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裔文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电离层
  • 4篇电子密度
  • 3篇中纬
  • 2篇等离子体
  • 2篇等离子体层
  • 2篇电磁
  • 2篇电磁脉冲
  • 2篇电离层TEC
  • 2篇信号
  • 2篇GNSS
  • 2篇GRACE
  • 2篇GRACE卫...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 1篇电离层延迟
  • 1篇电子含量
  • 1篇电子密度分布
  • 1篇信标
  • 1篇信号模拟
  • 1篇信号模拟器

机构

  • 8篇武汉大学
  • 7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上海飞机设计...

作者

  • 12篇刘裔文
  • 8篇徐继生
  • 4篇欧明
  • 4篇甄卫民
  • 3篇徐良
  • 3篇熊雯
  • 2篇马淑英
  • 2篇尹凡
  • 2篇於晓
  • 2篇沈宇
  • 1篇敬敏
  • 1篇刘钝
  • 1篇李雪璟
  • 1篇邓忠新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基GNSS和COSMIC掩星数据吸收的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重构方法被引量:3
2019年
精确给出电离层的实时变化信息对现代通信和卫星导航等系统可靠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提高电离层经验模型电子密度的输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GNSS和COSMIC掩星数据吸收的三维电离层电子密度重构的新方法.以最新版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2016为背景模型,选择IG指数与Rz指数作为驱动量,采用Brent算法分两步实现了地基GNSS和COSMIC掩星数据的吸收.与欧洲区域8个垂测站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数据吸收后模型重构的电离层NmF2的绝对平均误差和标准差分别下降了33%和29%;电离层hmF2的重构误差则分别下降了约55%和30%.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欧明熊雯刘裔文甄卫民
关键词:电离层GNSSCOSMIC掩星
利用数据同化技术实现区域电离层TEC重构被引量:6
2017年
电离层参量的提取是开展电离层研究的基础,而数据同化技术则是获取电离层参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以NeQuick模型的输出作为背景场,Kalman滤波作为同化算法,利用数据同化技术实现区域电离层TEC重构,结果表明,数据同化方法重构的倾斜总电子含量(TEC)和垂直TEC与实测值较为一致。相比NeQuick模型及全球电离层地图(GIM)数据,数据同化方法重构得到的TEC的平均误差和标准差均有明显的降低,实测数据验证了数据同化技术在区域TEC重构中的精度和可靠性。
欧明甄卫民徐继生於晓刘裔文刘钝
关键词:电离层数据同化KALMAN滤波
一种基于LEO卫星信标的电离层层析成像新算法被引量:4
2015年
LEO卫星信标是电离层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电离层层析成像算法,LEO卫星信标能够实现区域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快速重构.针对LEO卫星信标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函数基模型与像素基模型组合的电离层层析成像新算法.选择差分相对电离层总电子含量作为输入数据源,先通过函数基模型法获取电离层电子密度初始分布,再利用像素基模型法对初始分布进行二次迭代重构,该方法可有效降低电离层层析成像对背景电离层模型的依赖,同时能够实现电离层小尺度扰动结构的有效反演.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及低纬度电离层层析成像网的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欧明甄卫民刘裔文邓忠新熊雯徐继生
关键词:电子密度
顶部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中纬槽电子密度分布图像——基于GRACE星载GPS信标测量的CT反演
本文基于两颗跟飞的GRACE卫星载GPS信标测量数据,利用相对TEC之差的层析算法,反演得到500-3000 km高度上中纬槽的二维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利用CHAMP和DMSP-F15等离子体密度的实地测量数据验证了CT结...
刘裔文徐继生徐良
文献传递
电离层中纬槽极小的位置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2015年
本文利用2000年至2009年CHAMP卫星朗缪尔探针实地测量的电子密度数据,分析了电离层中纬槽的位置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地磁平静期电离层中纬槽的位置随磁地方时和经度变化;(2)电离层中纬槽的位置对地理经度的依赖表现为西半球槽的位置高于东半球;(3)AE指数和SYM-H指数与槽的位置变化显著相关,表明极光电集流和环电流是中纬槽位置变化的重要控制因素;(4)太阳风电场晨-昏分量的量值变化显著影响中纬槽位置,而其极性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对中纬槽建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裔文徐继生徐良尹凡
关键词:磁暴CHAMP卫星
远区雷电定位粗差判别方法研究
2018年
雷电电磁脉冲探测数据受无线电噪声、电波传播误差影响会存在测量误差,产生波形畸变,会影响雷电性质识别,以及位置、强度的定量估计等。文中通过对大量实测的雷电波形间的相关系数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利用波形相关系数进行雷电粗差剔除的规律。同时还分析了传播路径对波形相关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综合利用时间相关和波形相关的方法进行雷电粗差剔除的思路.
沈宇刘裔文熊雯黄晓张琼
关键词:雷电定位电磁脉冲
干扰信号对电磁脉冲定位精度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电磁干扰呈现愈加频繁的趋势,部分频段相近的干扰信号会影响电磁脉冲探测定位系统的正常使用。文中仿真分析了干扰信号对电磁脉冲定位精度的影响,并提出对于时间偏差较大的干扰,可以通过均方偏差来找出是否存在干扰,然后再用组合定位的方法确定干扰信号。文中结果可直接用于电磁脉冲探测定位系统的设计、定位精度改善等,对提高电磁脉冲探测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刘明苗家友沈宇刘裔文
关键词:电磁脉冲
磁偏角和热层风对中纬电离层TEC经度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利用北美、南美和大洋洲三个地区的电离层TEC数据,分析了磁偏角为零的经度线两侧中纬电离层TEC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001年至2010年的几乎所有季节,在磁偏角为零的经度东西两侧,北美、南美和大洋洲中纬电离层TEC都存在规则性的差异;中纬电离层TEC的这种经度差异显著地依赖地方时,对季节和太阳活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地磁场影响下电离层与热层动力学耦合的分析表明,磁偏角的经度变化和热层风的地方时变化两者的共同作用是引起磁偏角为零的经度两侧中纬电离层TEC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徐继生李雪璟刘裔文敬敏
关键词:中纬电离层磁偏角全球导航系统
基于CIT技术的广域增强系统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
2015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离层层析成像(CIT)技术的广域增强系统(WAAS)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该算法利用模式基函数与截断奇异值分解正则化组合的方式,实现WAAS单频用户的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基于中国区域23个广域基准站和10个用户站的仿真结果分析表明,传统的网格算法和基于CIT技术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精度与太阳活动、昼夜变化及地磁纬度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基于CIT技术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精度优于网格算法,CIT算法的平均误差与标准差相比网格算法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欧明甄卫民於晓刘裔文徐继生
关键词:广域增强系统网格算法
基于GRACE卫星GPS双频信标测量的天基层析及其初步结果
1988年Austen等人首次提出利用计算机层析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简称CT)技术重建电离层电子密度二维切片的可能性。随后,电离层层析技术因其易于实现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离层现象的监测与...
刘裔文徐继生马淑英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