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 作品数:18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幽门螺杆菌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上EPCR的表达及相关研究
-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对胃癌细胞SGC7901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表达的影响及对其下游信号途径中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的作用,并检测加入活化蛋白C(APC)后上述指标的改变,从而探讨幽门螺杆...
- 张海涛李德春刘芳郭小芳
- 关键词: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活化蛋白C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 文献传递
- ADAMTS-13活性水平检测在SLE中的临床意义
- 2005年
- 目的 探讨vWF裂解蛋白酶(ADAMTS 13,vWF cp)活性水平的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residual collagenbindingassay)对38例SLE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进行检测,同时以6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为阳性对照,以32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 SLE及TTP患者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71.34±12 .85 ) %、(12 .5 4±11.6 9) % ]显著低于正常人[(78.6 0±10 .0 3) % ](P <0 .0 1) ,SLE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明显高于TTP患者(P <0 .0 1) ,SLE血浆ADAMTS 13活性水平阳性率[18.4 2 % (7/ 38) ]明显低于TTP患者[10 0 % (6 / 6 ) ](P <0 .0 1)。结论 ADAMTS 13活性水平检测对研究SLE血栓形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有助于SLE与TTP的鉴别诊断。
- 崔宇杰刘芳白霞阮长耿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及评估被引量:1
- 2005年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vWF-CP)裂解血浆中具有高黏附能力的超大分子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UL-vWF),防止血小板因其引起聚集形成血栓。ADAMTS13活性异常是临床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特别是遗传性TTP和特发性TTP发病的基础。其活性的检测在TTP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目前报道的一些用于检测ADAMTS13活性的方法有十余种,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 刘芳王兆钺
-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WILLEBRAND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蛋白酶活性ADAMTS13
- 13名TTP患者血浆ADAMTS13活性及抑制物的检测
- 目的:遗传性或获得性因素导致的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的缺乏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我所改良的残留胶原结合实验(RCBA)法检测近年临床上诊断的13例,T...
- 刘芳高维强白霞苏健阮长耿王京华金洁
- 文献传递
- VWF基因24/1520位碱基缺失导致Ⅲ型血管性血友病
- 董宁征苏健赵小娟刘芳阮长耿
- 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变化及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的关系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抗原水平在血栓性血小板性紫癜(TTP)发病中的作用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间的关系。方法用TSP1检测试剂盒和残余胶原结合试验(rCBA)的方法检测,T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肌梗死;脑梗死;恶性肿瘤等患者(各20例),及骨髓移植后患者(8例)血浆中TSP1含量和ADAMTS13的活性。结果TTP患者血浆TSP1含量治疗前均值为6.49mg/L,治疗后升高到13.02mg/L,但与正常人均值18.34mg/L相比明显降低,而ADAMTS13活性(rCBA法)在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0%~52%),其中活性<10%者有8人次,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9%~93.4%),活性<10%者仅有1人次。在ITP、SLE等疾病中,ADAMTS13活性略减低(分别为63%±16%和70%±14%),而TSP1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减少(15.6mg/L±7.6mg/L)。在心肌梗死,脑梗死,肿瘤患者中,TSP1含量明显增高(24.0mg/L±2.9mg/L),而ADAMTS13活性未见明显异常(72%±16%)。骨髓移植患者上述两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在TTP患者中,血浆ADAMTS13活性减低和TSP1含量变化有一致性。TSP1与TTP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 刘芳卢国元董宁征白霞苏健阮长耿
- 关键词:凝血酶血管性血友病
- 人血小板与幽门螺杆菌交叉抗原的研究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Gasbarriri等在1998年首先提出对ITP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清除治疗导致血小板计数增加或恢复正常,这一结果得到多数学者肯定,但也有人...
- 白艳艳王兆钺白霞戴兰范磊刘芳董宁征阮长耿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DAMTS13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抗原和活性变化情况,探讨ADAMTS13在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Frests—WF73试剂盒检测血浆中ADAMTS13的活性;用ELISA法检测ADAMTS13抗原含量;并对患者血浆vWF多聚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AMI组和AIS组ADAMTS13抗原含量分别为(878±198)、(618±188)和(702±155)U/L;活性分别为(81.7±13.9)%,(59.2±22.1)%和(65.4±15.8)%。AMI组和AIS组ADAMTS13抗原含量及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vWF多聚物分析未见异常。结论AMI及AIS患者血浆ADMATS13抗原及活性均降低,提示ADAMTS13的减少与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相关。
- 董宁征刘芳季顺东阮长耿
-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心肌梗死脑梗死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的测定被引量:3
- 2006年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是近年发现的调节vwF分子量大小的主要蛋白酶。ADAMTS13活性缺乏临床上可导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发生。Moore等报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患者ADAMTS13活性也降低,为进一步明确ADAMTS13在ITP和SLE发病中的意义,我们用新近建立的试剂盒检测了上述患者ADAMTS13及vWF的抗原含量。
- 刘芳董宁征赵益明白霞阮长耿
-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ADAMTS13患者血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变化的意义及其与ADAMTS13关系的研究
- 目的:了解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抗原水平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其它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肌梗塞、脑梗塞、恶性肿瘤等疾病中的变化,及其变化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刘芳苏健董宁征白霞阮长耿
- 文献传递