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热休克
  • 8篇蛋白
  • 8篇酸酶
  • 8篇热休克蛋白
  • 8篇磷酸酶
  • 7篇切除
  • 7篇肝再生
  • 5篇鼠肝
  • 5篇大鼠肝
  • 4篇活性
  • 3篇短间隔连续部...
  • 3篇酸性磷酸酶
  • 3篇肝切除
  • 3篇AKP
  • 3篇部分肝切除
  • 2篇细胞
  • 2篇碱性磷酸酶
  • 2篇分切
  • 2篇PCNA
  • 2篇SISPH

机构

  • 15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科技部

作者

  • 15篇卢爱灵
  • 7篇夏民
  • 6篇李永辉
  • 6篇赵绪永
  • 3篇李庚午
  • 3篇封青川
  • 3篇胡轶红
  • 2篇段瑞峰
  • 1篇吉爱玲
  • 1篇孟广勋
  • 1篇徐存栓
  • 1篇张顺利
  • 1篇韩亚伟
  • 1篇陈明宽
  • 1篇吴淑娴
  • 1篇牛俊领

传媒

  • 3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Curren...
  • 2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Develo...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续4次(每次间隔36h)部分肝切除对大鼠肝ACP、AKP、HSC70/HSP68和PCNA的影响被引量:8
2001年
在分析了连续 3次 (每次间隔 4h)部分肝切除对肝细胞生化和增殖的影响后 ,本文又以连续 4次 (每次间隔 3 6h)部分肝切除 (shortintervalsuccessivepartialhepatectomy ,SISPH)大鼠为模型 ,分析了SISPH对肝脏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 (AKP)、构成性热休克蛋白 70 /诱导性热休克蛋白 68(HSC70 /HSP68)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活性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第 1次切除肝的左外叶后恢复 3 6h ,ACP和AKP活性及HSC70 /HSP68和PCNA表达量均增加 ;第 2、 3、 4次分别切除左中叶和中叶、右叶、尾状叶 (每次间隔 3 6h)后 ,AP活性和PCNA含量与AKP活性和HSC70 /HSP68含量呈负相关性 ;间隔 3 6h的连续部分肝切除延缓了细胞分化时间。根据上述实验中ACP和AKP在细胞内位置和活性变化推测 :AKP和ACP可能共同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启动 ;PCNA和AKP可能参与了DNA合成和细胞增殖 ;ACP和HSC70 /HSP68可能在蛋白质转运、选择性降解和细胞结构、功能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封青川卢爱灵李庚午徐存拴
大鼠连续部分肝切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分析在肝细胞去分化时期 (部分肝切除后恢复 4 h)和再分化时期 (部分肝切除后恢复 3 6h)依次切除大鼠肝的左叶 (第 1次 )、中叶 (第 2次 )、右叶 (第 3次 )和尾叶 (第 4次 )对大鼠生存的影响 ,并建立了 4种连续部分肝切除模型 ,用这些模型分析了肝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组织结构、细胞核数、有丝分裂指数、核仁大小和数目、磷酸酶、蛋白水解酶、热休克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变化发现 ,损伤刺激引发的细胞去分化、增殖和再分化 ,是从激活细胞膜上的碱性磷酸酶 ( AKP)开始的 。
李永辉卢爱灵封青川赵绪永段瑞峰胡轶红韩亚伟徐存拴
关键词:肝再生
热休克对大鼠体内肝细胞ACP和AKP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1999年
观察了热休克反应大鼠其肝细胞酸性磷酸酶( A C P)和碱性磷酸酶( A K P)的活性变化。组织化学方法显示 A C P和 A K P活性的最适酶—底物作用时间分别为40m in 和2.5h;以不同温度(42、44 和46℃)处理大鼠 30m in,室温恢复(25℃)24h 时,42℃处理组的肝细胞 A C P和 A K P活性最强;46℃热休克 30m in 后,室温恢复1~120h,在恢复至48h时, A C P和 A K
卢爱灵李效阳胡轶红张顺利徐存栓
关键词:肝细胞热休克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
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SISPH)对大鼠肝ACP、AKP、HSC70/HSP68和PCNA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以间隔时间(4h和36h)相互交叉的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36-4-4 SISPH和4-36-36-36SISPH)为模型,分析了ACP、AKP、HSC70/HSP68和PCNA的活性和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40 kD的ACP和AKP活性在两种模型中都随着肝切除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160 kD的AKP和ACP则与此相反;PCNA在4-36-36-36 SISPH中比在36-4-4SISPH中表达更多,而HSC70/HSP68的表达则与此相反。可见,连续部分肝切除的次数和方式能影响ACP、AKP、HSC70/HSP70和PCNA的活性和含量,并讨论了其可能的机理和生理意义。
徐存拴卢爱灵封青川李庚午
关键词: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大鼠肝ACPAKPPCNA
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对大鼠生存和肝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2
2001年
在部分肝切除 ( partialhepatectomy ,PH)后的细胞激活 (G0~G1)期 ( 4h)、有丝分裂高峰期 ( 3 6h)及以两者交叉方式进行连续部分肝切除 (successivepartialhepatectomy ,SPH) ,观察其对大鼠生存和肝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鼠对短间隔 (间隔 4和 /或 3 6h)连续部分肝切除的耐受极限取决于各次切除的肝量和间隔时间两个因素 ;连续部分肝切除引起的肝组织结构紊乱程度与部分肝切除次数正相关 ;细胞核数、有丝分裂指数与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次数和方式显现复杂的相关性。依SPH中大鼠成活率、肝组织结构变化、生理生化变化为依据 ,确立了 4组 (E、G、K和M组 )适合研究肝再生分子机理的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模型 (shortin tervalsuccessivepartialhepatectomy ,SISPH)。
徐存拴李永辉段瑞峰卢爱灵夏民吉爱玲
关键词:大鼠模型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肝再生
