相关 ,而 5年级时的交友提名分与 (纯 )孤独感维度及总量表分呈显著正相关 ,与社会适应感和对交友的自我评价两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3 )学校、性别、 3年级时的交友提名对儿童 5年级时的交友提名均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在孤独感问卷诸变量中 ,只有社会适应感变量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 陈会昌谷传华贾秀珍双赫饶锋任芳张荣华单玲
- 关键词:儿童孤独感精神卫生心理学
- 父母价值观与其对孩子社会行为的认识
- 双赫
-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