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乙肝
  • 1篇乙肝免疫
  • 1篇乙肝免疫球蛋...
  • 1篇乙型
  • 1篇阵发
  • 1篇阵发性
  • 1篇阵发性腹痛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末期
  • 1篇术后
  • 1篇脾静脉
  • 1篇脾静脉血栓形...

机构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于良
  • 2篇刘阳
  • 2篇吕毅
  • 1篇刘昌
  • 1篇季学闻
  • 1篇许正
  • 1篇张兴元
  • 1篇袁泉
  • 1篇张智勇

传媒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再感染:35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再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10/2006-05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肝移植的患者35例,均为东亚人种,术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和(或)乙肝病毒DNA定量阳性,且术后能按照肝移植术后预防乙肝复发的方案进行预防性治疗。①所有病例术后均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案预防术后乙肝再感染。拉米夫定口服100mg/d,术前服用至少2周,术后第1天开始继续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术中无肝期给予4000U,术后1周内每天肌注2000U,之后通过检测血液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来决定是否给药,使抗体浓度保持术后3个月内≥500U/L,术后3个月至半年≥300U/L,术后半年以上≥100U/L。长期随访,观察患者肝功、乙肝系列、乙肝病毒DNA定量等血清学指标变化。对于术后乙肝再感染者则加大乙肝免疫球蛋白用量并联用恩替卡维。②选择文献中同为亚洲人种的日本人数据进行对照,其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方案为拉米夫定联合静注型乙肝免疫球蛋白。结果:7例患者因死亡而失访。①35例患者平均随访(15.09±6.50)个月,其中随访7~12个月13例,13~18个月8例,19~24个月12例,24个月以上2例。②患者的乙肝再感染率为5.71%(2/35),日本研究数据中患者的乙肝再感染率为0(0/3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7)。结论: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通过血液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给药的方案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效果与国外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静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效果相似。
刘阳吕毅刘昌季学闻于良张智勇袁泉张兴元
关键词:肝移植乙型拉米夫定免疫球蛋白类
妊娠末期急性胰腺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病例报告:病人,女,28岁,因停经37周,阵发性腹痛1个月,引产后4d,于2005年6月10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曾患胰腺炎,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缓解。5d前腹痛症状加重,B超提示胎儿已死亡,并于次日自然娩出。因症状一直难以缓解而转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左上腹有压痛明显,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尿淀粉酶:752U/L(正常值:〈350U/L);TG:33.3mmol/L(正常值:0.56~1.69mmol/L)。CT提示:胰腺炎。B超提示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合处形成15mm×13mm的血栓,内可见血流信号。入院诊断为:①急性胰腺炎;②门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③引产术后。入院后常规给予抗胰腺炎及丹参、速碧林抗凝治疗,B超监测血栓变化。
刘阳于良许正吕毅
关键词:门静脉系统血栓急性胰腺炎妊娠末期脾静脉血栓形成阵发性腹痛并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