大鼠肝大部分切除前热休克处理对热休克蛋白和磷酸酶的影响分析
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酶的原位复性电泳、体视学分析、比色分析等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在大鼠2/3肝切除前8小时热休克(46℃,30min)处理的肝再生期间(0- 144h)保持性热休克蛋白70/诱导...
卢爱灵夏民李效阳李永辉赵绪永徐存拴
文献传递
连续部分肝切除对大鼠肝磷酸酶、热休克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I)
2000年
以连续三次 (间隔 4h)部分肝切除 (CPH)大鼠为模型 ,分析了 CPH对肝脏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和对构成性热休克蛋白 70 /诱导性热休克蛋白 6 8(HSC70 /HSP6 8)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第 1次切除肝左叶后 4h,ACP和 AKP活性及 HSC70 /HSP6 8和 PCNA表达量均增加 ;第 2、3次分别切除肝中叶、右叶后 ,ACP活性和 PCNA含量与 AKP活性和 HSC70 /HSP6 8含量显负相关性 ;PCNA的表达量与部分肝切除次数成正比。根据上述实验中 ACP和 AKP在细胞内位置和活性变化推测 ,位于细胞膜和核膜上的 AKP可能通过活化细胞质内的 ACP而调控细胞分裂和分化 ;PCNA和 HSC70 /HSP6 8可能通过调控和 /或参与 DNA合成。
卢爱灵徐存拴
关键词:肝再生酸性磷酸酶增殖细胞
大鼠肝生长发育过程中ACP、AKP、HSC70/HSP68和PCNA的变化(英文)被引量:1
2000年
The acid phosphatases (ACP)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s (AKP)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The constitutive heat shock protein 70/inducedheat shock protein 68 (HSC70/HSP68) found in recent years are a group of key molecules involved in embryogenesis and cell survival. The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s (PCNA) are a marker of cell proliferation. Dynamic changes of the ACP, AKP, HSC70/HSP68 and PCNA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at liver (from 14-day embryo to adult rat) by using histochemistry, immunohistochemistry, Western blot, renatured electrophoresis, stereologic method, et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wo activity peaks of ACP in the phases of breast and intinial forage; that the first activity peak of ACP appeared while the activity of AKP decreased, but the second activity peak of ACP was consistent with AKP; that the activity peak of ACP wa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the peak of PCNA content; and that HSC70/HSP68 were expressed more in weaning and adult rat liver than in the other period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as inferred that ACP and PCNA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at liver through regulating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KP and HSC70/HSP68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survival,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performing by regulating cell metabolism.
徐存拴卢爱灵
关键词:生长发育热休克蛋白酶类
全文增补中
兔肾脏石蜡切片的扫描电镜观察
文用兔肾脏的石蜡切片加多孔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扫描电镜下,图面上肾脏皮质部肾小球较多,肾小球与肾小管相间排列分布,有的地方几个肾小球集中在一起;在放大的肾小球图面上,可见伸入肾小囊中的小动脉血管相互盘绕形成血管球, 肾小...
李庚午卢爱灵高金敏孙雅莉
文献传递
大鼠肝大部切除后热休克处理对热休克蛋白和磷酸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Hsc70 /Hsp6 8)、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 (AKP)在肝再生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 ,检测这些大分子在大鼠肝大部切除后热休克处理下的动态变化。 方法 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酶的原位复性电泳、体视学分析、比色分析等方法。 结果 肝切除和热休克联合处理 (PH - HS)后的0~ 144 h恢复期间 ,ACP有 3个高活性期 (12、36和 96 h) ,AKP有 2个高活性期 (12和 36 h) ,Hsc70 /Hsp6 8有 2个高表达期 (16和 48h) ;PH- HS后 ACP和 AKP活性增强与 140~ 180 k D的酶活性增加有关。与只进行热休克 (HS) (44℃ ,30 min)处理或与只进行 2 /3肝切除 (PH)后恢复期间 Hsc70 /Hsp6 8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动态变化的比较表明 ,PH- HS对 Hsc70 /Hsp6 8含量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可持续 12 0 h;PH- HS中的 PH能略微降低 ACP和 AKP活性 ,减少 HS诱导肝细胞合成 Hsc70 /Hsp6 8的量 ;PH- HS中的 HS处理能抑制 PH诱导的 Hsc70 /Hsp6 8表达和推迟 ACP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 结论  ACP、AKP和 Hsc70 /Hsp6 8均在肝细胞的 HS反应和肝再生中起作用 ,其中 ,ACP可能在启动肝再生中起重要作用 ,AKP和 Hsc70 /Hsp6 8可能在
夏民卢爱灵李效阳赵绪永李永辉徐存拴
关键词:肝再生热休克热休克蛋白磷酸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